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局勢風云變幻,伊以生死大戰或許即將開打,多個信號顯示美國大概率已被拉下水,從特朗普對伊朗的強硬表態,到臺當局宣布采購大量水面無人載具,種種跡象表明,我們當前正處于一個極為關鍵的“戰略窗口期”。
當地時間6月17日,特朗普在社交平臺上發帖敦促伊朗“無條件投降”,特朗普表示,美國知道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在以伊沖突期間的藏身之所,但“目前”不希望他被殺。6月18日,總統特朗普表示,伊朗方面已與美國取得聯系,但“為時已晚”。什么叫“為時已晚”?意思就說,伊朗的懦弱暴露了虛弱,而他大概率要“趁他病要他命”了!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上任半年來,政策表現一塌糊涂,急需一場重大勝利來挽回政治聲譽。而解決伊朗問題,進而解決中東問題,無疑是他眼中的巨大政治遺產。因此,特朗普有相當大概率已經下了決心,要將美國拉入對伊朗的戰爭中。
事實上,美以雙方已經為打擊伊朗做了充分準備。美國航母艦隊、軍機向中東集結,中俄快速從以色列和伊朗撤僑,這些舉動都表明,美國參戰的可能性極大。而歐盟突然取消中歐高層經濟對話,德國總理在G7峰會上明確表示支持以色列,更是進一步印證了這一點。
面對美以的強硬立場和潛在軍事行動,伊朗也面臨著生死抉擇。伊朗各界顯然沒料到會遭到如此狠的打擊,民眾的怒火瞬間燒向政府。伊朗高層開始意識到,如果再不奮力一搏,等核心人員都死了,伊朗現政權必然倒臺,國將不國。
在此背景下,伊朗的核問題成為焦點。今年春天的民調顯示,近70%的伊朗人支持擁核,比去年猛漲三成。德黑蘭居民紛紛表示,沒有原子彈,伊朗永遠活在空襲威脅里。而以色列的算盤可能打錯了,他們原想用空襲逼伊朗放棄核計劃,結果反讓伊朗人鐵了心要發展核武器。
更危險的是,伊朗的核問題可能引發連鎖反應。沙特王儲被曝緊急約見巴基斯坦核科學家,埃及重啟塵封的核電站計劃,中東正滑向“核戰國時代”。這對全球安全格局將產生深遠影響。
在臺海方向,臺當局頻頻繼續“作死”。臺灣中科院與美德合資的防務科技公司Auterion公司達成合作,將引進其在烏克蘭戰場上經實戰驗證的無人載具操作系統與集群作戰軟件。臺灣中山科學研究院院長李世強表示,無人載具在俄烏戰場上的表現已證明其關鍵作用,基于臺灣防衛作戰的需要,只要今年相關系統通過作戰測試,明年起將編列大量預算采購大量水面無人載具。
此外,英國路透社此前披露稱,臺當局已更新“出口管制名單”,將大陸的華為和中芯國際列入。華為在日本、俄羅斯和德國的多個海外子公司也被列入更新名單。
有網友表示,當前的國際大局對我們來機會難得,如果我們此時開展圍臺軍事演習“圍魏救趙”戰略意義重大。不但能迅速牽扯美以精力資源,還可能趁機完成千秋大業。美以在中東軍事行動本就困難重重,若分心應對臺海局勢,可極大緩解伊朗壓力,使其有更多時間空間與美以對抗拉扯,持久戰下伊朗必贏;若美重心一直放在中東, 那我們就能在三日之內,以雷霆萬鈞之勢解決小島回歸問題,屆時,世界諸國豈能不心悅誠服、刮目相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路,必將更加氣勢如虹、一往無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