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管住嘴沒有瘦不下來的人。
實際上,減肥不是要餓肚子,而是要學會吃對食物,實現營養均衡。在飲食結構上,要保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合理攝入比例,一般建議碳水化合物供能占50%-65%,蛋白質供能占15%-20%,脂肪供能占20%-30%。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像燕麥、糙米、全麥面包、紅薯等全谷物和粗糧。膳食纖維能增加飽腹感,減少食物攝入量,還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和排便。
湯頭泡餐飲出品的“黃芽吐司”
在減肥群體中,吐司早已被貼上“少吃”的標簽。部分人抵觸減肥期間吃吐司,確實有其合理依據。傳統白吐司多使用精制小麥粉,精細加工后,膳食纖維大量流失,升糖指數較高。再加上為了提升口感和風味,往往會添加大量的糖和油脂,使得熱量居高不下。一些市售吐司為了延長保質期、改善外觀,還會加入各類食品添加劑。而且在高溫烘焙過程中,食物可能會產生丙烯酰胺等潛在有害物質。長期過量食用這類吐司,不僅容易導致血糖快速波動,引發脂肪堆積,還可能加重腸胃消化負擔,不利于減肥和身體健康。
吐司如此,饅頭,米飯又何嘗不是如此?總不能統統都不吃吧!
問題不在吐司,關鍵在于選對種類、控制量,優先選擇全麥吐司,其保留麩皮與胚芽,富含膳食纖維。湯頭泡餐飲創作的黃芽吐司是一款添加了“黃芽湯”成分的藥膳西點,其標準配方包含人參泡泡米、茯苓泡泡米、生姜泡泡米、甘草泡泡米各4袋,搭配高筋面粉500克、水355克、鹽10克、糖50克、奶粉15克、黃油40克,可制作出2個450克吐司,每個切成6厚片。普通人早餐食用1-2片,便能獲得顯著的飽足感。這得益于黃芽吐司豐富的膳食纖維,人參、干姜和甘草都是植物的根,富含纖維,經擠壓膨化加工后,形成類似粗糧的特質。同時,吐司疏松多孔的蓬松結構營造出“視覺份量感”,看似飽滿的一片吐司,實際物質密度與熱量可能低于視覺預期,在滿足食欲的同時,巧妙控制熱量攝入。也就是吐司的多孔蓬松結構使其單位體積的食物克重較小,讓人誤以為吃的很多,覺得已經吃飽啦(飽腹感),實際上吃的很少,這與壓縮餅干完全相反。
圖依次為人參、茯苓、生姜、甘草原形態和泡泡米形態對比
此外,2025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全面啟動“體重管理年”行動,在衛健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醫專家推薦了黃芽湯代茶飲,這一調理脾胃、祛濕減脂的千年妙方,能喚醒身體代謝,輕松實現“輕盈春日”。
湯頭泡餐飲已經將黃芽吐司的制作視頻公布在湯頭App以及“湯頭兔兔的治愈廚房”同名賬號的視頻號、下廚房、嗶哩嗶哩等平臺,自己動手做的才靠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