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看電影《長安的荔枝》肯定是晚了,而且我也沒看過馬伯庸的原作和前陣子的劇版……總之,最新鮮的一口荔枝我沒吃上,可至少現在色香味都還在,仍然值得品鑒一番。
簡而言之,這肯定是一部好看的片子,有致敬盛唐的服化道與場景,也有還原現代職場和傳統官場的細節,有打工人的光輝時刻和辛酸笑淚,更有憂國憂民的慈悲與困苦。
身兼導演、編劇及主演等多個身份的大鵬,無疑是該片最大功臣——近些年來我已經夸他好多次了,無論是導演(《吉祥如意》、《保你平安》、《熱烈》)還是主演(《第八個嫌疑人》、《年會不能停!》),至少在他負責的這一環沒有翻車,還都交出了不錯的成績。
而到了《長安的荔枝》,我更是感慨大鵬的下限越來越高,發揮也越來越穩定了,盡管稱不上是什么優秀的天才電影人,但以影片如此出色的完成度,他已然有些許登堂入室之相了……所以我才會有“我們要是能再多些大鵬就好了”的感慨。
【友情提示:下文會有劇透。】
在我看來,《長安的荔枝》最大的優點是邏輯清晰、敘事流暢,即便在初期和中后段銜接的節奏不太理想,但也沒對牢固推進的主線劇情造成多少負面影響,因此影片觀感相當順暢自然。
影片中前段完全可以當成大唐版《年會不要停!》來看。
這不僅是因為又湊齊了大鵬、白客和莊達菲三人組,更是因為前期對于李善德的塑造和描繪,就是用當代人眼光拍的“長安漂”。
影片用了大量的現代人設、職場語言以及網絡名梗來幫助觀眾進入李善德的苦逼打工人世界:小鎮做題家出身,在上林署蹉跎了歲月,勤懇多年總算貸款買了套房,經常996加班,同事們卻整天摸魚,上司嫌他做事太板正,美差、肥差輪不到他,等來了個要命的差事才誆他去做替死鬼。
其實被封荔枝使的時候,李善德自己也感覺奇怪,“餅太大吃不下”,可時來運轉、天道酬勤的幻想還是讓他把餅吃了下去——直到發現這是斷頭飯。
《長安的荔枝》的開場稍顯刻意,但勝在語言平易近人,切入口也夠小夠細,很快就能入戲了。
要把能吃的鮮荔枝從嶺南送到長安給貴妃慶生,這本來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正常的做法應該是盡快把雷丟出去或者認命等死……
可偏偏李善德是個缺少人脈又認死理的家伙,于是電影開始了中段的漸入佳境。
這一部分我認為是全片最精彩的部分,既有小人物睜眼看大世界的廣闊,又有盛世之亂作用于小人物的張力。
具體來說,便是李善德真的開始分析、拆解、試驗“不可能任務”的可行性,他先單人匹馬花了一個月時間趕到了嶺南,切身感受到了路途遙遠、地域差異,又在官方途徑走不通的情況下,通過民間力量,一點點一步步地提高運荔枝的可行性。
這類不考慮外界因素而只專注于理性實驗的戲份向來都是很好看的。
在此過程中,李善德充分發揮了自己精算的能力,還靠著蘇諒的慷慨投資,“研發改進”了唐朝版的甘特圖和計算表格。
這一時期也是李善德最踏實的時候,因為他是從無路可退、孤立無援的起點出發的,無論做出任何一丁點成績都是進步,“就算失敗,我也想知道,自己會倒在距離終點多遠的地方。”
與此同時,李善德還跟“滿嘴生意卻交真朋友”的蘇諒和“不喜歡談生意更想交朋友”的阿僮結下了友誼,了無遺憾。
影片中段的轉折也在這里如期而至——當運荔枝這件差事注定失敗時,李善德做什么都是往上走,可當此事真有希望成功時,原本隱形的環境因素就會現身,產生對調乃至顛覆性的影響。
首先是本該配合李善德的各部門開始踢皮球,上頭還捏了個貪污瀆職的罪名調查他,本質上是由于不懂得“花花轎子眾人抬”的李善德沒有分功勞的意識,而魚朝恩又想摘桃子。
然后,一直留意此事的楊國忠公然截胡,給了李善德一塊“國忠”金牌,讓他有了調動上下游各級部門“特事特辦”的巨大權力。
此時運荔枝早已不是為貴妃和皇上過個嘴癮那么簡單了,而是涉及到了魚朝恩和楊國忠的權力斗爭,還有上層巧立名目、刮民斂財的心思。
可笑李善德還在一門心思在考慮運送新鮮荔枝,殊不知整件事前前后后的性質,從來就不是他想的那樣。
《長安的荔枝》的鏡頭語言和敘事指向,在這段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逐漸從展現大唐地大物博、國力雄厚,轉向了展示特權的任意妄為、勞民傷財。
所以,我在中后段看李善德的目光,除了心疼和欽佩外,還有一些埋怨和否定:他是個有才能的干吏,也是個共情民間疾苦的小人物,可他的單純和才學,又成了加劇疾苦的幫兇。
李善德的優點是能算會算(實事求是),缺點是只會精算(心無他物)——當大權在握時,他把自己精算的本事發揮到了極致,原本相對較慢的商隊運力全替換成了官家快遞,沿途各個州縣的車馬船夫驛站雜役也都要聽從調遣,至于做到這一切所要花費的成本,就不是李善德要考慮的事了。
李善德不是蠢人,但在工作業務之外的地方,真的有些缺心眼,他在南下的路上明明見到了許多百姓流離失所,從事徭役的平民苦不堪言,他也用真金白銀試出了運荔枝需要消耗無數車馬錢糧,倘若他足夠明白實現“不可能任務”所要付出的代價,就不會在片尾那么受打擊了。
當然,這事不能怪李善德,他只是為了絕境求生,要怪就怪皇帝的異想天開和權臣的肆意妄為……
但客觀上,李善德出眾的業務能力確實起到了助紂為虐的作用,單純從結果出發,他這個干吏甚至還不如其他庸吏更令人省心。
于是,我看到李善德一人一馬沖進皇宮送荔枝、沿途灑下一路木棉花瓣時,情感是相當復雜的,他身上的悲劇性遠遠超過了英雄性,些許浪漫意象,反倒更襯出氣氛悲涼了。
不久后發生的安史之亂,和楊國忠準備常設荔枝使以及額外賦稅徭役當然沒什么關系,但這很符合《長安的荔枝》見微知著的創作理念。
當那幾顆荔枝被放在許多盤水果中間、貴妃最后吃沒吃都無從知曉時,一個無聲鏡頭便已勝過千言萬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