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計在于晨,
兄弟們,別躺了,都給我起來卷!
沒開玩笑,特別正經,小編這次是真的撈到“武林秘籍”,打算拉著各位一起端正態度好好學習一下~
數字藝術與傳統藝術在線教育平臺ZBrushworkshops和 Vertex School Inc. 的CEO兼創始人Ryan Kingslien,推出了一套免費的解剖學視頻教程,內容涵蓋解剖學的各個層面,幫助大家快速全面掌握解剖學知識。
今天小編就搬來了里面的部分教程,跟各位一起共同進步。廢話少說,先來介紹下這位慷慨的大佬:
Ryan Kingslien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xtf-DIf5QoyrMZF0z8WuZg
ZBrush創始團隊的一員,曾參與開發Rake筆刷等經典工具,并構建了其數字人體解剖模型。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里, Ryan Kingslien培養了許多藝術家,其中包括 來自ILM、暴雪(Blizzard)和藝電上海(EA Shanghai)等頂尖工作室的專業人才。一直致力于幫助他們在技術能力與藝術修養之間建立連接,真正實現技藝并重。
接下來讓我們進入本日正題,先通過一條視頻了解一下為什么要學習解剖學。
作為“特別”人群,大多雕塑師更傾向于自己去觀察,靠雙手感知世界、主動理解,而不是被灌輸現成的答案。但當雕刻遇到瓶頸時,你就會發現如果愿意花時間去學習那些冗雜的解剖學術語,對雕塑的掌控力就會大大提升。
為什么要學習解剖學?為什么要花大量的時間去了解結構、掌握術語?學習解剖學的最大好處就是,讓你能夠真正掌控自己的雕塑。
學習解剖學的終極目標是獲得“透視模型”的能力,比如在腦海中剝離臉頰脂肪后,能準確想象出下方的顱骨結構;或是切開鼻子時,能清晰把握單側鼻翼的形態;而這些細節,只有通過解剖學才能掌握。
當然,初學者要從基礎開始,重點在于循序漸進地建立控制感:球體起稿,精準切割后腦,用簡單楔形快速定位核心特征,40多分鐘就能完成初稿,這種高效就源于解剖學賦予的預判力。當你理解人體結構時,角色的寫實度會有質的飛躍。
面部解剖
01
口腔
相較于嘴唇本身,牙齒的形狀對嘴部形狀結構影響更大。如果不了解牙齒的形狀和排列方式,就很難塑造出自然、可信的嘴唇。
下面就來看看 Ryan Kingslien的這段演示:首先做一個2D的布局來構建嘴唇結構,雕刻出一條唇線、接著是木偶線(marionette line),然后是下唇;按下Alt鍵來設定上唇,加一點突出感。
在有了這些基礎之后,可以使用 Trim Dynamic(動態修剪)筆刷來建立一些上下平面,按下 Alt 建立一個下平面,在這里稍微做一下木偶線;從遠處看,這個嘴唇已經有點像樣了。不過放大查看時,就會發現缺少細節,平面感太強,明顯缺少口角結節(nodule at the side of the mouth)。
在我們加入口角結節前,需要了解嘴唇并不是一個真正的括約肌,它實際上是由四個獨立的肌肉組成。
在雕刻嘴唇時,需要按照這些肌肉的位置來繪制-分別位于上唇和下唇各兩個肌肉,這種結構賦予嘴唇極大的靈活性和表情能力,我們所有的豐富表情,都得益于這些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括約肌的肌肉組合。
另外,為了能夠更真實地雕刻出嘴唇的形態,還需要掌握肌肉纖維的方向。比如口角結節只是一個空位,但還要注意其他方向的肌肉纖維。
嘴唇的另一個重要結構,是嘴唇分為外層和紅唇部分。外層就是我們看到的皮膚區域,而紅唇就是我們常說的紅色部分。在雕刻時,需要思考這些結構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及上下唇在口腔內部時如何運動的。
這里加上口角結節,向里拉伸;接下來分開結構,并建立更多的肌肉纖維走向。到了這個階段,就不再想著“嘴唇”了,而是專注于“肌肉纖維”。
可以看到,Ryan Kingslien并不是隨便繞著畫圈破壞整體形態,而是根據自己所理解的肌肉走向來雕刻,筆觸方向是朝著特定方向拉伸,再慢慢加入細節。繼續用Trim Dynamic來建立下平面,再用它建立上平面;即使只是簡單地建立上下平面,對塑造嘴唇也是有幫助的。
截止到這一步,Ryan Kingslien已經把很多結構元素放到了作品里,在雕刻這些結構時,他腦海里已經有了明確的形態概念;如果對人體結構沒有清晰的認識,就很難做到這一點。
接下來就是處理嘴唇的表面細節,使用“平滑”工具,將之前雕刻出的結構“模糊化”,去除生硬、機械感的線條,讓嘴唇看起來更柔和自然。
換上Damian Standard筆刷,像畫畫一樣輕輕地點幾下做出高光效果;同時把Z強度調低一些,讓效果更自然。可以看到嘴唇逐漸成型,當然還有細節需要完善,不過基本的感覺已經出來了。
顯然,嘴唇雕刻的關鍵在于是否掌握了正確的結構,并且以正確的方法去處理它。
02
咬肌的塑造技巧
對于初學者來說,咬肌算是個有點神秘的存在。但大家必須記住,咬肌的起止點是從下頜角斜向延伸至顴骨區域的一塊肌肉,是一條對角線。
