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本號 · 一起思考
作者:徐吉軍,新媒體:漢唐智庫!
2025年6月17日晚間,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伊朗無條件投降,并威脅暗殺哈梅內伊。
特朗普在“真相社交”上發帖稱:“我們確切地知道伊朗最高領袖的藏身之處。最高領袖是一個容易攻擊的目標,我們不會除掉他,至少現在不會。我們的耐心正在耗盡。我們不想以我們的士兵為目標。”
三分鐘后,特朗普再發文,要伊朗“無條件投降”。
一、鬣狗習性!
美國總統歷史上關于“無條件投降”的的說辭并不多見。
1943年1月24日,羅斯福要求德國無條件投降。
1945年7月26日,杜魯門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
2003年3月20日,布什要求伊拉克無條件投降。
2025年6月18日,特朗普要求伊朗無條件投降。
前面三個對手都輸給美國,但伊朗還沒有!
顯然,在以色列奪得了伊朗西部制空權,并連續襲殺伊朗武裝部隊、革命衛隊、安全機構、情報機構的高層人物之后,特朗普認為美國迎來了一舉擊潰伊朗的最佳機會。
這是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46年來美國最接近推翻伊朗現政權的機會。
特朗普當然不會錯過,因為他第二個任期的執政思路像非洲鬣狗一樣見到機會就咬一口。
二、伊朗牌技太爛!
2015年俄羅斯介入敘利亞局勢之后,伊朗借機構建什葉派抵抗之弧,在中東的勢力范圍和影響力迅速擴張。世界反美陣營對伊朗在中東的作用寄以厚望。
伊朗為首、敘利亞、黎巴嫩、也門胡塞武裝、伊拉克什葉派民兵組成的什葉派抵抗之弧,至少在地理區位上接近于中東的半壁江山。
伊朗一度擁有了中東第一強國的雄心和野望。
2020年1月3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圣城旅少將蘇萊曼尼遭遇美國中情局導彈暗殺。
一個超級大國,無奈于強大的對手,就針對核心人物搞暗殺,這種行為著實令人不齒。
站在旁觀者的視角回溯這五年來伊朗國內局勢的演變,會發現蘇萊曼尼之死是一個關鍵轉折點。
從此,伊朗對抵抗之弧的組織動員能力持續下降。伊朗面對以色列和美國明目張膽的暗殺行為,竟然每次都不了了之。
誰能想到伊朗內部強硬派如此迅速的消解?
2024年是伊朗牽頭的抵抗之弧崩潰的一年。
2024年7月31日,巴勒斯坦哈馬斯頭號人物哈尼亞在伊朗首都德黑蘭下榻在革命衛隊招待所,遭遇以色列暗殺當場身亡。
2024年9月28日,以色列空軍戰斗機向真主黨地下堡壘投下84噸炸彈,將正在開會的真主黨高層一舉團滅,真主黨頭號人物納斯魯拉當場死亡。
有情報表明,是伊朗高層向以色列出賣了黎巴嫩真主黨情報。
納斯魯拉之死,讓伊朗內部十分震撼,哈梅內伊緊急躲藏進安全地點,伊朗內部開始肅清內奸。
然而,伊朗早就像篩子一樣,根本抓不完內奸。
2025年6月13日,以色列突襲伊朗,對伊朗軍警特高層人物進行斬首行動屢屢得手,關鍵是伊朗內部層出不窮的叛徒。
整個伊朗毫無秘密可言,甚至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行蹤也在敵人掌握之中。
這不是危言聳聽。
畢竟,以色列已經連續獵殺了兩名伊朗武裝力量總參謀長。
當哈梅內伊身邊曾經聚集的高層人物大批身亡,伊朗內部能夠接近哈梅內伊并且能夠取得哈梅內伊信任的人越來越少,叛徒獲得升遷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伊朗的漏洞也會越來越致命。
三、導彈夠不夠?
