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投稿將同時發布六大平臺
凡發表于大河文學的作品,將自動同步發布于騰訊新聞、騰訊快報、網易新聞、360圖書館、一點資訊、頂端新聞等六大媒體平臺,被多渠道傳播。閱讀量較高的文章還將發布于人氣火爆的今日頭條、百家號、搜狐新聞、簡書等大河文學融媒體矩陣平臺。需轉載原創文章的可申請授權(編輯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學投稿郵箱:dahewenxue@126.com
01
父親的夙愿
"娃兒,咱要是能去天安門看上一眼,死了都能閉眼......"
三十年前,一個飄雪的冬夜,父親蜷縮在漏風的木床上,蠟黃的臉上泛著不正常的潮紅。這句話像顆釘子,牢牢釘在寶娃子心里。那時候,山里的苞谷粥都稀得能照見人影,去北京?簡直是癡人說夢。
改革開放的春風終于吹進了這個閉塞的山坳。去年村里通了公路,今年家家都蓋了磚房。清明上墳時,寶娃子跪在父親墳前,恍惚間做了個夢:北京金水橋畔,自己攙著父親,老爺子佝僂的腰板挺得筆直,笑得滿臉褶子都舒展開了,像朵盛開的野菊花。醒來時,墻上那張泛黃的遺像里,父親的眼睛似乎正殷切地望著他。
"走!帶咱爹上北京!"說干就干。
天還沒亮,寶娃子就踮著腳把父親的遺像請下來,用過年才舍得用的紅綢布仔細包好。媳婦云梅往提包里塞了幾包榨菜,一塊煮熟的臘肉,又偷偷抹了把眼淚:"這是咱爸最喜歡吃的,別餓著咱爹。"
高鐵快得跟山里的野兔子似的,窗外的景色唰唰地往后跑。寶娃子抱著提包打了個盹,夢里父親穿著那件補丁摞補丁的黑布衫,站在天安門前直抹眼淚。再睜眼時,乘務員正用標準的普通話報站:"北京西站到了。"
一出站,夫妻倆就被眼前的陣勢震住了。高樓像雨后春筍似的往天上躥,汽車排著隊,一眼望不到頭。
"當家的,咱先去哪兒?"云梅死死攥著大寶的衣角,聲音發顫。大寶一挺胸脯,豪氣干云地揮手:"走!殺向天安門!"
話音剛落,兩個穿制服的民警就攔住了去路。"同志,請配合檢查。"這一查就是兩個鐘頭。問詢室里,和善的女警遞來熱水:"第一次來北京?打算去哪兒玩?""那必須得是天安門噻!"寶娃子的重慶話擲地有聲。
走出派出所,大寶憋著氣悶頭往前走。云梅拽他袖子:"你咋個不開腔嘛?"大寶正窩著火,嗓門一下子拔高了:"錘子!你咋不開腔?"
"不許動!"突然從地下通道沖出幾個便衣,一個漂亮的掃堂腿就把他們按在了地上。提包被翻了個底朝天,除了幾包榨菜、一塊臘肉和用紅綢布包裹的遺像,什么可疑物品都沒有。
"警察同志,我帶我爹來看天安門......"寶娃子紅著眼圈,聲音哽咽了。
第二天清晨,幾個值班的警察特意調休,陪著寶娃子兩口子來到天安門廣場。朝霞映紅了東方的天空,大寶小心翼翼地取出父親的相片,輕輕擦拭著玻璃相框:"爹,咱到了。"
金色的陽光灑在相框上,遺像里的父親嘴角微揚,仿佛真的看到了夢寐以求的天安門。
回程的火車上,云梅望著窗外飛馳而過的大山和田野,突然"撲哧"笑出聲來:"當家的,下回出門,咱是不是得先學兩句普通話?"寶娃子摸著后腦勺,憨厚的笑容里帶著幾分狡黠:"要得要得!回頭讓村小學的王老師給咱補補課噻。"
02
雷鳴先生
小李的鼾聲是整個小區出了名的,鄰居們親切地稱他為"小區防空警報"。
結婚前,王芳就知道小李睡覺打呼嚕,但那時候的小李年輕體健,鼾聲還算溫和,像遠處傳來的悶雷,偶爾幾聲,倒也不影響睡眠。
有一次王芳失眠,數羊不管用,結果聽著小李的呼嚕聲"一、二、三......"數著數著就睡著了,從此把這招命名為"數老公"。
可十年過去,小李的鼾聲已經演變成了一場災難。上個月樓上新搬來的小夫妻特意下來道歉,說半夜總聽見"裝修聲",結果發現是小李的鼾聲穿透了兩層樓板。
"李大剛!你給我起來!"凌晨三點,王芳又一次被震耳欲聾的鼾聲驚醒,她抄起枕頭砸向丈夫。
小李迷迷糊糊地翻了個身,鼾聲暫停了五秒鐘,隨即又以更大的音量繼續響起。那聲音像是交響樂,時而像低音提琴,時而像定音鼓,中間還夾雜著類似薩克斯風漏氣的嘶嘶聲。最可怕的是那長達28秒的呼吸暫停,王芳已經養成了條件反射,一到這個點就自動屏住呼吸,結果現在肺活量比游泳運動員還大。
