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巨震!
伊以沖突下原油通脹路在何方?
【Oilprice網近期報道】
通脹降溫遇阻 美聯儲降息路徑生變
6月13日凌晨,以色列對伊朗核設施發動空襲,擊斃包括革命衛隊司令薩拉米在內的數名高級軍官。以總理內塔尼亞胡稱此為"消除生存威脅的戰略行動"。盡管未波及石油設施,但全球原油市場應聲劇震:布倫特原油飆漲8%突破78.5美元/桶,WTI原油跟漲7%。這場發生在全球最大產油區的直接軍事沖突,瞬間點燃市場恐慌情緒。
地緣博弈升級引爆油市
此次襲擊標志以伊數十年代理人戰爭首次轉向公開軍事對抗。自2023年10月巴以沖突以來,伊朗公開支持哈馬斯與真主黨,以色列則持續打擊伊朗勢力。分析指出,兩國博弈已從網絡戰、秘密破壞升級為真槍實彈的交鋒,而伊朗掌控的霍爾木茲海峽——全球20%原油運輸的咽喉要道,成為懸在市場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伊朗原油暗流涌動
盡管受美國制裁,伊朗仍通過官方與非官方渠道每日輸出超150萬桶原油,中國是其重要買家。作為OPEC+核心成員,伊朗與沙特、俄羅斯共同影響全球供應格局。更關鍵的是,任何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威脅(如部署無人機或水雷)都可能使油價單日暴漲逾10美元。
市場陷入"避險模式"
沖突爆發后,黃金與原油齊漲,美股遭遇重挫:標普500盤中跌超1.5%,道指暴跌600點。能源股逆勢走高,埃克森美孚、雪佛龍股價攀升;航空、航運及制造業則因成本壓力承壓。市場擔憂原油持續上漲將逆轉通脹放緩趨勢,迫使美聯儲推遲降息。
通脹與貨幣政策的困局
當前正值美國通脹降溫關鍵期,原油每上漲10美元可能推升CPI約0.4個百分點。若油價穩居80-85美元區間,美聯儲年內降息概率將大幅降低。歷史經驗表明(如2019年伊朗油輪事件),地緣風險溢價往往隨供應穩定而消退,但此次主權國家直接沖突帶來的風險更為急迫。
未來四大觀察點
伊朗報復手段:若升級襲擊以色列或美國目標,沖突將進入新階段
霍爾木茲海峽動態:伊朗任何封鎖威脅都將觸發油價暴漲
美國介入程度:美方參與加深將放大金融市場風險
美聯儲政策轉向:持續高油價將壓縮降息空間
這場震動世界能源心臟地帶的沖突,已使原油再度成為全球風險的壓力表。隨著指針急速攀升,持續波動或成市場新常態,而消退中的通脹恐將卷土重來。
翻譯 | 李辰菲(微信部)
審校 | 袁翔哲(微信部)
編輯 | 李辰菲(微信部)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
微信號丨能源輿情
新浪微博丨中國國際能源輿情研究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