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節氣后連續高溫將沖擊北方農田。
老話說"夏至一日晴,曬斷河邊草",這可不是嚇唬人。河北邯鄲的玉米地已經出現卷葉現象,土壤含水量跌破60%。
夏至無雨三伏熱,這句農諺正在應驗。氣象臺數據顯示,未來三天華北平原將持續35℃以上高溫,降水概率不足20%。麥收剛結束的農民老張蹲在地頭犯愁:"這日頭毒得,剛種的秋玉米怕是扛不住。
"他手上皸裂的紋路里還留著麥芒劃的傷痕。
農技站緊急下發抗旱通知。
可有些老把式嘀咕:"早些年夏至下雨,秋后收成準保好,現在這天說變就變。"夏至東風搖,麥子水里撈。但今年偏偏刮的是干熱的西南風,保定地區已報告3000畝春玉米出現萎蔫。
專家提醒要警惕"旱伏旱"。2019年類似天氣造成河北南部減產兩成,這個教訓不能忘。田間監測顯示,地表溫度比往年同期高4-6℃。
這熱浪來得比預期早半個月,打亂了不少人的種植計劃。
夏至餛飩冬至餃,可眼下誰有心思包餛飩?老農們更關心水泵能不能抽夠澆地水。有意思的是,南方卻傳來暴雨預警。
這"旱的旱死澇的澇死",讓人想起那句"夏至有雨倉有米"。農機合作社的王師傅翻著老黃歷嘟囔:"夏至逢庚數頭伏,今年這伏天怕是更難熬。
"他去年買的滴灌設備這下派上用場。氣象云圖顯示,副熱帶高壓異常偏北。這或許能解釋為什么農諺說"夏至北風至,晚清涼意增"今年不靈驗。
糧站已經開始檢查倉儲設備。畢竟2016年那場旱災讓不少玉米在倉庫里發了霉,教訓深刻。
夏至不鋤草,秋后滿地跑。可眼下這天氣,鋤頭下去都能冒火星子,除草劑銷量同比漲了三成。有經驗的農戶開始改種耐旱作物。
但改種補貼到底能不能及時到位?這是大家最關心的事。末伏之前還有場硬仗要打。
農資店里的抗旱劑突然脫銷,反映出農民們真實的焦慮。記住老祖宗的話:夏至三更便數伏。
現在開始做好40天抗高溫準備,或許還來得及保住秋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