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建設如今已步入中后段關鍵時期,各省市為推動本地高等教育邁向新高度,紛紛將目光聚焦于那些有望沖擊“雙一流”的高校。各省市積極行動,深入了解這些高校的發展需求,致力于為其補足短板,助力它們成功入圍“雙一流”行列。
在此背景下,武漢科技大學作為湖北省重點建設高校,憑借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卓越的學科實力以及顯著的社會貢獻,備受關注。近日,湖北省財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董緒奎一行前往武漢科技大學開展調研,這一舉措充分彰顯了政府對該校發展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
武漢科技大學辦學歷史可追溯至 1898 年張之洞奏設的工藝學堂,歷經湖北中等工業學堂、中南鋼鐵工業學校等階段,1958 年組建為武漢鋼鐵學院,1999 年正式定名。百余年來,學校為國家培育大量優秀人才,眾多校友成長為院士、專家學者及企業領軍人物,享有“冶金高層次人才的搖籃”美譽。
學科建設上,學校構建了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體系,設有 20 個學院(部)、81 個本科專業,擁有 8 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9 個一級學科博士點等完整學科布局。材料科學與工程等 3 個學科入選湖北省 “國內一流學科”,材料科學、工程學等 6 個學科進入 ESI 全球前 1%,學科實力凸顯,也是該校躋身“雙一流”行列的熱門選手。
人才培養方面,學校獲批 40 個“雙萬計劃 一流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 28 個),18 個專業通過教育部認證,擁有 16 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及 7 個國家級實驗教學平臺,近三年學生獲國際級、國家級競賽獎勵 6600 余項。人才培養成果突出且全面,也在另一個層面證明了該校的整體實力。
科研實力同樣突出,學校建有先進耐火材料全國重點實驗室等 51 個國家級、省部級科研平臺,“十四五” 以來承擔國家級項目 340 余項,獲國家科技成果獎 19 項。人才隊伍含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國家重要人才計劃入選者等 2100 余位專任教師,多個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匯聚國際資源。
調研中,校長倪紅衛介紹了學校在“雙一流”建設、財務風險防范等方面的進展,感謝省財政廳支持,并希望持續助力學校在師資建設、科研平臺等領域突破。董緒奎副廳長肯定學校作為省屬高校領軍者的貢獻,強調其肩負 “雙一流” 建設突破使命,要求強化風險防范、提升財政資源效能,表示省財政廳將為學校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從區域發展看,財政支持高校“雙一流”建設是提升湖北高等教育水平、打造人才高地的重要舉措。對武漢科技大學而言,此次調研明確了發展方向,將推動其優化資源配置、強化科研創新。憑借政府支持與自身實力,該校有望在 “雙一流” 建設中實現突破,值得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