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ubu火了后,大量相似產品涌入市場。短期跟風獲利容易,但長期存活需要真正的產品差異化和運營能力
文|胡苗
編輯|余樂
就職過多家潮玩企業的唐悠(化名)半個月前入職了一家上市動畫公司,專門負責該公司新開辟的毛絨類潮玩品牌。他們計劃在2025年底之前,向市場推出類似Labubu的IP(知識產權)產品。
在過去半個月中,唐悠進入了緊鑼密鼓的招人、挖人節奏,不停地尋找有設計能力的藝術家,以及有潛力的原創IP。
唐悠告訴我們,當前中國整個潮玩行業,都在布局毛絨玩具相關業務,想要從被Labubu帶火的市場中分到一杯羹。
作為當下的“頂流”,Labubu正在全球掀起一場搶貨風暴。
多個國家泡泡瑪特門店前排起長長的隊伍,甚至因為搶貨發生沖突。拍賣市場上,初代Labubu被拍出了108萬元的天價。中國海關還查封了大量走私到海外的盜版Labubu……
Labubu的母公司泡泡瑪特的股價應聲而漲。僅僅是在過去半年間,其股價就從80港元左右漲至最高283.4港元,市值超過3600億港元。
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成為新晉的“河南首富”,再次被捧上“神壇”,他過年前的發言也被爭相轉發。同時,任何Labubu的風吹草動,都在牽動著資本市場的情緒——6月18日,泡泡瑪特在線上開始了大量Labubu產品的預售,導致黃牛回收價格腰斬,二手平臺上的交易價格快速下滑。泡泡瑪特的股價也因此連日下跌。
不同于資本市場和社交媒體上的憂心忡忡,潮玩行業從業者們則顯得格外興奮。有工廠品牌快速推出類似的毛絨產品,一上線就賣出了200萬元;有潮玩企業也快速研發類似的搪膠毛絨IP,迅速走紅東南亞;也有如唐悠公司那般,快速布局,計劃半年后爭奪市場……
“Labubu拉快了這個行業的發展進度。”在潮玩行業從業多年的陳晨(化名)感嘆道。
在當前這個能賺快錢的時候,同行們并不關心泡泡瑪特是否“泡泡破了”。泡泡瑪特方面的人士則透露,他們當前更想讓Labubu的熱度降下來一些,去帶動其他IP產品的銷售。
一場全球“狂歡”
“每天都在被《Labubu之歌》洗腦。”一位喜愛Labubu的消費者吐槽道,“一打開短視頻,全部都是Labubu,已經要審美疲勞了。”
作為當下最有流量的“巨星”,這個長著耳朵,齜牙咧嘴傻笑的毛絨精靈,正在以各種形式“入侵”人們的生活。
在時尚圈,無數名流巨星將它掛在服飾包包上;在社交網絡上,無數開Labubu盲盒的視頻獲得千、萬點贊;在線下門店、無人售貨機前,長長的隊伍引發許多爭端,英國紳士在泡泡瑪特的門店前拳腳相加,韓國的門店因為消費者的爭吵開啟了搖號選購……
全球的黃牛們伺機而動,有人代購倒手賣Labubu月入10萬元;二手網站上,隱藏款Labubu的價格炒到了數十倍之高;早期的薄荷色Labubu大娃,近期被拍賣出108萬元的天價。還有人打起了從國內走私Labubu的心思,不過是盜版的——日前,寧波海關查獲2萬個盜版Labubu。
Labubu爆火的情景,泡泡瑪特并不陌生。2019年前后,這家企業旗下第一款爆火的自營IP形象——Molly,就曾依托盲盒的形式走紅大江南北。
彼時,同樣也是黃牛擠滿了泡泡瑪特的門店,消費者瘋狂購買盲盒想要獲得隱藏款,隱藏款在二手市場上也能夠賣出數十倍的溢價……在而后幾年中,泡泡瑪特的多個IP也同樣在潮玩愛好者中受到歡迎。
但不同的是,Molly、Dimoo、Pucky、Skullpanda等IP的火,大多局限在潮玩愛好者中,單個IP的銷售額最高也只在20億元左右。
而Labubu所在的IP——The Monsters,2024年的全球銷售額突破了30億元,同比暴漲726.6%,成為泡泡瑪特首個突破30億元銷售門檻的IP。2025年,Labubu的火熱程度愈演愈烈。據摩根大通預估,泡泡瑪特海外銷售額在2025年將同比增加152%,2025年至2027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42%。
網友們調侃,在頂流面前,泡泡瑪特其他的IP都得讓步。
