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筆者看來,這段關于十七娘的倒敘,可以稱得上《長安的荔枝》中最有意義的倒敘。
表面看起來,這是一段展示十七娘悲慘過往的倒敘,實則如果將其與李善德與亡妻之前的過往做一番對比,卻能讓人隱隱感覺到在感情問題上,這一對男女之間的巨大差距。
甚至在李善德這個人物展現出越來越讓人感到不適的性格后,當這段十七娘為了情郎甘愿繼續(xù)沉淪的決定出現后,總給人一種李善德被十七娘啪啪打臉的感覺。
今天的李善德,看似為了女兒可以做出任何的妥協甚至是改變,自然這種人物設定也在很大程度上凸顯了李善德的父親形象,可如果回溯之前鄭平安對這個姐夫的戲謔與微詞,也許事情的真相未必全然如此。
還記得李善德與鄭平安同在嶺南時,鄭平安為了博得何有光的信任,急到因為發(fā)熱臥病在床。
此時回到驛站的李善德,雖然口上表現出對小舅子的無比關心,并立即出門為其買藥。
可最終的結果卻是,李善德為了一個雙層甕,把小舅子的死活完全拋諸腦后了。
也正因為這樣一段意外的發(fā)生,才有了鄭平安親口證實自己姐姐之所以早亡,并不是因為她得了什么不治之癥,而僅僅只是因為眼前這個姐夫沒有錢為姐姐買上一劑救命藥。
還不明白嗎?曾經的李善德是怎樣一種德行,今天的李善德依舊是這種德行,難道你真認為這如表面看起來的那樣,是一種堅守信念的好事嗎?
可當真正危及到自己的生命后,那個曾經讓無數人認為擁有天才般倔強的李善德,看起來是因為怕女兒沒了父親被賣身為奴,可實際上是不是他自己怕死這事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要知道今天的李善德,卻不是曾經那個不愿放下尊嚴賺取能為妻子買救命藥的丈夫,細究之下的李善德,在從面對蘇諒開始就在悄無聲息地證明著:我也是一個惜命之人,只是當初不是我自己危在旦夕,而是為我生了個女兒的妻子危在旦夕。
之所以我會對李善德產生如此大的惡意與揣測,并不是因為李善德這個人本身露出了多大的破綻,也不是因為那句千錘百煉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究其原因,全都是因為這段講述十七娘過往經歷的倒敘。
在這段倒敘中,我看到了一個女人可以為了愛情甘愿受人脅迫,也可以為了所謂的有情郎,讓自己的軟肋被旁人死死抓住。
當十七娘無奈之下只能同意留下來繼續(xù)出入紅塵后,作為一個重情的女人,她還不忘將自己的步搖送于情郎用來當作他回鄉(xiāng)的盤纏。
可最終呢?這個拿著十七娘送給自己步搖回鄉(xiāng)的情郎,卻如泥牛入海般再也沒有出現在十七娘的面前。
而那個曾經因為男人有了軟肋的十七娘,如今在面對李善德這種重情男人時,卻完全沒有了往日里被人拿住軟肋的模樣。
面對十七娘甘愿自己墮入煙花之地萬劫不復,也不愿眼睜睜看著情郎被打到嗷嚎連連。
那個曾經不肯放下身段賺錢為妻子買救命藥的李善德,在看到這樣的十七娘后,是否還能像面對小舅子那般厚臉皮呢。
面對這樣一個曾經有過軟肋的十七娘,如今看似有女兒這樣一個軟肋的李善德,是否在夜深時分也會偷偷汗顏一番呢?
關于《長安的荔枝》的解讀暫時先寫到這里,更多精彩解讀且聽下回分解。
若覺得文章不錯,希望您可以點贊、分享與關注哦,圖片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