本人一直批評伊朗在軍事裝備領域的不作為狀態,空軍依然依靠60年前的美式戰機守衛領空,防空系統也難以拒敵于國門之外。
這是開戰以來伊朗遭遇滅頂之災的關鍵原因。
多年以來,伊朗似乎認為憑借儲存的幾千枚導彈就可以威懾以色列,通過這種相互毀滅的方式阻止以色列發動戰爭。
但是,目前的戰況表明伊朗對以色列造成的傷害并不足以讓以色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6月19日,伊朗向以色列發起第15輪導彈襲擊,最具殺傷力的一枚導彈炸毀了以色列一所軍民兩用醫院。
令人惋惜的是,伊朗的導彈精準度不足,這枚導彈沒有擊中任何標定的建筑,而是炸在了馬路上,沖擊波對周圍建筑造成了破壞。
以色列方面指責伊朗轟炸醫院,伊朗辯解說沒有轟炸醫院。
實際上,當伊朗的導彈發射出去之后,具體能打中哪座建筑物,估計發射手心里也沒有把握。
目前,伊朗的導彈庫存還足以對以色列構成足夠的傷害,但是伊朗的導彈發射能力似乎迅速下降。
此前一波齊射150枚導彈的盛況不再復現,而每一波攻勢變成了30枚、10枚、5枚。如果伊朗滿足于或者止步于十位數的導彈攻擊,幾乎沒有機會擊敗以色列。
飽和攻擊,持續飽和攻擊,才能擊穿、拖垮以色列的防御系統。
四、以色列有靠山!
美國華爾街日報評論說,以色列的導彈攔截能力還能持續10天,之后就會彈盡糧絕。
很多人期待以色列耗盡攔截彈的那一天。
到時候以色列整個國家都將不設防,空軍基地、油庫、電廠等基礎設施被摧毀,空軍也無法升空作戰。
然而,本人在最早的評論文章已經說過,如今猶太人已經控制了美國,在中東戰爭中,有必要把美國和以色列當成一個國家來看待,才能準確評估以色列的軍事實力和潛力。
果不其然,6月19日,以色列國防部表示,來自美國和德國的14架軍用運輸機抵達以色列,飛機裝載著支援以軍的裝備物資。
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已有800多架軍用貨機抵達以色列。
以色列背靠美歐,在中東大殺四方,這是內塔尼亞胡敢于發動戰爭的底氣。
五、孤勇者太愚蠢!
中國一些自媒體贊美伊朗是“孤勇者”。
問題是,面對以色列這種背靠整個西方的怪獸,做一個“孤勇者”難道是值得自豪的事情嗎?
哈梅內伊但凡有些戰略智慧,就不會把自己置于孤身對敵的境地。
1979年,伊朗爆發革命,推翻巴列維王朝,領導者什葉派教士霍梅尼說過一句名言:不要東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蘭。
西方是美國,東方是蘇聯。
伊朗要走一條獨立于美蘇的道路。至今伊朗人從來沒有忘記這句話。
伊朗是以神的名義集權,由阿亞圖拉教士利益集團控制權力。雖然建立了議會、總統制度,但還是在神權之下。
在伊朗人的戰略思維中,只有利益合作,沒有意識形態聯盟。
伊朗無論和美國,還是俄羅斯,乃至中國,在意識形態深處,都不可能完全一條心。
當然,哪怕是在地緣戰略層面,中國和俄羅斯也無法對伊朗面臨的滅國危機視而不見。關鍵的問題是伊朗如何評估自身面臨的危機,以及愿意付出的代價。
如果伊朗一方面需要大國援手救命,另一方面左右觀望甚至禍水東引,那誰也不會也不敢趟渾水。
國與國之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一切都是利益主導。
任何國家的政府不可能優先為其他國家的民眾服務,而是必須為本國人民承擔責任。
六、續命的機會!
6月19日,中俄兩國元首通電話,就以色列伊朗沖突等議題交換意見。雙方在電話中強調結束敵對行動應完全通過政治和外交手段來實現。
最關鍵的是,中俄提醒“特別是對沖突當事方有特殊影響的大國要為推動局勢降溫作出努力,而不是相反”。
顯然,這是在警告美國,不要轟炸伊朗!
6月18,在加拿大舉行的G7峰會上,美國總統特朗普表達了對普京的支持,并提前一天離開峰會、前往華盛頓處理以伊沖突,導致G7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達成一致。
在接收到中俄的信號之后,特朗普似乎暫停了立即打擊伊朗的計劃。
特朗普的聲明中寫道:
基于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也可能不會與伊朗進行談判的巨大可能性,我將在未來兩周內決定是否實行我們的行動。
如果美國不參戰,伊朗利用這兩周時間向以色列發動導彈飽和攻擊,不排除能夠摧毀以色列的戰爭意志,贏得和平談判的機會。
目前很難判斷伊朗高層的意圖:
畢竟他們一邊說著嘴硬的話,一邊發射寥寥無幾的導彈,似乎一直在期待以色列良心發現接受和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