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市城市風光
宜興市太湖沿岸
江南古城宜興,正以一場深刻的文旅嬗變驚艷四方。
從窯湖小鎮閃耀春晚到陶二廠華麗轉身,從東坡文脈重煥生機到水上賽事激情澎湃,這座紫砂之都以數字營銷裂變、工業遺存煥新、深挖IP內涵、賽事經濟賦能這四維強大引擎,將七千年陶文化底蘊和靈秀山水與當代消費深度鏈接起來,開辟出一條資源型城市的煥新之路。
在2024長三角慢生活旅游發展大會上,宜興市獲選“長三角慢生活旅游最佳體驗度城市”。
數字營銷裂變,驅動全域流量共振
窯湖小鎮社火廣場上搖滾震天,線上線下同步沸騰——這不僅是窯湖小鎮“五一”假期的火熱場景,也是其以“流量賦能+IP打造”雙輪驅動實現文旅破圈的生動寫照。
窯湖小鎮
作為宜興文旅版圖的龍頭項目,總投資130億元、規劃面積2萬畝的窯湖小鎮,自2024年12月開園以來一直保持“高人氣”。這個融合“山、水、陶、茶、竹”的主題樂園式小鎮,摒棄傳統靜態宣傳,自試營業起便布局網紅宣傳矩陣。國風達人黃玉瑤、朱鐵雄先后創作爆款短視頻,為小鎮在國風文化領域積累了初始流量與品牌認知度。
流量引入后,小鎮借勢明星與獨家IP完成“留量”轉化。正式營業前夕,《抖音看見音樂計劃》落地小鎮,周迅、阿雅等明星吸引游客與網紅化身“義務推薦官”,小紅書相關筆記超52萬篇,抖音話題播放量突破1.9億次。2025年央視春晚無錫分會場亮相后,小鎮趁勢推出“中國式派對”春節主題活動,非遺表演與煙花秀直播吸引超百萬網友在線觀看,話題閱讀量突破5000萬。此外,春季“繁花之境”、哪吒cos秀、“一日店長”互動等創新活動持續提供情緒價值,為網紅創作注入素材,形成了“IP活動滋養內容—內容反哺曝光”的傳播閉環。
“窯湖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是宜興文旅營銷創新的一個鮮活縮影。作為宜興文旅核心板塊,近年來,陽羨生態旅游度假區打造“文旅陽羨”IP,深入長三角精準推介,以沉浸式直播實現與潛在游客“零距離”互動。善卷洞、竹海等老牌景區同樣借力社交平臺,構建“指尖上的文旅窗口”,讓宜興的山水人文以鮮活姿態呈現在大眾眼前。
在多元化營銷的推動下,“五一”假期,宜興文旅交出了亮眼成績單:全市共接待游客187.1萬人次,同比增長42.2%,其中宜興陽羨生態旅游度假區接待游客140.7萬人次,同比增長50.97%。
工業遺存煥新,重塑空間價值坐標
今年“五一”期間,宜興丁蜀鎮陶二廠文化街區迎來客流高峰。創意陶瓷、潮流文創、特色美食交相輝映,為期5天的手工市集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駐足。有游客感嘆:“這里的建筑非常出片,充滿創意的陶瓷更讓人心動。”
陶二廠
這座前身為宜興紫砂工藝二廠的老工業區,曾承載一代人的記憶。面對功能消退的困境,丁蜀鎮以“活化更新”破局,將其轉型為融合陶文化、藝術與時尚的文商旅綜合體。陶二廠總建筑面積約6.1萬平方米,分為東、中、西三大區域。東區保留老建筑結構,植入陶瓷文創;中、西區新建建筑融合磚墻混凝土與現代設計,形成新舊共生空間。其中,由日本建筑大師隈研吾設計的UCCA陶美術館成為核心地標,窯變陶板立面與河道遺跡相映成趣,吸引眾多年輕人打卡。
從“工業銹帶”到“文化秀場”,陶二廠項目不僅是老廠區空間的重塑,更是文旅業態的革新。廠區設藝術家駐留空間,每年邀請24位國際陶藝家交流創作。UCCA陶美術館已舉辦“器之道”國際展及BURBERRY品牌晚宴等高規格活動,成為宜興傳統陶藝對話世界的平臺。如今,陶二廠文化街區店鋪入駐率達90%,文創店、主題咖啡屋林立,營造出國際化時尚氛圍。“五一”期間,150余位手工藝人和設計師齊聚陶二廠手工市集,展示藝術創作、參與社交互動。
陶二廠的成功蛻變帶動了區域聯動發展。近年來,丁蜀鎮以陶二廠、蜀山古南街、黃龍山礦址公園等為節點,串聯非遺技藝、歷史場景與當代生活,成功打造出一條以陶文化為核心的旅游線路。目前,蜀山古南街商鋪入駐率超90%,年接待游客突破130萬人次。