而初學者最常忽略的一點,是顴骨其實是一個面的轉折處,如果從下方觀察一張臉,顴骨基本上是橫向穿過,形成了臉部的一個過渡平面;接著這個平面會向后、向內傾斜,沿著耳朵的方向延伸。
因此我們常會誤解面部輪廓的邊界位置,當從下巴往上看,就會發現真正的邊界并不是一條直線,而是會向內彎折、向后收進。也就是說,顴骨和咬肌所形成的結構,并不是我們想象中那樣“方方正正”,而是一個帶有弧度、向耳朵方向傾斜的過渡面。
正面視角下的臉比我們以為的要“寬”一些,那些被忽略的部分,其實正是塑造面部體積和真實感的關鍵區域。可初學者往往容易只關注中間的五官,而忽略了臉頰兩側的結構。
03
眶下三角區
Ryan Kingslien曾在2007年發布過一個演示視頻,展示如何雕刻面部結構。在錄制過程中,他發現顴大肌其實是連接著口角結節與臉頰區域的一塊肌肉,那一刻才認識到了它的重要性-定義了臉部正面與側面的交界,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結構點。
接著Ryan Kingslien又繼續研究其他部分,拼湊整個面部結構,發現眼睛下方有一條很清晰的線條,和鼻唇溝再加上顴大肌所形成的那條線,就組成了一個三角形;如果把這個三角慢慢填充,就會獲得一個非常真實的面部正面平面。
這個結構被命名為眶下三角區,對雕塑師來說至關重要,就像是大腦中的一套“3D坐標系統”,能夠幫助雕塑師更快、更準確理解面部結構。一旦掌握了這些關鍵形狀,雕刻起來就事半功倍。
在眶下三角區的正下方,還有一個“倒過來的三角形”,也同樣重要。這個三角形和眶下三角區共用一條邊,另一條邊是由咬肌決定的,從咬肌的位置向上延伸,然后向內收攏,形成一個倒著的三角形。
當我們把這兩個三角形都找出來并填充,就等于建立了兩個重要的結構框架。雖然看起來簡單,卻能幫助我們定義出原本看起來模糊不清的區域。
和嘴唇周圍肌肉這類,位置明確、看得見摸得著的結構不同,像臉頰這種擁有好幾塊肌肉、還有脂肪填充,結構比較復雜,不容易一眼看清楚的區域,小三角就變得特別有用。這里的小三角,就像一個“地圖標記”,能夠快速定位原本那一把控的空間,只要先把幾個關鍵結構放進去,就可以以此為基礎進行調整和細化。
這其實就是雕刻時常用的方法:先建立結構框架,再逐步完善細節。
肩部結構
01
了解肩部結構
對于很多藝術家來說,雕刻人體時極具挑戰的一個部位,就是擁有復雜肌群系統的肩部。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當移動手臂時,肩部的肌肉、骨骼和脂肪之間交互變化非常復雜,讓人無從下手。
在這段教程里,Ryan Kingslien使用ZBrush工具DynaMesh(動態網格),教大家如何理解肩部復雜性。
首先,添加一個Polyspher(多邊形球體),然后將球體刪掉。接著打開DynaMesh功能,在Geometry幾何體)菜單里選擇,并且把分組功能打開,以便更清晰地繪制出肌肉位置。
之所以要這么做,是因為“肩膀上臂連接處”這一塊區域異常復雜。而且每個人的身體結構都不一樣,有的人抬手時能夠看到某些肌肉;而另一個人抬手,又會看到不同的肌肉、不同的脂肪分布。
肩部是人體最靈活的關節,由多塊肌肉協同工作,其中幾塊關鍵的肌肉是:從后方繞到肱骨一側的岡下肌、小圓肌、從后繞到前面的大圓肌、從下方穿過小圓肌,位于大圓肌之上,最終附著在關節盂附近的三頭肌,以及覆蓋在這些肌肉之上的三角肌。
先來看看肩胛骨周圍的肌肉:
確保DynaMesh打開,透明度關閉,模型正確。現在開始構建結構,為了確保能夠正確成型,從肋骨的位置開始繪制起點。調小筆刷,確保在起點到終點之間進行繪制,這樣肌肉的走向會更準確。
接下來打開Stroke面板,確認Bend(彎曲)功能關閉,大致勾勒出這些肌肉的大致位置,初步成型后先做一個快照保存。由于大圓肌本身不大,下一步要把結構稍微下移,再做一次快照;將這部分繞道肱骨前方,因為前方肌肉更寬、體積也更大,再保存快照;最后加入三頭肌,附著點靠近肩胛骨的關節盂窩。
繼續添加三頭肌的主要部分,包括內側頭和外側頭。這部分的三頭肌長頭必須穿插在大小圓肌之間,應該帶有一定弧度,至于三頭肌的其他部分,也需要預留出空間。這里可以使用Inflate(膨脹)工具來讓肌肉鼓起來一些,并確保它能一直延伸下去,連接到尺骨(三頭肌主要起源于肱骨,最后插入到持股上,所以要表現出這種從上到下的連接感)。
繼續使用Move筆刷,將這些肌肉結構一個個“卡”進正確的位置里。使用Smooth(平滑)工具讓形狀過渡得更自然,根據需要進行膨脹,做邊緣修剪,讓肌肉結構看起來更加整潔。
當然,每個人的身體結構都不一樣,所以細節也會有些差異。但有了這個肩部的基礎結構框架,后續的其他肌肉就可以依附在這個基礎上進行雕刻和完善了。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需要謹記:大圓肌在下面、小圓肌在上面,三頭肌的長頭夾在中間,其余的三頭肌部分則圍繞著它們展開。
再來看看 Ryan Kingslien的實際操作,雕刻手臂和肩膀的解剖結構:
以上只是小編為大家做的淺顯分享,想要更加深入學習的小伙伴,可以按照上文的地址進入大佬Youtube主頁,系統學習。
最后,祝大家的雕工越來越好,走前別忘了給編編點個贊呀~
THE
CG
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