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琴,塌房了。
這次既不是明星常見的戀愛緋聞,也不是什么耍大牌的邊角料,而是真金白銀的官司,和一樁能戳破天的高考丑聞。
從被前合伙人控訴涉嫌轉(zhuǎn)移公司千萬巨款,到不會游泳卻有二級運動員證,靠加分進入北大。
這兩件事掀開了李雪琴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現(xiàn)在的李雪琴外表更加的白皙美麗,可她再也不是那個簡單的東北女孩了。
李雪琴之所以能夠從一個普通人進入娛樂圈,其實離不開和她的伯樂老謝。
在李雪琴還沒出道,由于她沒有進入娛樂圈的資源,所以她想出了一個狠招,當一個"網(wǎng)絡小丑"。
她站在北大校園門口,拍攝對吳某凡大聲示愛的視頻,并在視頻里反復說自己的藝名“李雪琴”。
她土氣的外表,拙劣的東北口音,再加上對吳某凡的瘋狂追求,一下子引來了全網(wǎng)的好奇。最后吳某凡本人親自回應了她,讓她一躍成為大網(wǎng)紅。
李雪琴非常的厲害,她只用一個視頻就成功讓所有人記住了李雪琴這個藝名,她給自己設計了一場十分成功的營銷。
謝田飛是給她直播刷禮物的大哥,謝田飛認為這個女孩有這樣的膽量和頭腦,這么豁得出去,一定能在娛樂圈混出頭。
于是謝田飛邀請她一起成立了一個小工作室,一起拍視頻。而他們倆不僅僅是合作關(guān)系,他們倆住在一個房子里,經(jīng)常一起出去旅游,對外卻宣稱是合租房里的室友。
他們一起創(chuàng)立了公司,李雪琴負責在臺前發(fā)光,老謝負責在幕后鋪路。老謝讓李雪琴去參加了一個脫口秀比賽。
李雪琴用她聰明的大腦,寫出了十分驚艷的文案,她精準的抓住了人生的第二個風口。李雪琴靠這個節(jié)目一炮而紅。
李雪琴從一個網(wǎng)紅,正式進入了娛樂圈,李雪琴靠脫口秀走紅后并不戀戰(zhàn),馬上深入娛樂圈,結(jié)交各路人脈。
素人出身,其貌不揚的李雪琴,不僅成了各路大型綜藝的嘉賓,還拿到了許多優(yōu)質(zhì)的影視資源,成了真正的女明星,女演員。
這個時候,李雪琴跳過了老謝,直接和投資人成立了新的公司,并希望老謝主動退出,拿錢走人,老謝同意了。
李雪琴賺了一千多萬,因為公司是李雪琴,投資人,老謝三方合作的,所以老謝要拿走三分之一,這是大家都同意的方案。
按照老謝的說法,公司散伙清算,李雪琴那邊拿來一份報告,說賬上還剩一千一百多萬。按當初的約定,他該拿三百三十萬。
可錢打過來,傻眼了,只有一百四十萬。剩下的近兩百萬,去哪了?對方的回答,翻譯過來大概就是三個字:不給了。
老謝一氣之下,把昔日的戰(zhàn)友告上了法庭。朋友做不成了,那就做原告和被告吧。如果只是簡單的分錢不均,這事兒還上不了今天這個臺面。
真正讓吃瓜群眾倒吸一口涼氣的,是老謝在舉報信里抖出的那些細節(jié)。
公司花一百一十萬買的奔馳,開了剛一年出頭,轉(zhuǎn)手四十四萬就賣給了李雪琴的爹。另一輛車,也打了對折,賣給了她媽。
這已經(jīng)不是賣車了,這是把公司的資產(chǎn),以一個近乎侮辱性的價格,精準地轉(zhuǎn)移到了自己家口袋里。
更猛的還在后面。一個子公司的賬上,六百多萬,分了六十多筆,轉(zhuǎn)給了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個人賬戶。
另一個子公司,更夸張,一千四百多萬,浩浩蕩蕩地轉(zhuǎn)進了一家財務公司。而這家公司,在收到這筆巨款的第四天,就光速注銷了。
