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媒體報道,近日知名黃金綜合服務商浙江永坤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永坤黃金)出現兌付異常。多地投資者發現資金無法提現。目前有投資者和家人被套超千萬(人民幣,下同)。永坤黃金位于杭州的總部已被封鎖。前員工表示,所有錢都投進去了。
▲浙江永坤控股有限公司(圖片來源:網絡)
日前,多名網友表示,黃金綜合服務商永坤黃金出現兌付異常,無法兌付也無法退款。
綜合《每日經濟新聞》等媒體報道,永坤黃金的投資產品宣傳有7%~8%的年化收益和保本承諾,還有積分也能換購黃金等宣傳口號,吸引了全國大批投資人。
永坤黃金的黃金買賣業務分為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但無論線上還是線下,大部分時間黃金并不在投資者手中,這種經營方式被稱為黃金托管模式。業內人士表示,這種模式下金店可以“一金多賣”,容易爆發擠兌或資金挪用風險。
在該平臺買金后,不能立即提取黃金現貨,需要等28天到365天,之后可以選擇提貨、直接賣出或退款。從商城平臺展示的業務流程圖來看,不論何種操作,也不管金價上漲還是下跌,投資者幾乎都“穩賺不賠”。
據《紅星資本局》報道,李女士(化名)表示,她在永坤黃金線上商城投入接近40萬元。
李女士表示,5月20日,有朋友提醒她永坤黃金線上平臺可能出現問題,她立即著手處理,但無論是退款還是提貨申請,都處于“待審核”狀態。
5月26日,永坤商城商品清空,客服電話關機。
陸女士(化名)則是從永坤商城線下渠道購買的黃金。她表示。全家合計投入約70萬到80萬元。線下買金本質上是一個黃金轉租合同,該合同附帶一份黃金保單。陸女士稱,她從永坤黃金加盟店處購買黃金,然后將黃金轉租給永坤黃金品牌方,永坤黃金每年根據購買黃金時的價值計算一次利息給陸女士,總體年化收益率是7%左右。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有投資者和家人分批分次購買黃金理財投資產品,合計1230萬元。
報道說,5月30日,在永坤控股總部,其7樓貨梯通道已被封鎖,門上貼著封條,封條上寫著“2025年5月上海永綠置業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永坤控股的自家員工也買了黃金。一位永坤控股前員工帶著哭腔表示,現在不僅工作沒了,家里所有錢也都投進去了,還欠著款。
天眼查顯示,永坤黃金的經營實體為浙江永坤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冊資金1.02億元,實控人為汪國海。是國內“互聯網+黃金+金融”貴金屬綜合性投資服務商,旗下擁有永坤供應鏈、永坤黃金等五大知名品牌。
▲浙江永坤控股有限公司的工商信息(天眼查網站 / 截圖)
除永坤黃金外,浙江永坤控股有限公司還投資多家黃金相關公司。
據《新浪財經》報道,5月21日上午,杭州千島湖人何友接到了一個同樣投資了永坤黃金的朋友的電話。電話里,對面表達了自己察覺到的“不對勁”。
這位朋友在永坤黃金線上商城有一筆理應在5月20日到賬的錢,但“為什么還沒到賬?”他讓何友問問關系較好的永坤業務員——也就是何友發小的妻子,同時還是他的高中校友。
很快,何友收到回復,說到賬要晚幾天。“公司的主機服務器壞了,客戶信息被泄露了,”這位校友說,“兩臺主機要送到深圳檢測。”
何友回憶,自己將回復傳達給詢問他的朋友后,對方表達了不可置信。“他有玩P2P被騙的經歷,說哪有這么巧的事情,會不會出事了?”下午2點,擔心被騙的朋友趕到永坤控股在杭州綠地中央廣場的總部,目睹了混亂的現場。
他和何友描述了當時的場景:永坤控股內部仍在正常辦公,員工還在領端午節的粽子禮盒。有工作人員回復他的詢問時稱:“領導一直在開會。”但幾小時內,公司內因為涌來的投資者而變得愈加混亂。有人當場報了警。
僅過了一晚,何友第二天向公司請假,趕到了現場。他才發現,永坤控股總部門外已經貼了封條。5月22日,杭州上城區經偵隊確認此事《立案告知書》,稱永坤控股相關人員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公安已對該案立案偵查。
▲2025年5月22日,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區分局《立案告知書》,報案為“眾報案人”。(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5月23日,永坤黃金和浙江永坤控股有限公司已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原因為“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作者:程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