深挖IP內涵,文旅矩陣釋放動能
在丁蜀鎮東坡書院,游客提筆描紅感受東坡書法,甚至能體驗AI生成詩作……數字互動項目正讓這座古老書院煥發新活力,成為東坡文化大放異彩的生動注腳。
東坡書院
作為宜興弘揚東坡文化的重要地標,東坡書院去年進行了全面提升,包括優化游覽路線,更新展陳方式,開辟12個功能場館,開設公益課堂,創新推出“東坡夜讀”“開筆禮”等特色活動等,人氣持續攀升。講解員馮逸青表示:“這里每周都有兩三場活動,覆蓋全年齡層、各行業人群,讓東坡文化得到了更好的傳承和發揚。”
丁蜀東坡書院、和橋東坡海棠園、湖湖單家巷、蛟橋題名處……蘇東坡在宜興的生活軌跡與文化遺產,構成了宜興打造東坡文化IP的資源基礎。當下,丁蜀鎮正重點推進“一院一街一園一寺”工程,串聯東坡書院、蜀山古南街與顯圣禪寺,構建以東坡文化為核心的人文片區。宜興市博物館也新增東坡文化專區,系統性展示蘇東坡與宜興的歷史情緣。
不僅是東坡文化,隨著宜興文旅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文旅品牌正快速出圈。從東坡書院的文化深耕,到前墅龍窯的技藝活化;從“茶禪西渚”的美學營造,到“一米楊巷”“美棲花田”的農文旅融合,宜興文旅品牌建設已跨越單點開花階段,推動多元文化IP深度聯動,將核心景區與美麗鄉村串珠成鏈,形成層次豐富的文化標識體系,持續釋放出推動城市知名度與影響力躍升的強勁“乘數效應”。宜興,正以文化為筆,IP為墨,在江南大地上繪就一幅古今交融、活力四射的文旅新畫卷。
賽事經濟賦能,撬動文旅增量新引擎
江蘇省龍舟公開賽(江蘇?宜興站)
近日,江蘇省龍舟公開賽宜興站余溫未散,第四屆全民龍舟競渡賽又在范高河擂響戰鼓。15支隊伍劈波斬浪,不僅為觀眾帶來了震撼的視覺體驗,更開啟了江南水鄉水文經濟的活力之門。
近年來,宜興市依托自然資源稟賦,推動體育和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戶外徒步登山、水上運動、龍舟賽事等不斷興起。“體育+”不但擦亮了宜興特色名片,還帶動住宿、餐飲等關聯消費,實現了體育“流量”到文旅“增量”的轉化,為城市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火熱賽事成為撬動宜興體育產業發展的新機遇。全國OP帆船冠軍賽、動力沖浪板錦標賽等高口碑水上賽事相繼落戶宜興。多家機構積極投資OP帆板、摩托艇等項目,令宜興市體育產業生態持續豐盈。宜興水恩思迪帆船中心坐落于團氿風景區宜園云溪樓,是宜興首個內河帆船賽事舉辦地,其帆船體驗項目年均接待量超5000人次。
為放大體育賽事釋放的“紅利”,宜興市積極構建“賽事反哺旅游,旅游促進登山”的良性循環,助推“假日經濟”。陽羨生態旅游度假區探索形成了“大小結合、長短相濟”的活動體系,并開發出多元徒步路線,讓登山從“偶爾一游”變為游客“常來常往”的習慣消費。同時,推動張渚、湖湖、太華三鎮對沿線自然、文化資源進行再挖掘,區鎮合力,以文體旅融合思維,對相關點位進行提改升,從而引領運動休閑旅游新風尚。其中,太華鎮乾元村借勢“一線天”越野線路熱度,引入特色民宿與咖啡館,節假日日均游客達1萬人次,“山也聆風”咖啡館成熱門打卡地。
以賽事為支點,宜興正穩健撬動城市品牌躍升、產業動能集聚與全民參與的良性循環,全力推動城市與賽事之間的“雙向奔赴”。近年來,宜興市榮膺“中國體育旅游精品目的地”,宜興“江南水城”體育旅游線路入選“中國體育旅游精品線路”,宜興東氿風景區成為了全國首批、全省唯一一家“國家水上國民休閑運動中心”試點單位。
文 | 筱憩
圖 | 宜興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 供圖
PAST · 往期回顧
別忘了點贊、分享、推薦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