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就職典禮上那句“韓國無法承受疏遠中國的代價”還在北京回響,韓國海警的巡邏艦就突然撲向黃海爭議海域。
這位曾痛批尹錫悅“親美亡國”的新總統,上任僅9天就對中國“亮劍”,外交變臉速度讓國際觀察家直呼魔幻。
而李在明的突然變臉,絕對稱得上比翻書還快。而這也讓當李在明上任后,相信中韓兩國關系會出現好轉的兩國人民產生了懷疑:李在明的表態,是否會成為兩國關系的重大變局?
李在明6月4日宣誓就職時,剛承諾要修復跌至冰點的中韓關系,轉頭卻批準了海警部門的“黃海特別警戒方案”。
增派艦艇、升級雷達、高調宣稱“捍衛海洋主權”。更耐人尋味的是,他一邊在6月14日與中方領導人通話時熱情邀請“出席APEC峰會并國事訪問”,一邊縱容外交部炒作“中國海警威脅論”。
這種稱得上無比對立矛盾的操作,也徹底暴露了韓國與我國在外交領域存在的精分困局:
在經濟領域,韓國完全可以是跪著向我國要飯的。畢竟韓國半導體材料80%依賴中國,只要我國推行稀土斷供就能直接讓三星等大企業的生產線停擺。
可安全上韓國又必須站著吆喝。為討好美國,不惜在黃海導演“主權秀”,試圖換取特朗普放寬25%的半導體關稅;
至于民意層面,韓國國內的民眾更是稱得上徹頭徹尾的白眼狼。在韓國國內反華民眾的比例高達81%,可中國游客卻貢獻了韓國免稅店45%銷售額。
而李在明之所以如此迅速的變臉,與其背后存在絞索有著無法分割的聯系:
特朗普的“對等關稅”大棒已砸向韓國汽車和芯片產業。25%關稅的關稅加征,已經導致韓國的現代汽車對美出口暴跌18%。
駐韓美軍的3萬大兵更是一把抵在李在明后背的槍。五角大樓明確要求韓國加入“芯片四方聯盟”,配合封鎖中國半導體技術。
當美軍B-1B轟炸機在朝鮮半島演習投彈時。韓國這個稱得上在美國面前毫無主權可言的“附庸”,早已失去了說“不”的資格。
而尹錫悅雖然已經黯然下臺,但他還是給自己的后繼者埋下了火藥桶。且李在明上臺后,這座“民意火藥桶”已經處于爆炸的邊緣。
韓國國內的極右翼媒體捏造“中國介入韓國選舉”“駐韓美軍抓99名中國間諜”等謠言,導致在韓中餐館被砸、華人遭圍堵。
更荒誕的是,韓國網絡熱傳“中國霧霾飄到首爾”“中國偷泡菜技術”,這種反智情緒被保守派包裝成“愛國流量密碼”。李在明若在主權議題上軟半步,彈劾案可能提前上演。
而國內陷入經濟貧血,更是將李在明逼出昏招的重要原因。韓國2024年GDP增速僅2%,青年失業率沖破21%,而對華貿易逆差已經飆升至516億美元。
李在明團隊病急亂投醫:既想借黃海摩擦轉移經濟矛盾,又幻想中國應“主權讓步”多買韓國化妝品。殊不知我國早已看透,直接恢復韓國人參快速通關,用經貿胡蘿卜提醒他別玩火。
在國際社會上的不少國家看來,我國與韓國之間爆發矛盾的原因正是“美國脅迫”。但實際上,更深層毒瘤才是導致中韓關系出現問題的重要原因。
2016年薩德系統入韓的舊傷從未愈合。尹錫悅時期試圖重啟薩德基地,而李在明雖口頭喊停,卻批準美韓聯合研發高超音速導彈。
這種“去中國化武備競賽”,已經徹底讓朝鮮半島淪為火藥桶。更危險的是,韓國保守派屢次炒作“臺海有事美韓共同防御”,觸碰中國紅線。
而在文化根脈問題上,韓國更是徹頭徹尾的自我閹割。韓國部分勢力為“去中國化”,竟篡改歷史教科書。稱“漢字是韓國發明”“孔子是韓國人”。
甚至在近期,還妄圖將端午祭申遺包裝成“文化自立”。當中國年輕人因“文化盜竊”抵制韓流時,韓媒反而倒打一耙炒作“中國打壓”。這種歷史虛無主義。正毒害兩國民意基礎。
且中韓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談判之所以擱淺8年,完全是因為被卡在韓國對農產品市場的過度保護上。
僅僅是泡菜行業就游說政府對中國大白菜征收35%關稅。一邊要求中國開放半導體市場,一邊封鎖農業和服務業,這種雙標做派讓互利共贏淪為空話。
李在明可能沒意識到,中國早已為他鋪好臺階:雙方在山東共建的跨境電商產業園,2024年拉動韓國化妝品出口增長32%,國內公司一年納稅超6億元;
而我國接受了APEC峰會邀請,巧妙利用多邊場合規避敏感議題。這同樣也是我國主動示好,在給李在明進行空間減壓。
且在進入2025年后的這不到6個月時間里,我國赴韓游客總人次暴漲了145%。青島至釜山郵輪復航后,首周船票竟直接售罄。
但善意不等于無限容忍。中國海警在黃海的巡航頻次提升30%,新型巡邏船搭載的相控陣雷達可同時鎖定百個目標。這完全是在用用實力劃清紅線:談,大門敞開;鬧,奉陪到底。
在黃海的浪濤間,漂浮著生死兩條路供李在明選擇。如果李在明選擇跟美國搞軍演換關稅豁免、放任反華謠言蔓延并在APEC峰會刁難中國,那韓國的下場必將極其慘烈。
屆時不但朝鮮的導彈將會飛過三八線。韓國龍頭企業三星,也將失去最后14%的中國市場份額。最重要的是,RCEP成員國已經集體轉向東盟供應鏈,韓國將被徹底放棄。
可只要李在明聰明的選擇生路,馬上就能夠得到180億美元年收益填補財政窟窿。我國也會在第一時間給高端芯片材料出口松綁,甚至就連韓流都能重返10億人市場。
李在明在競選演講中說過一句實話:“韓國不是棋手,而是棋盤”。但棋盤上同樣也有生存法則:別在巨人下棋時主動往腳底鉆。
11月的APEC峰會還剩137天,是繼續變臉演戲,還是抓住救命繩索?這道題的答案,關乎韓國國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