不過,Labubu也并非一出生就是頂流。泡泡瑪特方面介紹,Labubu形象誕生也有近10年的時間。泡泡瑪特簽下這個IP后,很長時間中,Labubu在泡泡瑪特一眾IP中都并不起眼。2023年,該系列的總銷額僅為3.68億元。
潮玩行業從業者認為,當時Labubu不火,很大程度上受限于用材。
早前,潮玩主流產品常以PVC或樹脂等“硬質”材質制成,更適合擺放、收藏的場景。2023年之前的Labubu也是如此,但Labubu是一個森林精靈的形象,有著兔子耳朵、尖尖的牙齒、毛茸茸的身體,“硬質”材料無法突出它的特點,使得這個IP略顯平庸。而毛絨材質,在過去被認為更偏“低幼”市場,在潮流玩具領域的表現并沒有那么突出。
2023年秋天,泡泡瑪特位于北京朝陽公園的城市樂園開張。泡泡瑪特方面的人士告訴我們,公司內部當時有過許多討論,認為Labubu在樂園中可以有很多展現方式,例如人偶表演、在樹林里設置的彩蛋等,都能更好地填充這個形象背后的內容。
在樂園開張之后,Labubu也是在樂園中表現最為突出的。一首Labubu之歌快速火遍網絡,Labubu人偶的表演也十分出圈。上述人士在樂園開業之初告訴我們,是樂園帶火了Labubu。
但是,Labubu完全出圈,還是在產品設計改變之后。
2023年10月,泡泡瑪特以搪膠毛絨的材質,重新對Labubu進行了設計。?搪膠毛絨就是將搪膠工藝與毛絨材質結合在一起。當前,許多潮玩產品的面部都采用PVC搪膠工藝,用以刻畫生動的表情,身體則使用毛絨材質增強柔軟觸感,兼具藝術性與治愈特性。??“硬臉軟身體”的Labubu,在這個材質下展現出了十分靈動可愛的面貌。
2024年,一些潮流博主、明星,開始將這個產品掛在自己的衣服上、包包上,成為潮流。而后,Labubu從東南亞火到北美,海外市場的熱度又很快傳導到了國內。到了2025年,Labubu更加爆火,成為一場全球的社交狂歡。
唐悠認為,現在的Labubu已經不能叫做潮玩IP,而是一個潮流IP,是一個潮流的標志,突破了玩具的范疇。
潮玩的生命周期
讓整個潮玩行業羨慕的是,Labubu正在被賦予“情緒”和“生命”。
人們在以自己的想象力賦予這個形象更多的內容:中國的Labubu在網友們的裝扮下成為大女主登基;海外的Labubu則做起了豐胸豐臀“手術”。
在社交網絡上,開始出現一堆科普貼:長尾巴的大首領是唯一的男孩子,叫Zimomo;所有Labubu都是女孩子,她的男朋友是個骷髏頭;Labubu還有一個妹妹,叫Mokoko……
通過這些內容、故事的豐富,Labubu已經從一個只擁有奇異形象的IP,向更豐富的層面進化,宛如有了生命一般。
形象IP——即僅僅是以外形打動消費者的設計,最大的局限便是在于沒有故事和內容。而如授權IP,如漫威、迪士尼公主那般,本身就建立在故事內容上,能夠持續引發與消費者共鳴。故事、內容就是潮玩生命力的所在。
一旦消費者厭倦了某個形象IP,就不再會創造持續的購買。
做原創IP的潮玩,本身便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位初創潮玩企業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我們公司現在運營著4個自有IP,這是從50多個IP中‘跑出來的’。”四個IP每個背后,都有幾十上百版設計,最終跑出來的也不過十幾款。
泡泡瑪特也是如此,除了排在前列的幾大IP,泡泡瑪特還有著超過90個的自有及獨家IP,在背后沒能上市的設計可能會達到上千個。
行業常用的一個比喻是:運營IP就像培養“愛豆”,最可怕的情況是對“練習生”們投入太多,但最后沒有一個大火。
即便是IP在市場上大火,其生命周期也不會太長。
在行業過年,陳晨見過很多形象IP從爆火走向無人問津。她認為,除了少數生命周期長的IP,行業整體來看IP的生命周期只有三到五年。很多潮玩企業每年都會儲備一些新的IP,去承接老IP銷售乏力后的市場。
泡泡瑪特一直以來都想要為原創IP們賦予內容。城市樂園便是一個做內容、與年輕人發生情感連接的嘗試。為此,泡泡瑪特前期就投入了3億元。此外,泡泡瑪特還計劃布局游戲、影視動漫等領域。
