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天內蒙古天氣像坐過山車,東部先雨后熱,中西部晴曬為主。今兒個興安盟東北部、呼倫貝爾東南部雨量大,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強降雨帶著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得防著城鄉積澇和山體滑坡。
內蒙古氣象臺發了強對流和大風藍色預警,大伙兒多盯著天氣預報。東部今兒受雨打壓氣溫低,25℃以下挺涼爽,中西部卻熱得冒頭。
烏海等地最高溫超30℃,在地里干活的老鄉得戴草帽多喝水。明后天東部雨水往西部跑,雨勢減弱成小雨,西部旱情能緩解。可東部天一轉晴,氣溫就像火箭竄,滿洲里后天最高溫到35℃。
呼倫貝爾要迎來今年首輪高溫,持續好幾天,36℃、37℃跟著來。
這忽兒下雨忽兒暴曬,地里的莊稼可經不起折騰,得趕緊伺候。
種玉米大豆的鄉親注意,雨后趁著墑情好,抓緊松土保保墑。大棚種植戶留意,大風天檢查棚架子,別等吹翻了才著急修補。
高溫快來了,菜園里的蔬菜要早晚澆水,別在日頭毒的時候灌。家里養牲畜的,圈舍得通風,水槽里水備足,別讓牲口中暑。
老一輩看云識天氣的經驗挺管用,咱結合天氣預報,雙保險。
比如下過雨后,要是天突然放晴升溫,更得盯著莊稼的狀態。
現在就得行動起來,排積水、加固棚、準備防曬網,別拖延。不同地方情況不一樣,山區防山洪,平原防內澇,湖區看水位。咱種地靠天吃飯,但提前準備能少受災,主動權在自己手里。
就說滿洲里,前幾日還穿長袖,后天就得換短袖防中暑。這天氣變來變去,咱得跟著節奏走,該防雨時防雨,該防暑時防暑。
可能有鄉親犯難,這么多事從哪兒開始?先把緊要的災害防了。
強降雨后的次生災害、高溫帶來的作物干旱,都是眼下的大事。農業部門和村里應該多提醒,尤其是新來的種植戶,別摸不著門道。
我個人覺得,咱多交流經驗,互相幫襯,應對天氣更有底氣。
留個心眼兒,關注后續天氣變化,別以為雨停了就萬事大吉。高溫天氣下,田間作業選早晚,別跟日頭硬扛,身體重要。
總之,天氣不等人,咱早做準備,莊稼才能長得好,收成有盼頭。
想了解更多具體應對辦法,關注咱們網易號,每天更新實用農技。
記住了,種地看天更靠人,提前打算,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