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泡泡瑪特實在是太火了。
我也把《因為獨特》——這本基于李翔和王寧的對談整理出來的訪談實錄,要給翻爛了。
到了凌晨1點鐘,我還在給我的合伙人發我的讀書筆記呢。
在泡泡瑪特爆火的背后,他們的創始團隊是怎么樣從一間雜貨鋪,發展成了市值3000億的上市公司?
這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
或者說創始人王寧和他的團隊,是怎么樣來做成這一攤事兒的呢?
我覺得李翔的這本《因為獨特》,還是給到了我很多啟發的,所以今天跟大家來聊聊。
事先也說一下,我倒也不是在追啥熱點,追捧泡泡瑪特的創業故事,做什么事后諸葛亮。而是,通過真實對話,你興許可以還原一下“案發”現場,你會有你的收獲和啟發的。
這家公司肯定也有瓶頸,也會在這段甚囂塵上后跌落,這是自然規律,我也不是在詛咒啥。沒人能一直在頂峰的,登頂后,你就得下來,然后再挑戰另外一座山峰,還有下一個、無窮無盡個頂等著你。更何況,攀登過程中,跌落也是常態。
當然,你如果想要了解背后的詳細的故事的話,也可以讀一讀,畢竟我的版本也只是代表我的解讀。
首先,第一個啟發,就是關于創業的不確定性。
其實與其說是啟發,不如說是一種Echo。
你只有真正經歷過,你才會覺得:哎,確實創業的不確定性就是這樣的。
其實人的本性,在很多時候就是在追求確定性,但是,創業,本身代表的就是不確定。
在書中的183頁,有一段話是這么說的:
“坦白來講,我常說我們是典型地想做A,但做成了B,最后在C上成功,有可能在D上變得偉大。這句話的本質邏輯是成與不成跟事有關,但是也沒有關系。”
其實當初他們不被看好,包括創始人王寧,他的出身非常普通,做的事兒也非常接地氣,你可以理解為他是一個開格子店雜貨鋪的小生意人。
但是后面他們又是怎么樣進化和成長的呢?
書里,他的這一句話,我覺得說得真的特別到位:
“其實成和不成,都跟事情有關,也沒有關系。因為,團隊一直還在,一直在成長,一直在學習,這其實就沒有問題。”
那你說,他們的團隊一直在成長和學習的奔頭是什么呢?
他在書里,配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圖,我感覺像那種有點帶佛性,或者說是宗教神學的眼神:
他說,大家希望能夠做一個偉大的品牌,做一家讓人尊敬的企業,或者大家希望有一個不負青春的人生,這就是理想。
這句話,我昨天看的時候,也一下子點燃和擊中了我。
比如,像我們的譜法365項目,它最一開始其實是出書項目當中一個附帶的小產品。但是沒有想到這個小產品,非常受到我們律師伙伴的喜歡,他們用得也非常好。
然后,我們就把它獨立變成了一個項目,成為我們粘性非常不錯的產品。
對了,今天,我們也做了泡泡瑪特的股權設計普法哈哈,感興趣看看這個:
之后,我們又發現,做朋友圈私域運營可以和技術相關的產品結合起來。
于是,我們又開始了線下課的嘗試。
所以你會發現,創業做的事,其實有一部分是計劃出來,但是還有很大一部分的轉變和新產品的研發,它是不確定的,不是計劃出來的。
但只要團隊還在一起,也能一起成長,我們不管做什么樣的事情,其實都是OK的。
當然,過程中也肯定會有失敗。
這里的核心就在于,你怎么樣在成功的時候,不至于讓自己過于驕傲,在失敗的時候,也不至于跌落谷底、一蹶不振?
