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號,一群騎行者在西安昆明池公園高速暴騎,追撞行人,造成4車受損,5人受傷的慘劇,這讓騎行圈這個小眾的群體再一次進入了公眾的視野。
上次騎行圈引起公眾的注意,還是2024年8月11日,當時河北保定容城縣賈光鄉南拒馬河右堤堤頂路,一頭父親帶領11歲兒子一同跟隊騎行時,小孩不慎摔倒,對向正常駕駛的小車躲避不及,男童遭輾軋不幸身亡,當事司機被騎行客們辱罵毆打并被逼下跪,后來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被拘,最終在今年5月份由檢察院做出了酌定不起訴的決定,雖然如此,但是對這名無辜司機造成的傷害還是非常慘痛的。
“騎行圈中無好人”,那么,這種說法是正確的嗎?我們來分析一下。
這些事件,引起了社會各界對騎行圈的關注,更有很多人提出說法,認為
如果我們打開百度,搜索“騎行圈”,那么我們得到的置頂信息,就是關于騎行圈被稱為砲圈的信息。盡管百度平素以前三頁都是廣告而擁有很好的聲望,但是我們可以看出,前面這些信息都不是廣告內容。
可以說,翻開這些文章,基本上講的都是騎行圈里內部淫亂的場景。而城市里面的“暴騎族”更是屢屢造成各類事故,而這些騎行者,還屢屢在網上和網友對線,“積極認錯,堅決不改”之類的言行更是層出不窮,甚至河北那個被碾壓的小男孩父親,在出事之前,還懟過勸他慢點騎的網友。
這些行為,無疑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感,正因為如此“騎行圈中無好人”的說法才廣為流傳。
那么我們是否能夠單純以騎行這樣一個愛好來否定他人,甚至做出這人人品不行的判斷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應該說,有一部分單純的騎行愛好者,他們并非人品不好的人,我們不應該對這樣一部分人一棒子打死。
但是,這些人一般不會加入騎行圈,只會自己默默地享受騎行的快樂。而加入騎行圈,伙同多人一起騎行的人,往往都有些問題。這些人的普遍標簽有:
一、虛榮攀比
在騎行圈中,比誰裝備好,從而能吸引更多的女騎友,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各種自行車比汽車貴的梗,多數也是從這些人里面來的。
二、普遍違反交通法規
在這個圈子里,違反交通法規是最為普遍的行為。以上面西安的事件為例,園區限速15公里每小時,而這些人普遍超過40公里每小時。可以說是視交通法規于無物。
三、漠視他人生命安全
在騎行圈里,行人不算人,撞了白撞。“讓自行車撞一下還能咋地”的思想非常泛濫,這也是為什么他們完全不在乎交通規則的原因。
正是基于以上這些共性,可以說,給騎行圈打上“無好人”的標簽,是有一定依據的。
當然,不排除騎行圈里有一兩個好人,但是這些好人的存在,就像侵華日軍中也有幾個反戰人士是一樣的,不能改變這個團體整體上的反動性。
贊同請轉發,喜歡本文的話,歡迎關注活在信息時代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