錢進來,人消失,一套動作行云流水,專業(yè)得讓人害怕。而這家來去如風的財務公司,背后真正的老板,恰好就是李雪琴現(xiàn)在新團隊里的財務總監(jiān)。
這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操作,在老謝看來,目的只有一個:把公司的錢掏空,把賬做平,這樣到最后清算的時候,他能分的,自然就只剩下點殘羹冷炙。
面對這些指控,李雪琴團隊的回應,快、準、狠。總結(jié)起來就是:一切合法,謝田飛瞎說,法庭上見。
老謝為什么這么被動?這又牽扯出另一個創(chuàng)業(yè)圈的經(jīng)典老坑——股權(quán)代持。
說白了,老謝的股東身份,更多是建立在口頭承諾和兄弟情義上的,法律文件上,李雪琴才是占股90%的絕對大老板。
風平浪靜的時候,你是我的好兄弟。起了風浪,對不起,法律只認白紙黑字。當友情可以用股權(quán)和分紅來量化時,它就已經(jīng)死了。
官司打到今天,老謝選擇把一切都捅出來,多少有點魚死網(wǎng)破的悲壯。因為在現(xiàn)有的官司里,法院沒法直接去查那些子公司的賬。
他想把錢追回來,就得另案起訴,一個一個地告。這條路,又長,又累,還耗錢。
如果說,和老伙計的錢賬糾紛,撕開的還只是商業(yè)合作的遮羞布,那另一件被挖出的陳年舊事,則幾乎是直接刨了李雪琴人設的祖墳。
李雪琴在節(jié)目里一句云淡風輕的話:“我不會游泳。”
這話誰說都沒問題,但從她嘴里說出來不行。因為她有“國家二級游泳運動員”的證書。在當年的高考政策里,這本證書可以加10分。
一個不會游泳的人,是怎么拿到游泳運動員證書的?
她就讀的遼寧本溪高級中學。連個正經(jīng)游泳池都沒有,卻像下餃子一樣,“批量生產(chǎn)”出了一堆二級運動員。
早在2014年,央視就點名曝光過這所學校體育加分造假的丑聞。證書明碼標價,童叟無欺,比的是誰家更有“鈔能力”。
事情發(fā)酵后,有粉絲和所謂的同學出來“澄清”,說李雪琴最后上北大,靠的是自主招生的二十分,沒用上體育加分。
這個解釋,聽起來就像是:我雖然偷了東西,但我沒賣出去,所以我無罪。你或許是“作弊未遂”,但你伸向公平底線的那只手,已經(jīng)被所有人看見了。
最可憐的事是李雪琴同省、同屆的一個女生。她來自一個貧困縣城,家里窮得叮當響,別說花錢買證書,連“自主招生”是什么都沒聽說過。
她裸分640比李雪琴高了十分,但因為李雪琴享受了20分的加分,超過了她。她在文章里寫道,她不恨李雪琴個人,但她永遠無法原諒這世界的不公平。
因為,那些被錢和關(guān)系操作出來的“加分”,背后“偷走的,是無數(shù)個像她一樣的農(nóng)村孩子的人生。
李雪琴辦假證的行為,無論最后有沒有用上,都已經(jīng)觸碰了這條絕對不能碰的紅線。
原來那個在段子里自嘲的普通女孩,那個讓我們覺得親切的李雪琴,很可能從故事的一開始,就掌握著我們這些真正的普通人,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捷徑”資源。
現(xiàn)在,這塊招牌,反過來成了一把審判她的標尺。你既然是北大的,就更應該懂得誠信與公平的重量。
但那份來路不明的游泳證書,就像一個原罪的印記。
無論她后來爬得多高,講的段子多好笑,這個印記都在,提醒著人們,那座名為“李雪琴”的大廈,或許從第一塊磚,就砌歪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