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克而瑞業務板塊廣佛團隊觀點,僅供參考
日前,原定于昨日出讓的黃埔區KXCGS-I4-8地塊于17日晚發布了終止出讓公告。
這也是今年以來廣州第二宗終止出讓的涉宅用地。
地塊此前關注度非常高,不僅業內在廣泛討論,連一些有購房計劃的網友都表達出對該地塊的向往。
1
我們從地塊的綜合素質以及配建要求來看,就能理解為什么地塊的關注度為什么居高不下。
在地段上,地塊位于科學城板塊內,周邊多個產業總部基地匯集、城市面貌可觀,東北面為尖峰嶺公園,與地鐵21號線科學城站直線距離約400米,東南面約一公里處還有地鐵六號線暹崗站,交通通達度高,周邊萬達、大壯映日廣場等多個商業配套毗鄰在側,生活便捷。
其次,在出讓公告的建設要求上,也是誠意滿滿。
地塊用地面積3.48萬㎡,計容建筑面積8.7萬㎡,容積率2.5,起拍總價16.55億元,起拍樓面價19016元/㎡。
在建筑限高要求上,出讓公告顯示,地塊會“按照出讓成交時點的國家規范執行”。
于五月一日執行的新版《住宅項目規范》顯示,住宅建設高度最高不超過80米。
也就是說,在出讓公告上明確的≤150米,未來建造時會或將更低。
此外,地塊還明確了鼓勵探索 “好房子”標準建設:
例如鼓勵外立面采用公建化設計,采用石材、真石漆、金屬漆、鋁板、隔音玻璃等。
首層以外的建筑公共開放空間,不超過總建面的10%的,不計入容積率等要求。
配建要求也是相當友好,僅需配建九班幼兒園。
相信地塊未來若能順利出讓,廣州版”好房子“建設經驗有望在全市范圍內鋪開,購房者的居住條件或將進一步得到改善。
配建要求也是相當友好,僅需配建九班幼兒園。
就是這樣一個含著“金湯勺”出生的地塊,終止出讓的結局屬實讓人意外。
2
對于地塊終止出讓的原因, 業內普遍流傳的說法是,目前內部廣州內部已下發收緊建筑新規政策,導致原本有意向的房企放棄報名。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建筑新規收緊“這一傳言,已在業內傳開。
但地塊終止出讓,或許確實與該原因有一定的聯系,但也不排除有其他原因影響。
例如市場環境層面。
地塊所處的科學城板塊,克而瑞數據監測顯示,盡管近一年來無新增涉宅用地出讓,但在市場表現上,今年1-5月科學城板塊商品住宅成交588套,全區占比21%。
擴大時間軸可以看到,這是近四年來科學城新房成交規模"不盡人意"的一年,同時也是板塊成交規模首次跌出全市TOP10排行的一年。
熱銷面積段方面,克而瑞數據監測顯示,今年1-5月科學城板商品住宅熱銷面積段集中在90-100㎡戶型,成交171套,占比29%。
按照地塊出讓條件,很大概率會往改善大戶型打造。
畢竟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加上久違的補倉,無疑是打造改善大戶型的有利條件。
但克而瑞監測到,科學城乃至整個黃埔今年以來新房熱銷面積段均以剛需、剛改為主。
地塊究竟會打造什么產品,我們拭目以待。
價格方面,克而瑞數據監測顯示,2025年1-5月科學城商品住宅成交均價33317元/㎡,較去年同時期下跌10%.
盡管板塊整體以高性價比剛需房源為主,但也不乏不少改善購房者對科學城的認可。
項目未來能順利入市,是否會給市場帶來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價”?
若價格足夠誠意,加上不錯的產品力,在新盤斷供的已久的科學城,出圈的概率會非常大。
回顧黃埔樓市產品力的發展進程,從密密麻麻的摩天大樓,到現在更低的容積率、更低的密度、更注重居住體驗“好房子”標準落地,也在標志著黃埔開始從“賣的多”到“住的好”轉變。
經過十余年淬煉,克而瑞從行業數據延伸到泛地產數據,通過與上下游產業運營商的互動和滲透,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房地產大數據生態圈。依托中國房地產住宅信息服務平臺(CRIC)和中國房地產資管信息服務平臺(CAIC)的支持,克而瑞業務覆蓋住宅開發、不動產運營、物業社區等房地產領域。創新研發產品中國房地產決策咨詢系統、投資決策系統、柵格地圖系統、GoingData、易客達、金融數據系統、資產管理系統、商辦數據系統、租售系統、文旅系統、康養系統、產城系統、物管系統等,為大量房企提供了決策依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