但是,從行業整體來看,“做一個IP的全生命周期的內容運營是一個成本很高的事情,不是每家公司都有這個時間、精力和資本”,陳晨說。即便是有野心想要做內容的,“大家想的都是怎么在10年內做成迪士尼100年做成的事情,更激進一點的公司想的是3年完成。”
唐悠認為,Labubu的爆火是多種因素的疊加。一方面,搪膠毛絨產品在市場上尚為空缺,而Labubu的設計符合年輕人的口味,并疊加了各種明星的流量,使得它能夠快速引爆市場。
另一方面則是得益于泡泡瑪特自身的渠道能力、運營能力,以及對內容的投入。
相比之下,其他的中國潮玩企業,往往存在著偏科問題:52TOYS渠道能力不錯,但原創設計能力欠缺;黑玩Heyone有設計能力,但渠道能力欠缺;背靠名創優品的TOP TOY雖然渠道能力強,但嚴重依賴三麗鷗、寶可夢等授權IP,版權成本高昂,其自有IP“Twinkle”則表現不佳。
相比之下,泡泡瑪特通過“設計+渠道+運營”的全鏈路能力,成功將Labubu等IP推向爆火,凸顯了行業多數玩家在系統性競爭力上的不足——或缺乏原創生命力,或難以平衡商業與創意,最終難以復制泡泡瑪特的成功路徑。
賺容易的錢
在當前,潮玩玩家們更想要賺容易的錢。而Labubu的爆火,也給從業者們創造了可以賺快錢的機會。
在Labubu爆火之后,市場對搪膠毛絨的同類產品也展現出了極大的熱情。陳晨透露,許多海外代理商到中國進貨時,會打包銷售類似的產品,來填充貨柜、打造線下產品的豐富度。一些產品即便一開始沒有市場認知度,也能被賣出去。如果潮玩企業在當地做了明星推廣,有流量加持,那就能賣得更好。
“很多消費者在買不到Labubu的情況下就可以買其他,因為看起來都大差不差。”陳晨說。
陳晨接觸到了一些玩具代工廠,“他就招幾個設計師,做那種‘縫合怪’,把各家IP的特點湊一湊,然后工廠快速出貨,給海外的經銷商,快速賺錢。”她觀察到,確實有不少“工廠貨”在當下賺到了錢。
與此同時,多家潮玩企業也在布局毛絨業務。不僅是唐悠所在的公司,諸如52toys、黑玩Heyone等品牌也紛紛布局毛絨市場,推出了自家的搪膠產品。
2024年年底,潮玩企業黑玩Heyone旗下的IP“哦崽”的毛絨系列“橘子海”上市,一經發售即告售罄,成為東南亞潮玩市場的現象級事件。
哦崽-橘子海
2024年5月,一款叫做“娃三歲”的玩具登陸東南亞,在2024年的10月15日-11月15日期間,越南年輕人在Shopee和TikTok Shop兩大平臺上,花費了總計88億越南盾(約合251萬元)購買這一產品。
“如果你奔著收割一波快錢,兩三個月也能做出一批貨來。”唐悠表示,“但如果想把它做得好,必須得有營銷、運營等等這些配套,你就得把它當成一個IP去運營它。”
在過去半個月中,唐悠到處尋覓合適的藝術家以及原創IP。
讓她苦惱的是,好的IP資源本身就很少,當前許多潮玩企業也都在爭搶有潛力的插畫IP,或者是藝術家早期的作品。
唐悠想要找到符合自己公司定位IP,并希望IP本身已經有一定的粉絲基礎。不過,在當前的情況下,藝術家們提出來的條件也越來越高。“他們現在可以選擇的平臺很多,他們需要考慮我們的實力、影響力如何,一年能賣多少,他能分多少錢。”唐悠說。
行業中的頭部企業,尤其是泡泡瑪特,在簽約藝術家上更有優勢。“但凡是能簽泡泡瑪特的肯定簽泡泡瑪特。”唐悠說。不過,簽泡泡瑪特整個IP就必須放權給泡泡瑪特去決策,藝術家的話語權沒有那么高。有一些藝術家也愿意選擇小一點的平臺,他希望自己能夠去做后面的決策和運營。
對于沒有影響力的潮玩公司,則只能去簽新人藝術家,或者自己挖設計師來創作。
等工作室搭建好,投入設計和生產,唐悠的第一個產品面世,最早也得年底。但她認為市場的熱度還會持續到明年,她并不擔心產品沒有銷路。
Labubu的火爆帶動了整個搪膠毛絨市場的興起,眾多類似產品快速涌現。這一現象既展現了行業對市場趨勢的敏銳把握,也預示著該品類即將迎來更激烈的競爭。未來市場將驗證這些產品的持續競爭力。
胡苗
■微信:Yanabai1234
■好奇心過剩的文字搬磚人
注添加微信煩勞注明來意、姓名及職業,
歡迎一切良性業務探討及線索提供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