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標星的朋友們有時可能會錯過【通航圈】的推送或是看不到部分推送文章的封面,歡迎新老朋友給【通航圈】點個星標,以便及時收到最新推文、避免錯過更多精彩*
加星標方法:戳關注,右上菜單欄“···”鍵,設為星標
央視網消息:目前正值畢業季,就業市場受到多方關注。我們推出系列報道《新職業觀察》,帶您走進近年來出現的新職業,洞悉今年就業市場的新變化。
不久前,人社部發布公示,擬新增17個新職業,“無人機群飛行規劃員”位列其中()。無人機群飛行規劃員的重要職能之一就是操控無人機編隊進行夜空表演,為了籌備一場精彩的演出,他們都需要做怎樣的工作?讓我們去工作現場一探究竟。
大學學習計算機專業的張超,大三起萌生了對無人機的興趣,并開始接觸無人機表演。如今,在行業里已經摸爬滾打了7年的他,已經是團隊里最資深的無人機飛手。近期,隨著夏季到來,各地夜經濟持續火熱,無人機表演需求也逐漸增多。這幾天,張超所在的團隊需要在兩座城市,連續進行三場無人機表演。現在他正在和同事一起,忙著規劃好每臺無人機的飛行路線,打磨程序的每個細節。
就像演員登臺前要提前彩排走位一樣,無人機正式表演之前,飛行團隊也要提前試飛。但這兩天,正趕上演出地進入梅雨季,每天雨水不斷,彩排能否進行、何時進行都成了未知數。
夜色漸濃,場上配合無人機表演的燈光早已點亮,但受天氣和現場地磁干擾影響,無人機設備調試進行緩慢,原定八點的彩排被一再推遲。九點多所有設備終于調試結束,彩排正式開始,一千架無人機按照預定軌跡次第升起,但新的問題卻又接踵而至。
像這樣的無人機表演,張超已經經歷過上千場,因為彩排基本都是晚上進行,因此,彩排后熬夜修改飛行方案,對他而言已是家常便飯。一夜過后,張超帶著修改好的方案和程序又來到了飛行場地,有了昨天彩排的經驗,今天的飛行準備進行得十分順利,唯一的不確定因素只剩下天氣。
演出即將開始,觀眾陸續入場,團隊的氣氛也逐漸嚴肅起來。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張超和同事緊張地等待著“起飛”指令。從接到客戶訂單到正式演出,張超和團隊籌備了近兩個月的時間,而現在,他們的作品即將登上“夜空舞臺”。
人才缺口超百萬 低空經濟開辟職業新藍海
據中國民航局預測,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到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那么低空經濟還催生了哪些新職業,這些新職業又創造了怎樣的新價值?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無人機行業運營企業已超過2萬家,全年產值約為2100億元,同比增長39.5%。在低空經濟爆發式增長的背景下,無人機應用場景也在持續拓展,無人機系統工程師、無人駕駛飛行器培訓師、無人機物流調度員、低空交通管制員、農業植保無人機操作員、森林防火無人機巡查員、低空飛行數據分析師等就業新方向也應運而生。
巨大的人才缺口正是產業飛速發展的體現,以無人機表演市場為例,有估算顯示,以活動表演單架無人機費用為500元計算,2000架無人機表演15分鐘即可創造100萬元的營收。
隨著無人機產業鏈上下游持續擴容,與無人機相關的研發、銷售、維修以及飛手培訓等一系列崗位需求持續增加。記者走訪發現,相關企業對無人機領域的“高精尖”技術人才的需求持續擴大,面對新事物極強的學習和適應能力,是企業最為看重的人才優勢。
來源:央視網。
需要進入通航圈交流群的朋友,
在公眾號對話框回復關鍵詞:入群。
免責聲明:本文及本公眾號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交流探討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公眾號作者也不負有更新以往文章觀點之責任,一切以最新文章為準。用戶根據本文及本公眾號任何其他觀點進行投資,須風險自擔,責任自負。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眾號不承擔任何責任。
⊙部分圖文源于網絡,僅用于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通航圈:一個行業的跌宕起伏
歡迎通航圈內企業
郵箱:publicvoice@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