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陸家嘴論壇期間,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創院理事長屠光紹在發言中用四句話概括他對金融領域AI運用的觀察和思考:冷熱相交織,發展不平衡,挑戰與機遇并存,發展與規范并重。
今天會議討論的主題是AI在金融領域的運用,如果說這兩年在金融領域有什么熱一點的話題,這算之一。尤其從今年以來,大家談金融發展情況、業務情況,都離不開談AI。AI非常熱,我今天作為觀察者、研究者,談談我對AI在金融領域運用的一些觀察,我用四句話來概括:“冷”“熱”相交織,發展不平衡,挑戰與機遇并存,發展與規范并重。
01
“冷”“熱”相交織,發展不平衡
一是從AI的運用主體來看,雖然金融各個行業都在談AI,但金融不同行業之間,大小機構之間等運用狀況是不同的。一方面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都在涉足AI領域,利用AI更好地為業務、為發展、為創新、為管理賦能,總體上確實比較“熱”。現在AI是數字金融的繼續,是數字金融里比較高級的形態,也稱為“智能”金融,數字金融很多機構早就涉足了,從簡單的數字金融到比較復雜的數字金融,最后到AI階段。另一方面,從主體金融機構來看,金融各個行業運用AI的狀況不是那么平衡,同時,有一批有意識同時又特別有實力的金融機構在運用AI方面走得比較快,但是大量的中小型金融機構,在數字金融,特別在AI運用上,目前還遇到很多困難,因此是“熱”中有“冷”。
二是AI技術的運用,呈現冷熱不均的狀態。總體上看,金融機構或多或少都在運用AI,但具體從運用AI技術工具的程度看還是有差別的,AI技術在成熟度方面可以分為幾個層次,聊天機器人、AI助手(copilot)、生成式AI等。從金融行業的情況看,聊天機器人在金融機構運用最多,AI助手(copilot)次之,生成式AI運用在快速擴大,但大模型支撐的智能體的具體運用還有待時日,這也符合AI的發展階段,高級別的智能體還在發展之初,還存在一些基礎缺陷。在運用AI技術方面也呈現“冷”“熱”不均的狀態,因為越往深走,越往高智能走,難度更大,面臨的挑戰更多。
三是AI在金融業務的運用范圍,應用范圍擴展很快,這也體現了AI技術與金融業務有共同的“語言”基礎即數據,所以AI在金融業務的運用發展迅速,從簡單業務到復雜業務,從內部管理到對外市場拓展等,都在積極展開,但基本上都是圍繞以數據分析為基礎的業務,而一些重要業務比如復雜場景、不同業務協同、系統決策等還需要人推動的業務,AI可以做輔助但滲透率還不高,這既涉及到在AI技術成熟度,也在AI和金融特性相結合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四是AI運用的生態體系,還有比較大的優化空間。AI在金融行業的運用作為新事物,又是具有長期意義的領域,需要不斷地搭建生態。從目前中國的情況來看,金融機構自身運用AI比較“熱”,但整個AI金融運用的生態體系還需要“加熱”,這里涉及到制度、法規、監管方式、專業服務、科技公司、平臺公司,還有基礎設施方面,包括數據質量以及這運用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等等。
02
機遇和挑戰并存
確實是重大機遇,AI被廣泛運用到金融行業各個方面,它會帶來整個金融行業,無論在提升效率、滿足客戶要求等等方面,會大大提升金融機構的服務和競爭能力。但是我們需要看到,它同時又有很多挑戰,既有基礎設施方面和技術方面的挑戰,也有金融行業自身的特殊要求帶來的挑戰。金融行業是外部性、系統性非常強,防范風險要求非常高的行業,所以技術運用必須要有相對的成熟度。
比如對金融機構將來發展的挑戰。我提兩件非常重要的信息,一是網上傳的,說最近有一個機構說他們開發的智能AI基金經理打敗93%的人類基金經理,另一件是某國際有名的金融機構的研究報告,說將來AI取代金融系統平均50%以上的人力。這些對我們金融機構是巨大的挑戰,包括我們資源配置、管理模式和人才供給。
03
發展與規范并重
首先要發展,AI在金融體系里的運用,會帶來金融機構的形態、金融行業的業態、金融體系的生態發生巨大的變化。通過積極發展AI技術,才能提升整個金融體系能力,深化功能,提升服務能力。
另外一方面,必須加強規范,這個規范涉及到很多方面,既有技術方面的,也有金融如何運用AI方面的。特別是隨著全球都重視AI在金融體系的運用,全球的監管合作、監管協調就凸顯出重要性。
從國際上來看,這不僅是保障在一個國家或地區中,AI在金融體系的運用能夠順利地推動金融體系的發展,更體現出AI在全球金融體系再造的整個過程中,對于金融體系的合作、資金資本的流動、金融安全也是至關重要的。
圖片來源:千圖網
Q & A
在大會討論環節,屠光紹還就全球監管體系如何加強合作應對AI變革,以及AI金融復合人才培養等闡述了自己的見解。
Q:在人工智能運用到金融行業時,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屠光紹:為什么“熱”?為什么大家都在關注AI?因為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都意識到AI對金融行業將產生重大以致顛覆性影響。但金融機構作好了面對重大影響的準備了嗎?
