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的天,說變就變。前些日子還叫囂要“徹底摧毀伊朗核設施”的內塔尼亞胡,這兩天突然改口了。這位以色列總理面對鏡頭,居然說出“軍事目標提前完成”這種軟話。怎么回事?看看特拉維夫和海法的濃煙就明白了——伊朗的導彈雨,真把以色列砸疼了!
伊朗的導彈和無人機真沒跟以色列客氣。海法、特拉維夫——這些以色列的心臟地帶,軍事目標、工業中心、發電廠、煉油廠、油庫,瞬間成為重點關照對象。鐵穹系統疲于奔命,攔截效率大打折扣。
這下以色列麻煩大了。石油供應?工業用電?居民用電?這些維系國家運轉的血脈,在伊朗的持續打擊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更有甚者,若伊朗下一步將海水淡化廠納入打擊范圍,以色列的生存基礎將遭受致命一擊——這個極度缺水的國家,海水淡化廠是七成民眾的生命線。
他宣稱,對伊朗軍事行動的目標已“提前完成”,甚至“超出預期”。這簡直匪夷所思。誰都知道,以色列的終極目標從來都是徹底摧毀伊朗核設施。任務遠未完成,為何提前“鳴金收兵”?
國防部大樓、發電廠、煉油廠,甚至醫院——這些關鍵地點在伊朗的打擊下損失慘重。繼續硬扛?以色列承受不起更大的代價。內塔尼亞胡的個人政治生命也亮起紅燈:他的支持率如同高臺跳水,從48%暴跌至32%。戰事若再拖延,下臺幾乎成為定局。
內塔尼亞胡的猶豫,或許在等一張牌——美國的軍事介入。美軍的動態確實引人遐想:KC-46A加油機在夏威夷上空盤旋,6架致命的B-2A幽靈隱形轟炸機悄然部署到關島。這一切似乎都在為干預鋪路。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中國駐聯合國大使傅聰在聯合國總部,面對美國可能的軍事冒險,斬釘截鐵撂下17個字:“我們希望特朗普總統不要做出那樣決定。”
字字千鈞!這絕非簡單表態。它清晰傳遞了中方的立場與決心,美國若悍然對伊朗動武,必須承擔一切后果。
中方手中并非無牌可打。上合組織框架下的防務合作是其一。更關鍵的是,臺海方向始終牽動著美國敏感的神經——必要時,完全有能力調整節奏,讓美國陷入兩線應對的窘境。
美國官方最新的調門急轉。強調與伊朗“核談判可能性很大”,外交解決仍是首選,軍事選項暫緩,決定“兩周后再做”。
兩周?時間看似不長,卻意味深長。它既是給緊張局勢降溫的緩沖期,也是美國需要仔細掂量的決策期——尤其需要反復權衡中國那17字警告背后的戰略分量。以色列期待的“美利堅鐵拳”,終究未能如期落下。
內塔尼亞胡的“提前完成”表態,與其說是勝利宣言,不如說是面對伊朗強大反制火力時的現實妥協。國內民生凋敝、基礎設施重創、民眾反戰情緒高漲,加上最關鍵外部靠山的遲疑退縮,以色列此輪攻勢已難以為繼。
而中方那看似輕描淡寫的17個字,在關鍵時刻影響了白宮的決策天平。它清晰表明。在牽涉全球戰略平衡的重大問題上,中方的聲音不容忽視,其維護地區乃至世界和平穩定的意志與能力,已成為關鍵力量。
中東棋局波譎云詭,大國博弈深不可測。伊朗用實力證明其絕非任人宰割的弱者;以色列在重擊下被迫收斂鋒芒;而我方用17個字,就為一場可能燎原的戰火踩下了剎車。兩周之后,是戰是和?世界屏息以待。但有一點已然明晰:單邊蠻橫的時代正加速退場,任何重大行動,都不得不傾聽更廣泛的聲音,權衡更復雜的后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