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健康養生意識也有了顯著提升,近幾年來,與塑料袋相關的健康傳言引起了大眾的廣泛關注,而其中熱度最高的話題,就是將裝菜的塑料袋直接放進冰箱,或有致癌風險。那么,此類做法究竟會不會導致身體健康受損呢?
為了消除大眾疑慮,有人開展了實驗研究,實驗人員選取了連卷專用袋以及兩種價位不一的聚乙烯塑料袋,并分別在袋中放入同等類型、同等重量、同等新鮮度的蔬菜,密封后放入冰箱保存一周,隨后檢測是否含有一定水平的鄰苯二甲酸辛酯以及鄰苯二甲二酯等增塑劑,但通過一周后的檢測,發現所有袋中所裝的蔬菜,均不存在相關增塑劑成分。
實際上,塑料袋類物品要想產生增塑劑遷移現象,是需要有一定條件基礎的,一般情況下,如果塑料袋的質量不過關,同時所裝物質屬于油性食物,且物體溫度較高時,增塑劑遷出的情況才會出現。
而大家在日常購物時,只要能夠確保塑料是符合相關標準的,那么出現增塑劑遷移情況的概率就不會太高,尤其是在將其放入冰箱進行低溫保存時,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還會更低。
當然,即便實驗結果是這樣,但還是建議大家在平日里要盡量降低對塑料制品的使用頻次,因為就目前來看,臨床醫學針對于人類攝入微塑料后,未來可能會產生的一些健康影響,還存在一定知識空白。
當然,也有不少專業人士認為,如果人體攝入了微米、納米級的微塑料顆粒,那么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循環系統的工作造成影響,長此以往,體內或許就會有大量的化學物質堆積,而這就會降低個人健康指數。
另外,以下這幾類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食物,就可能含有微塑料,建議大家盡量減少接觸。
1.外賣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我們平日里所依賴的外賣,其餐盒中實際上也存在相應的微塑料成分,無論是聚丙烯餐具,還是能夠達到七十度最高耐熱溫度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餐盒,都會存在微塑料釋放的概率,而且不管是否處于加熱環境,都不會對微塑料的釋放產生影響。
如果結合相關外賣平臺所統計的上班人員點餐頻率及外賣包裝盒中所含有的微塑料平均水平來進行預估,那么每人每天通過外賣而吸入體內的微塑料就在12至200片不等的范圍內。
2.茶包
也有相關的實驗研究表明,將茶包整體浸泡在水溫突破95攝氏度的熱水中時,如果用電子顯微鏡來進行鏡下觀察,可以觀察到,通過茶包所釋放的微塑料顆粒幾乎高達120個,不僅如此,還有納米塑料顆粒釋放的情況,而由于人眼并不能直接觀察到這些顆粒,所以也會對相關風險一無所知。
【本圖文由“千金芳”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裳荌,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