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化加劇,死亡率上升,殯葬行業卻崩了?
網上經常有人討論,有什么生意是“暴利”。除了那些寫在法律里的,首當其沖,就是殯葬業(特指墓地業務)。
原因也很簡單,中國人向來注重孝道,講究入土為安;而就像此前大火的盜墓題材一樣,薄養厚葬,“死也要有面子”,是我國殯葬行業非常典型的一個特點。
這種剛需中的剛需,本該是”口紅效應“的終極版:越蕭條,它越堅挺。
加上近年來老齡化加劇,逝去人口的增多,按理說,殯葬業應當進一步高增長、進一步“暴利”。
但是,我最近看了下這個行業的財報,發現情況完全出乎意料。說好的‘暴利’行業,可能棺材板都快壓不住了。
那到底發生了什么?
最近,消費降級的浪潮,從房子跌、車子卷,蔓延到了“人生最后一站”——原本剛需的殯葬業,也開始滯銷了。
以殯葬業龍頭、福壽園最近的財報為例,過去一年,收入同比暴跌20.9%,凈利潤更是直接腰斬,年內股價跌幅超40%。
一家公司的漲跌,或許并不能代表行業整體的走向。但我翻了下這個行業所有上市公司的財報后發現,像安賢園、中國萬桐園、福成股份(部分業務)、永安林業(部分業務)等,近一年來,營收、利潤幾乎是全線腰斬。
為什么會這樣呢?
首先跟殯葬行業的經營模式有關啊。
我國殯葬行業主要分為殯儀服務、火化服務、墓地服務這三塊。
殯儀服務呢,就像電影《人生大事》里朱一龍的職業一樣,利潤雖然不錯,但高度分散,相比后面兩塊,可以說是“小生意”;
火化就不用解釋了,政府主導;
其中規模最大的“大生意”,就是墓地服務。這也是剛才提到的那些上市公司,主要的收入來源。
很多人都很感興趣啊,墓地到底能賣多貴啊?告訴你,可能比一線城市的豪宅還貴。
民政部的數據,以北京琉璃碑墓地為例,2023年,最低價格11.98萬元,面積為0.33平米。也就是說,一平米36.3萬多元。
而著名豪宅湯臣一品,當年破亞洲紀錄的最高點,也才28.6萬一平。
所以墓地的最低價格,就已經是千萬豪宅了,更別說那些高端墓地了。
所以有人說,“活著買不起房子,走了住不起墓地”,一點都不夸張啊。
那為什么這么“暴利”的生意突然就不行了呢?
其實跟房地產類似啊。土地資源是越來越少,拿地價格是越來越高,建設成本就越來越大。
以福壽園為例,早年在上海拿地的成本不到500元每平,現在收購的山東墓園,土地成本翻了幾十倍。
同時呢,那些近年來拍下的土地、并購來的墓地,就像樓市跌、房價降一樣,握在手里的資產,正在迅速貶值。
還是以福壽園為例,2024年,被迫給山東、遼寧的墓園項目,計提了1.04億減值損失。
所以就像一位券商分析師的點評,“早年低價拿地躺著賺錢,現在高價買的墓地根本賣不動。”而原有的墓地資產,還在貶值。
那賣不動的原因是什么呢?
其中一個當然是價格。天價墓地確實不是,今天大部分人能承擔得起。現在有越來越多人,開始轉向價格更為親民的公益性墓地,均價只要2934元。
或是選擇海葬、樹葬(部分也很貴)等生態殯葬方式。這些方式,不僅價格低,還有補貼,你沒聽錯還有補貼,同時也環保,更符合社會發展趨勢。
其次,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于“身后事”的態度,和傳統觀念有很大的不同。
很多人會選擇提前規劃、選擇生前契約這種預付式的服務。
什么叫生前契約呢?就是生前,就提前預定了逝后的殯葬服務。更重要的是,現在的生前契約,和傳統的喪葬有很大不同。
第一個不同是,它加入了定制化服務,比如壽衣、骨灰盒、靈堂布置、告別儀式等,都可以個性化定制;
第二個是,和傳統只提供喪葬執行單一環節不同,生前契約,還加上了在此環節之前的臨終關懷,和在此之后的如周年祭、家屬疏導等后續關懷。
這是正在發展的趨勢,那相應的,傳統墓地服務的需求便在萎縮。
雖然目前福壽園等代表企業,正在探索這些新模式。但是啊,由“奢入儉難”吶。大錢賺得容易了,轉向“錢少事還多”的模式,沒有那么容易變得過來。
其次,在我國,生前契約這種全生命周期的殯葬服務,普及率還比較低,目前是小于1%,只有少數公司在試點。
而在日本、美國,死亡教育成熟、觀念開放的區域,其普及率分別高達75%和90%。
總之,我國的殯葬行業,正面臨的挑戰是,從“賣墓地”到“賣服務”的轉變,從“容易賺大錢”,到“錢少事還多”的轉變。
而這種轉變,注定痛苦而漫長。
所以你看啊,在“消費降級”的背景下,即便是“身后事”這種人生大事,也難免被波及。
而這背后呢,不僅是錢包的縮水,更是觀念的轉變。殯葬行業的萎縮,就是暴利模式撞上了現實的冰山。
但是啊,這場“降級”,或許并非壞事。它逼著這個諱莫如深的行業,走出“資源依賴”的舒適區,去真正關注人的需求——不僅是逝者的安息,更是生者的慰藉。
當“人生大事”也開始精打細算的時候,它提醒我們的是:生命尊嚴的終點,未必需要用黃金堆砌,回歸本質的服務與關懷,或許才是更長久的“體面”。
那,你會選擇注重國人傳統、但天價的服務,還是生前契約這種相對廉價、但觀念開放的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