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難度低、名校錄取率高、競爭激烈少,被譽為“名校直通車”的“港澳臺華僑生聯考”受到了不少家長的青睞。
今天,上午10點整,2025年的港澳臺聯考放榜了!今年的考生可以查成績,并且看看自己可以考到哪個大學了……
這兩年報名港澳臺聯考的學生人數暴漲,連續兩年破萬!隨著內地“雙非”港寶的長大,以及越來越多港寶家庭回流,港澳臺聯考這一條路,會有更多人選擇,未來或許會越來越“卷”!
這讓家長們不禁糾結:通過聯考進入理想大學變得更艱難,是不是要轉入最近大火的DSE課程?
2025年聯考生錄取率再跌
據了解,2025年通過全國聯招途徑招收港澳臺學生總數為6311人;其中文科招生名額為2901人,理科招生名額為3404人。
2025年共11882人成功報名港澳臺聯考,本科錄取率為52.87%,相比2024年港澳臺聯考錄取率58.25%,下降了5.38%。
2025年聯考生錄取分數線大漲
還有另一個關注點是今年的分數線,有家長反饋,看到都懵了!今年聯考錄取分數線,文科最低錄取分數線430 分,較去年暴漲65分;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460 分,比去年暴漲70分!
錄取分數線破400+,打破了過去五年的分數穩定態勢,更讓 “升學焦慮” 成為港寶家庭的關鍵詞,這個曾經的“綠色通道”,如今也是越來越難了。[color=rgba(0, 0, 0, 0.901960784313726)]
為什么分數線會漲得這么厲害?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報考人數激增:
近年來,港澳臺聯考報考人數持續大幅增長。從2022年到2025年,報考人數4年間暴漲了136%。2024年報考人數首次突破萬人大關,為10320人。2025年則增至11882人,一年間增加了1562人,其中香港考生占比最多,達9805人 。
一個是內地高校對港澳臺生政策越來越好,吸引了更多學生報考;二個是“雙非” 學生群體到高考階段的學生數量在增加,還會進一步加劇了競爭,推動分數線上升。
像明年高考,即2008年出生的 “雙非嬰兒” 數量較多,預計2026年報考人數還會比今年進一步增加。且“雙非”兒童出生的頂峰在2012年,起碼未來五年,聯考生的競爭仍會持續激烈。
2、招生計劃增長緩慢
雖然2025年招生院校新增26所,達到392所,但整體招生計劃增長幅度遠低于報考人數的增長。
如 2024 年新增61所招生院校,招生計劃僅增加896個,卻面臨報考人數增加3000多人的情況。這種供需不平衡,使得有限的招生名額競爭更加激烈,從而拉高了分數線。
3、考生整體水平提升
一方面,考生備考準備越來越充分,專業化輔導增多,獲取優質教育資源的途徑更廣,使得整體水平提高。
另一方面,從2025年情況推測,試題難度可能相對穩定或略有下降,這使得考生整體成績提升,進而拉高了錄取分數線。
4、高校選拔標準變化
隨著報考人數增多,部分高校為提升生源質量,不再將港澳臺學生作為 “保底” 生源,而是期望招收更高分的學生。在實際錄取過程中隱性提高了選拔標準,特別是在熱門專業和重點院校中表現明顯。這使得達到錄取要求的分數相應提高,推動分數線上升。
錄取率下降,很多港寶要沒書讀?
雖然DSE近年來爆火,但許多內地雙非港寶,在面臨升學選擇時,更傾向于參加華僑生聯考,而非熱門的DSE考試。
這是因為大部分雙非港寶在內地接受教育,他們已經對內地的教育體系和考試模式習以為常。因此,在升學選擇時,他們更傾向于參加與內地教育模式相吻合的港澳臺聯考。同時,內地高校的吸引力以及相關政策優惠也使得港澳臺聯考更符合他們的規劃。
那么,聯考錄取分數線暴漲帶來的影響就非常明顯,很多港寶因為分數線的大幅提高,面臨著沒書可讀的尷尬境地。一些成績處于中游水平的港寶,原本按照以往分數線,考上理想本科院校不成問題,但今年卻可能因為分數線上漲而失之交臂。
對于這種情況,各位家長和考生接下來該怎么辦呢?
一方面,對于有報考港澳臺聯考,目標堅定考內地大學的家庭,要提前做好規劃,了解競爭的激烈程度,從孩子學習的早期階段就重視起來,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
一方面,考生也要考慮多元化的升學途徑,比如同步規劃或直接轉軌參加DSE考試或國際考試,申請內地(有回鄉證+DSE考試)、香港及海外學校等。
當然,港澳臺聯考分數線的暴漲給眾多港寶和家庭帶來了挑戰,但挑戰中也有機遇,相比競爭更為激烈的高考,聯考就算變難了,仍是不少港寶及華僑生升學的“綠色通道”,希望大家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升學之路。
內容來自:阿莫擇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