那其實就是需要團隊能有一個愿景。
就像我們律海芒芒的公司愿景是,讓每一個人都能享受法治之光。泡泡瑪特的公司愿景,是做一個偉大的品牌,這群人的愿景,是有一個不負青春的人生。
我真的覺得,這是非常棒的,這也是我第一個感觸很深的點。
第二個感觸很深的,就是創業做項目,你不能過分地依賴某一個大客戶或者某一個供應商。
就像泡泡瑪特他們最開始起盤的時候,有一個叫sonny angel的IP,后面被供應商給卡脖子了,人家不愿意跟他玩了。
最賺錢的一個IP就這么沒了,給他們公司帶來了比較大的一個危機。
的確,最開始的時候,你肯定需要有一些大供應商或者大客戶,去幫你起盤。
但是起盤了之后,你怎么樣去讓自己不去過度依賴這些大客戶和大供應商呢?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第三個啟發,你也不能有單一產品的依賴,需要有多條產品線并進。
或者說,在某條產品線不行了的時候,能有另外一條產品線興起,來去能抵抗這種不確定性的風險。
比如,他們最開始其實最火的是Molly,像他們品牌的紙袋子上,也都是Molly的畫像。
但是,你不能一直靠一個IP火一輩子啊。所以有了現在火起來的Labubu,未來可能也還會有一些新的IP爆火出圈。
如果說,沒有這種前仆后繼、源源不斷的新IP出現,你只是一直在吃老本的話,那就沒辦法去把公司規模越做越大,去踐行和實現想做一家偉大公司的愿景。
當然這里面還會面臨一個問題,就是你在最開始的時候,肯定不是多條線并行的。
你想讓自己的每一個IP都能很火,也是不可能的。
最開始的時候,你最需要的是有一個單點突破的爆款產品。
就像Sonney Angel、Molly這些爆款來支撐起你的基本盤。
因為你的人力財力都有限,你就只能砸在1、2個爆款上,作為創業起盤的切入點。
但是后續,如果你想把生意做大,那你的產品線就不能太單一,肯定是得多條線并進的。
第四個于我而言很大的一個啟發,就是個人認知的升級和迭代。
你看,最開始大家其實都不看好泡泡瑪特和王寧。
可以說,他們做的事情刷新了老一輩,尤其是有錢有權的這老一輩人的認知。
現在大家都拍大腿說,錯過了這么一匹黑馬,但當時你要說讓他們投這么多錢給泡泡瑪特,也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我們怎么樣保持自己和時代里所謂“新鮮玩意”的鏈接?
這確實是一個挺挑戰人認知的事情。
泡泡瑪特的成功,讓我們知道了其實一個IP,也一定不需要像迪士尼那樣,用一部部電視劇、一部部電影這些長篇累牘的故事來積累。
原來IP也可以有很快的節奏建立起和人的鏈接,可能就是娃娃的一個眼神或者是一個嘴角,就可以讓年輕人收獲情緒價值,為它買單。
所以,有很多事情我們現在可能看不懂,那在這個時候,你就得多想想為什么,多去琢磨琢磨。
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這提醒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按照過去的世界觀看現在看未來,也不能太依賴過去的成功經驗去復刻成功。
老天爺對每一個伙伴都是公平的。
不管你是被世俗意義上認定為成功的人,還是被認定為平庸的人,你其實永遠都有翻盤的可能。
只要你能跟上這個世界,跟上這個時代,你就能收獲屬于你的那一塊蛋糕。
此外,這本書的后面,其實不是王寧和李翔的對談,是根據泡泡瑪特高管的口述整理的內容,我也折了很多頁自己有感觸的內容。
其中,有一個從大學就跟著他一起搞社團的學妹,現在泡泡瑪特執行董事的口述。
她講了最開始在學校的時候,他們一群人是怎么去賣畢業DVD影碟、怎么去開格子鋪。然后,畢業后,她又是怎么追隨王寧到北京,幾個人擠在一起住頂樓的隔斷間,上下6樓搬貨等等......
其實,那個時候王寧還是屌絲一個,民辦二本出身、沒有拿下什么世俗意義上的大結果,只是在北京開了個街邊小賣鋪而已。但是,他確實是有很強的人格魅力,讓大家在啥都沒有的情況下跟著他干。
我覺得,這是一種,領袖魅力。
這是每一個想要白手起家的1號位,必須具備的。
即便你不知道要做什么事,但是不管是高光還是低谷,你都能夠團結一批人在你身邊,你反正能成一些事。
即便此事不成,也會成彼事。
好,那今天我的創業日讀就分享到這里了。
期待對屏幕前的你,有一些啟發~
想要了解更多創業真相,關注我吧,咱們下次繼續聊~
每個月的最后一個周四,我也會直播講我這一個月以來遇到的真人真事,尤其是和搞錢相關的,你也可以掃碼預約起來。
想要1v1免費咨詢我的,可以直播連麥,我只在直播間接受白嫖(典型片段我會剪輯切片,不過會給你的聲音頭像打碼),哈哈:
我是姚郡主coco,LegalMVP律海芒芒創始人,中國法律職業資格證,美國紐約州律師執業證,朋友圈有5萬律師好友,鏈接24萬法律人。
掃碼加我免費送你一份277頁的「法律服務行業搞錢日志」,都是實戰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