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作 者丨東木褚
華商韜略出品丨ID:hstl8888
2022年,比亞迪成為全球首家停產(chǎn)燃油車的車企,并正式進軍日本乘用車市場。
燃油車時代,美國車和歐洲車都沒能完全打開日本市場,率先邁入新能源時代的比亞迪,能做到嗎?
6月5日,日本汽車進口商協(xié)會公布數(shù)據(jù),5月進口純電動汽車銷量為2406輛,中國純電品牌比亞迪創(chuàng)下單月銷量的新高,達到424輛,逼近了特斯拉的月銷量。
進入日本市場兩年多,比亞迪終于撕開了一道口子。
2022年7月,比亞迪在東京召開發(fā)布會,正式宣布進軍日本乘用車市場,其亞太區(qū)銷售事業(yè)部總經(jīng)理劉學亮,用一口略帶關(guān)西腔的流利日語介紹了元PLUS、海豚和海豹三款車型。
在發(fā)布會的視頻致辭中,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說,作為全球最早研發(fā)新能源汽車的企業(yè),比亞迪帶著對電池、電機、電控和車規(guī)級芯片等全產(chǎn)業(yè)鏈核心技術(shù)的全面掌握,來到了日本,我們與日本的消費者沒有距離。
為了這一天,比亞迪準備已久。
日本是塊難啃的骨頭,90%的市場份額都是本土品牌,留給外國車的空間只有10%,外國車要想在一般消費者心里建立品牌形象,又是難上加難。
比亞迪也不是一上來就挑戰(zhàn)乘用車,而是更早以前,就以電動巴士開路布局。
2015年2月,比亞迪向京都交付了5輛電動巴士K9,每輛車的出口價近400萬元,這是中國汽車第一次出現(xiàn)在日本街頭。
對于這款中國制造的純電巴士,有日本網(wǎng)友表示,“估計跑著跑著就散架了,不知道一年后是什么樣,我堅決不坐?!?/p>
實際運行一年后,比亞迪K9得到了乘客和運營商的肯定,“車里很安靜,上坡的動力也夠足,乘坐的感覺很舒適?!?/p>
以電動巴士為先鋒,再跟進新能源乘用車,也是比亞迪進入德國、英國、新加坡等發(fā)達國家的慣用策略,但對有豐田鎮(zhèn)守的汽車王國日本,比亞迪仍是慎之又慎。
劉學亮回憶,K9進入京都前,日方把豐田、日產(chǎn)等幾大巨頭找來開聽證會,因為情況不明,害怕犯錯,他借故沒去。
后來聽說會議的氣氛很友好,沒人提出反對意見。“人家沒把你當回事,等這個賽道養(yǎng)肥了,成規(guī)模了,再收拾你?!?/strong>
時隔七年,比亞迪已經(jīng)成長為巨頭們不可忽視的對手,雖然只累計出口了200輛純電巴士,但已占到當?shù)?0%的市場份額,2030年日本預(yù)計引進1萬輛純電巴士,比亞迪的目標是銷售4000輛。
從電池時代就深耕日本的劉學亮認為,當?shù)赜脩糍徺I燃油車的習慣根深蒂固,改變?nèi)毡臼袌鰧﹄妱榆嚨慕邮艹潭?,是比亞迪最大的考驗?/p>
2023年2月,比亞迪ATTO 3(元PLUS)正式在日本市場推出,售價440萬日元(約合22萬元),9月“海豚”登場,售價363萬日元(約合18萬元),遠低于豐田、日產(chǎn)500-800萬日元的對標車型。
按理說,日本市場缺少面向普通民眾的純電動乘用車,應(yīng)該遍地都是機會,但性價比超高的比亞迪卻遲遲打不開局面,此前攻城略地的劇本沒有上演,月銷量在100輛左右徘徊。
2023年10月,趁著東京車展的機會,比亞迪對來自日本各地的汽車愛好者展開調(diào)研,六成受訪者表示,“沒聽說過比亞迪這個品牌”。
如此低的品牌認知度,讓比亞迪日本分公司的市場部負責人遠藤驚訝不已,他向總部提議,“在日本,著名演員出演的電視廣告,對提升品牌認知度特別管用?!?/p>
獲得總部的支持后,遠藤立即遴選代言人,入選條件是民眾熟悉的女藝人、性格開朗、親和力強,最后選定了長澤雅美,這位日本國民級女星在中國也擁有較高的人氣,而且近幾年沒有接過汽車的廣告,具備話題性。
人選定了,拍攝方案又讓遠藤上了火,常見的汽車廣告場景是,一家人開著車,在心曠神怡的美景中兜風,然后再展示幾個亮眼功能。
遠藤認為,這么拍絕對不行,因為大多數(shù)人連比亞迪是什么都不知道,沿著這個思路,他大膽提出,干脆就以“新人”的定位出鏡,雖然比亞迪在其它市場有銷量超過特斯拉的表現(xiàn),但在日本,就是新人。
經(jīng)過討論,市場部確定了廣告的方向,不以巨頭自居,也不讓明星重復(fù)品牌的名字,在日本用戶對電車持懷疑態(tài)度的現(xiàn)狀下,先讓大家了解純電車的功能與安全已經(jīng)與油車沒有差別,進而才是“比亞迪與日本國內(nèi)品牌一樣值得考慮”。
在比亞迪日本線下店,經(jīng)常有帶著顧慮來看車的客人,理由有“買純電車太早了”、“中國的EV廠商靠譜嗎?”等,當?shù)陠T為其詳細解釋性能后,客人的態(tài)度會有180度的改變,“如果是這樣,也許選它也不錯?!?/p>
這句來自一線銷售的真實反饋被選為廣告詞,拍攝當日,比亞迪日本總裁東福寺陪同長澤雅美試駕了比亞迪 ATTO 3,后者問了很多關(guān)于電車的問題。
拍攝開始,長澤雅美來到一輛純電汽車前,滿臉笑容地對著屏幕說,“也許還不錯,比亞迪!”
