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守住管好大國糧倉是中儲糧人的神圣使命。面對持續攀升的氣溫“烤”驗,南京庫堅決貫徹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部署,以“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的責任感,全面啟動稻谷倉氮氣氣調和小麥倉環流熏蒸專項攻堅行動,以科技之盾筑牢儲糧安全防線,用匠心精神譜寫新時代糧安華章。
謀定后動,下好科學儲糧“先手棋”
庫領導班子立足“早”字抓統籌,著眼“實“字強部署,建立“三圖三表“作戰體系(即工藝流程圖、風險防控圖、責任分解圖,任務進度表、物資調配表、質量監測表)。倉儲科創新實施網格化管理的全鏈條責任體系。特別是針對智能環流熏蒸系統,邀請中國儲糧研究所專家開展崗前培訓4批次,實現技術交底全覆蓋。
攻堅克難,打好技術應用“組合拳”
在稻谷倉氣調準備現場,保管團隊以“糧倉為紙、汗水為墨”展開作業:采用定位儀校準糧堆高度,運用高分子密封材料修補膜下微孔;還通過智能倉儲系統對6米多高的糧堆進行三維建模,并實時監測。
精益求精,筑牢質量安全“壓艙石”
針對環流熏蒸系統調試,技術團隊建立了保險機制:運用物聯網技術,在數個關鍵節點布設溫濕度傳感器,實現“分鐘級”數據采集。倉儲科長帶領有關保管員,連續8小時駐守現場,完成氮氣管道的“盲腸段”改造,攻克了環流死角難題。
在這場與時間賽跑、同高溫較量的戰役中,南京庫人用腳步丈量責任,以技術詮釋擔當。從晨光熹微到星斗滿天,全體保管員累計攀爬倉梯1000余次,行走巡檢里程可繞糧庫圍墻124圈,他們的工作服在汗水的浸潤下繪就出最動人的“鹽霜地圖”。正如庫主任在動員會上所說:“我們守護的不僅是糧食,更是百姓的安心、國家的根基。每個氣密條都是安全線,每粒糧食都是軍令狀!目前,全庫44棟倉房已全部達到技術規范要求,智能化糧情監測系統顯示各倉平均糧溫穩定,水分梯度差控制在合理范圍以內。這支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儲糧鐵軍,正以“滿格“狀態迎接高溫大考,用實際行動踐行“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的莊嚴承諾,為端牢“中國飯碗”貢獻南京力量。
郭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