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在傳什么“公務員24小時不能喝酒”、“吃飯不能超過3個人”,雖然官方出來辟謠了,但為何這股風刮得這么猛?確實該好好琢磨琢磨了。
我們打擊公款吃喝亂象,本意是好的,但千萬別用力過猛,最后連大家正常下館子吃飯都嚇得不敢去了,那可就真把本來就夠難的餐飲業往死里整了。
現在有些地方搞“一刀切”那套,整得特別邪乎。
公務員們嚇得不敢聚會,企業請客也提心吊膽,連正經談生意的商務宴請都少了好多。
網上有位開家常菜館的老板訴苦:現在公務員來吃飯,點啤酒?不敢!點菜都盯著最便宜的來,生怕惹事。
另一個做高端餐飲的網友更慘,以前那些穩定的單位招待單子,現在直接清零!
這種“寧可左一點,也別出問題”的做法,真不行!
我們得想想,飯館開不下去,關門的可不止是老板,后面還連著多少打工人的飯碗啊!
現在經濟啥情況大家心里都有數,這種"寧左勿右"的做法實在要不得。
要知道,餐飲業是民生行業,直接關系到幾千萬人的就業。
根據最新數據,我國餐飲市場規模超過4萬億,是消費復蘇的重要引擎。
如果因為政策執行過嚴導致消費萎縮,那真是得不償失。
其實上頭政策說得明明白白:要整治的是那些違規的吃喝!公款超標大吃大喝?
查!有人借著吃飯搞利益輸送?查!但朋友幾個自己掏錢AA聚個餐,這有啥好管的?同事下班一起吃個飯,這犯哪門子法?可現在呢?
有些地方為了“保險”、“不出錯”,恨不得把正常的人情往來都給掐了,這完全跑偏了嘛!
更讓人擔心的是,這么一搞,又弄出新的形式主義了。
有的單位怕擔責任,該有的正常商務接待也不搞了;有的干部怕惹麻煩,連家人親戚朋友叫吃飯都不敢去了。
這多別扭啊!該辦的事辦不了,該聯絡的感情也斷了,這不是影響工作、影響生活嗎?
所以,得趕緊出點明白細則了:公事私事得分清,違規正常得有界,紀律紅線要守住,但老百姓吃飯也不能耽誤。
同時,舉報的渠道得暢通,讓那些真違規的藏不住,也讓我們正常吃飯的沒啥心理負擔。
說到底,整治歪風邪氣,得找準目標,精準打擊。
可千萬別讓好政策“誤傷”了無辜的飯館和小老板們。
我們既要清清白白的風氣,也得留住熱熱鬧鬧的煙火氣啊!
飯館都黃了,這人間煙火還怎么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