第二天早餐桌上,王芳把一杯黑咖啡重重放在小李面前,咖啡表面浮現出她猙獰的倒影。
"我受不了了,"王芳的眼睛下方掛著兩個明顯的黑眼圈,"再這樣下去,我就要去申請把你的鼾聲注冊為自然災害了。"
"老婆,我這不是故意的......"小李訕笑著解釋,一不小心吸溜進去半根綠豆面條,發出響亮的吸溜聲,王芳條件反射地抄起了桌上的蒼蠅拍。
耳鼻喉科的張醫生是個和藹的中年人,頭頂锃亮得能當喉鏡用。他聽完小李的描述,微笑著說:"打鼾確實是個常見問題,特別是像您這個年齡段的男性。我們科室有個'鼾聲分級表',您這樣的屬于'工業級'。"
檢查室里,小李被連接上各種監測設備。護士給他貼電極片時開玩笑說:"李先生,您這胸毛長得,我們得用園藝剪刀才能找到貼片的位置。"小李剛睡著五分鐘,護士站的監測儀就開始瘋狂報警—— 屏幕上他的血氧飽和度曲線玩起了蹦極。
"李先生,您這不是普通的打鼾,"張醫生嚴肅地說,"您這是把呼吸暫停玩成了行為藝術啊。"他指著電腦屏幕:"您看這個波形,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測地震呢。"
手術那天,王芳陪在醫院。護士來給小李做術前準備,要給他刮喉部的毛發。小李緊張地問:"這是要給我做手術還是準備燒烤?"
王芳本來很擔心,聽到這話直接笑出了鼻涕泡。
住院第一天晚上,小李實在忍不住酒癮。他偷偷摸摸掏出小酒壺的樣子,活像特務接頭,還對著門口喊了聲"天王蓋地虎",確認沒人回應才敢喝。老趙和老錢本來不想喝,但聞到酒香后,三人的眼神交流堪比《三國演義》里的桃園三結義。
酒精作用下,小李的鼾聲升級成了"災難級"。護士站的監控顯示,他打呼時病床的震動頻率達到了手機震動模式的標準。隔壁病房的老大爺半夜驚醒,拄著拐杖就要往外跑,喊著"要地震啦,要地震啦",被護士攔下后還堅持說感覺到了明顯的縱波和橫波。
凌晨四點,老趙和老錢坐在走廊長椅上,兩人中間擺著一副撲克牌,正在玩"看誰能堅持不睡著"的游戲。值夜班的護士經過,同情地遞給他們兩團棉花:"我們科室的傳家寶,上一位'雷神'病人留下的。"
早上查房時,主任醫師帶著一群實習生來到小李床前。主任拿著聽診器剛放到小李胸前,就被一個突如其來的呼嚕震得聽診器飛了出去,正好掛在實習生脖子上,活像聽診器項鏈。
"李先生,"主任強忍笑意說,"您這種情況,我們建議您出院后去地震局兼職,絕對能提高他們的監測精度。"
王芳來送飯時,護士長特意給她發了個耳塞,說是"VIP病人家屬福利"。
得知小李偷喝酒后,王芳氣得把保溫桶里的胡辣湯倒進碗里,結果小李的呼嚕把湯震得漾出了一圈圈漣漪,活像迷你版的錢塘江大潮。
"李大剛!"王芳咬牙切齒,"你要是再敢偷喝酒,我就把你的酒瓶里灌上風油精!"說著從包里掏出三份保證書,"來,你們仨'雷公電母'天團都把字簽了,誰再犯戒就請全科室喝奶茶!"
老趙接過保證書一看,上面第一條寫著"本人鄭重承諾,絕不讓自己的鼾聲成為醫院的第二套報警系統",忍不住哈哈大笑,結果笑得太猛扯到了傷口,疼得直抽氣。
三天后小李出院時,整個病區的醫護人員都來送行。護士長還特意送了個小禮物——一個分貝儀,上面貼著小紙條:"居家旅行,監測必備。"
王芳挽著小李的手說:"走吧,回家我給你錄個鼾聲合集,說不定能當ASMR素材賣錢呢。"
作者簡介
寒風(原名劉安),已退休,政工師,業余愛好寫作攝影,分別在人民日報社大型期刊《時代潮》《家園》《做人與處事》《文明》《行走》《詩刊》《黨史博覽》《中華民居》《讀者》《演講與口才》,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演員報、海峽都市報、內蒙古晚報、中國交通報、遼沈晚報、山西交通報、浙江青年報、重慶青年報等發表50萬字紀實文學、散文、詩歌,其中發表詩歌500多首,撰寫詩歌專輯《木棉花開》即將出版。2024年散文《母親河》獲第六屆當代文學杯全國文學創作一等獎,2025年被華夏思歸客詩詞學會聘為特約作家,并被詩詞學會授予“年度最佳詩人(作家)”榮譽,2025被中國詩人作家網編委會認證為金v會員和終身會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