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多方消息證實,蘋果將在今年9月推出iPhone17 Air,以輕薄設計作為主打賣點,徹底取消實體SIM卡槽改為eSIM卡。為了在中國推出新款手機,蘋果引領eSIM技術全面普及,三大運營商陸續恢復業務辦理,華為、小米也跟進。
博主數碼閑聊站爆料,目前主要是蘋果在推進eSIM卡業務普及,用于輕薄的iPhone17 Air。國產廠商也在測試之中,華為新機有望落地,驍龍8至尊版第二代安卓手機在測試,希望可以落地。
這么多廠商都在推進eSIM卡,這到底是一種什么業務,相比傳統實體手機卡有什么優缺點呢?
當前,絕大多數手機需要插入實體SIM卡才能正常接打電話、使用移動網絡業務。手機需要單獨開一個卡槽方便塞入SIM卡,更換手機時也需要用取卡針插入手機,取出卡槽更換。不僅更換手機時非常麻煩,而且手機需要單獨開卡槽更占內部空間,為了防止取卡針插錯孔洞,還需要對麥克風做防呆處理,設計復雜、成本高、更麻煩。
eSIM則完全沒有這種問題,手機在生產時直接將SIM芯片焊接在主板上,不需要用戶自己進行任何操作。需要使用SIM卡服務時,可以通過運營商軟件遠程寫入配置文件,不用去營業廳辦理手機卡,換卡時也只需要軟件進行轉移直接寫入。
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首先是不需要單獨卡槽節省內部空間,提升手機防護能力,也不用附贈取卡針配件,防止插錯洞的尷尬。用戶買手機卡時不用跑去營業廳,省時省力,更換號碼時也只需要軟件完成,甚至更換運營商時也非常方便。
當然了,eSIM卡也有一些缺點。比如eSIM芯片集成在主板上,如果芯片損壞可能需要更換集成主板,旗艦機主板成本可能兩三千元以上,除了保修期損壞維修成本非常高。也有人擔心安全問題,害怕eSIM卡漏洞遭到黑客挾持,但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極低,擔心這個問題屬于杞人憂天。
其實國產手機幾年前就嘗試過eSIM卡,例如2021年小米MIX 4支持無卡上網,本質上就是eSIM業務另一種名稱。不知什么原因,相關部門限制小米這項業務,必須通過軟件屏蔽無卡上網功能,之后國產手機再也沒有嘗試過。eSIM業務目前只允許用在手表端和物聯網,手機和平板端都不支持,因此才需要蘋果等品牌共同推動普及。
從長遠發展來看,eSIM卡服務必然成為行業主流業務,蘋果已經在北美、歐洲、日韓等全球多個國家推出eSIM卡業務。經過幾年觀察,其安全性、可靠性、便捷性都經受住考驗,并沒有出現外界擔心的問題。正是有了海外成功經驗,國內預計今年可以開放eSIM卡手機端業務,三大運營商陸續開啟業務辦理,這一回蘋果確實立功了。
小伙伴們,你怎么看蘋果推動eSIM在國產手機領域普及,你覺得這是一種進步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