▲比亞迪日本廣告,來源:比亞迪日本官網(wǎng)
2024年4月-6月,長澤雅美主演的比亞迪廣告在日本全國播放,日本一家大型廣告公司的員工表示,“比亞迪沒有把海外廣告直接引入日本,而是制作了原創(chuàng)廣告,還起用了超大牌的長澤雅美,引發(fā)了很大的話題”。
廣告播出后觀眾對廣告進行網(wǎng)絡(luò)搜索的行為,被量化為“指名搜索指數(shù)”,2024年上半年,比亞迪的廣告奪得了電視廣告類“指名搜索指數(shù)”的第三位,而且女性消費者的數(shù)量增長明顯。
比亞迪日本分社市場部負責人遠藤表示,“根據(jù)我們的調(diào)研,電視廣告播放后,比亞迪的品牌認知度從20%提高到了40%?!?/p>
在廣告播放期間,線下店的進店人數(shù)同比增加了86%,同期上市的“海豹”收獲了400輛訂單,9月廣告重播時,3款車的總訂單也創(chuàng)下新高。
乘著這波品牌認知度的增長,比亞迪2024年在日本市場的純電銷量達到2223輛,首次超過了豐田,前面的對手還有日產(chǎn)(3萬輛)、特斯拉(5600輛)和三菱(2500輛)。
日本汽車市場被稱為“世界上最封閉的市場”,復(fù)雜的法規(guī)和認證體系、排他性的分銷網(wǎng)絡(luò)和消費者偏好是外國車難以逾越的屏障。
2024年,日本國內(nèi)汽車銷量442萬輛,外國車銷量只有22萬輛,在排行榜上被歸類為其他。
在這22萬輛里,有近16萬輛都是德國車,奔馳賣出了5.3萬輛,連續(xù)十年位列外國品牌銷量第一,后面是寶馬(3.5萬輛)、大眾(2.2萬輛)、奧迪(2.1萬輛)。
而從1980年代就揮舞關(guān)稅大棒的美國車,只賣了1萬多輛,其中九千多輛都是吉普。
對于比亞迪來說,兩千多輛的年銷量只代表在日本市場開始“破冰”,接下來要繼續(xù)發(fā)展,得先搞明白的問題是,美國車為什么賣不出去,以及德國車憑什么有一席之地?
1990年代,美國車曾在日本掀起一輪風潮,福特、通用、克萊斯勒都針對日本市場推出了定制車型,雪佛蘭的小型貨車Astro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1996年,美國車在日本賣出了7萬2千輛,但后來再也沒能達到這一數(shù)字。
日本的道路和停車場適合緊湊型汽車,消費者更在意燃油效率,而美國車一直沒能解決車身尺寸大、燃油效率差和混動車型少的問題,再加上售價高、售后網(wǎng)點少,市場份額連年下降,福特在2016年宣布退出日本市場。
反觀德國車,故障率低于美國車,在設(shè)計階段就深入研究日本消費者的喜好,車型緊湊、配色保守、內(nèi)飾簡單,日本車評人稱其為“保留美感又兼具新鮮感”的德國設(shè)計。
而且,德國車在日本建立了規(guī)??捎^的經(jīng)銷商網(wǎng)絡(luò),售后質(zhì)量明顯高于其他國外品牌。在廣告營銷上,德國車也更舍得砸錢,積累了極高的品牌忠誠度。
結(jié)合美國車和德國車的經(jīng)驗教訓(xùn),比亞迪進入日本兩年來,在全日本36個都道府縣陸續(xù)開設(shè)了60家門店(預(yù)計年底達100家),在銷售和售后上采用日本模式,簽約國民偶像建立品牌形象。
比所有進口車更進一步的是,比亞迪決定在其現(xiàn)有車型的基礎(chǔ)上,推出專為日本市場打造的“K-Car”,也就是輕型車。
據(jù)比亞迪日本總裁東福寺透露,公司計劃2026下半年推出一款純電輕型車,搶占規(guī)模達180億美元的日本輕型車市場。
“K-Car”被美國和歐洲稱為日本的“非關(guān)稅壁壘”,是日本獨有的規(guī)格,目前的標準是長度不超過3.4米,寬度不超過1.48米,高度在2米以下,排氣量為660cc,比亞迪對標的,就是去年的日本純電銷冠,賣了2.2萬輛的日產(chǎn)純電輕型車“櫻花”。
對此,鈴木汽車社長鈴木俊宏的回應(yīng)是,非常歡迎。
此前,無論美國車還是德國車,從未有國外品牌涉足“K-Car”,比亞迪可能成為首個真正攻進日本輕型車大本營的外國車企。
比亞迪日本總裁東福寺很有信心,“當消費者發(fā)現(xiàn)純電K-Car既能省油又不用犧牲實用性,市場格局將被重新定義?!?/p>
當中國制造的純電“K-Car”登上舞臺的那一天,被改變的或許不只是日本市場,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版圖也將再次改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