在這個過程中,我特別關注金融機構如何做好投資人和消費者之間的平衡。很多金融機構本身是上市公司,利用社會資本推動自身發展,必須對投資人負責。因此,它們積極布局人工智能,運用好這一技術,從而增強在競爭中勝出的能力。但金融機構也必須面對大量的消費者。原則上,金融機構需要在投資人和消費者之間找到平衡,沒有金融消費者的支持,金融機構也難以更好地回報投資人。
具體在人工智能的應用方面,根據過去對數字金融在金融機構運用的觀察來看,有時候這并不容易。如何形成良性循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例如,數字技術的運用,包括人工智能的運用,雖然能夠增強企業的競爭創新能力,但同時會不會造成數字鴻溝、AI鴻溝,反而讓消費者無法更好地利用金融機構的創新服務?從這個意義上講,在人工智能的運用上,金融機構既要對投資人負責,也要牢記金融服務的初心——服務大眾。除了服務大機構,金融機構更要關注普通老百姓的需求——本來AI賦能也為此提供了支撐。這是我對于AI在金融領域運用的基礎性、長期性問題,特別給予關注的地方。
Q:全球金融監管的體系應如何加強在AI運用方面的合作?
屠光紹:首先,全球不管哪一個國家和地區,都應該更加重視AI在金融領域運用的監管協調和合作。為什么?AI在金融領域的運用不是某一個國家的現象,它是全球現象,是數字技術的革命。它會影響的不是某一類金融機構,也不是某一個國家的金融機構,它會影響全球金融行業。盡管現在因為各個方面的原因,包括地緣政治等其他方面的原因,全球化受到一定的影響。但因為經濟的聯系,包括金融機構所涉及到的資金、資本的流動仍是全球性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應該將此領域的合作放在更重要的位置。AI在金融領域運用的全球監管協調和合作應該成為非常重要的議題。
其次,過去在研究非常重要的全球性問題時,都會通過很多國際平臺、國際組織進行充分的討論。比如現在大家知道全球非常重視可持續發展,所以有了COP29,因為生態環境、氣候變化也是迫在眉睫的全球問題。相對來講,AI在金融領域的運用雖然不像氣候變化那樣讓大家容易感覺到,但是也會對我們金融體系產生深刻的、顛覆式的影響。所以第二點就是需要更多地是搭建平臺機制,通過國際組織、雙邊多邊的協議,形成充分的交流分享,并通過交流分享取得更多的共識。
第三點,要保持AI在金融領域的監管的一致性。金融里有一個詞:監管套利。關于監管套利,有時候一個國家放松一點,不保持一致性,雖然可能在某個階段會有所謂“好處”,但是有所得就有所失,還是有人會為此“買單”,代價會更大。促進AI在金融領域的運用已成為一個全球現象,因此更需要在監管上更多地保持一致性,方向上的一致性,基準上的一致性,雖然不可能做到完全一樣,但是需要堅持它的一致性這個原則。
第四點,通過全球監管協調與合作,能夠更好地促進各個國家和地區的AI+金融監管。監管也要用好AI,從這些方面來看,AI在全球金融領域運用的監管和協調方面也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
Q:如何培養既懂科技又懂金融的人才?
屠光紹:這個問題我有一些體會。大家都在談AI在金融里的運用現在最缺的是什么?當然,缺的有很多,但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資源——人才資源。我這樣說是有根據的。前段時間我們去了各個相關的金融機構,包括AI科技公司,做了幾天訪談,最后得出一個結論,或者說是得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現在金融人才,特別是既懂數字技術、又懂AI、又懂金融的人才,不是缺,而是奇缺。
人才問題涉及多方面,教育體系是基礎,特別是金融教育。教育強大的的金融人才隊伍是金融強國的六大要素之一,目前,我們缺金融人才但更缺的是與金融五篇大文章相關的新型金融人才。具體到AI在金融領域的運用,就是缺數字技術和金融相結合的人才,所有金融機構都缺這樣的人才。為什么?因為AI在金融領域的運用越來越深入。金融教育在培養新型金融人才方面應該擔當起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是,不能用傳統的金融人才教育方式來培養新型金融人才。有四個環節需要重視:
◎ 第一,要有適應經濟發展新階段對金融服務需求的專業學科。過去培養金融人才時,分了很多具體的專業,這些已有的專業、學科體系依然是基礎,但適應數字技術的發展、數字金融發展的需要以及AI運用的需要,必須不斷建立新的專業學科。
◎ 第二,要不斷推出金融與數字、科技、綠色低碳發展相融合的教學課程和教材。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們需要有新的教材,而不是過去那種幾十年不變的金融教材和課程。必須更新課程和教材,以適應新的需求。
◎ 第三,必須采用反映新型金融人才教育需要的教學內容和方式,更多地促進金融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教學上,而要通過實踐來加深理解和應用。
◎ 第四,需要有來自多領域、多元化構成的教師隊伍。教師不僅要懂金融,還要懂科技、數字技術等多方面的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新型金融人才。
這四個方面不少高校、學院都在探索,有的已經取得了進展,但還需要繼續付出努力。我們過去的金融教育并不是不好,它仍然是基礎。但是,必須在這個基礎上不斷創新,才能使金融教育這棵大樹老樹發新芽,根深葉茂,滿足AI人才在金融領域的發展需求,為行業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高金項目火熱招生中…
歡迎點擊小程序了解更多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