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阻且長
一路走穩
我只知小唐2023年移居他國,房產逃了頂《75%!房價又加速》,昨日一通電話,才知道還有兩套郊區的沒賣掉。
他說那房當時還沒辦房產證,沒法賣。本來是準備用來養老的,沒想到快退休了被迫移居,所以只能賣掉。
他是160萬買的,去年交付時,有人說有120萬元成交的。
最近,他在小區群里看到有人在問100萬能否賣掉,隔了很久,有人說:「80萬是有可能的。」
而且,根據官方數據,5月份的房價下降還加速了!
聽起來,身邊朋友的房產價值都在縮水,但究竟有多少人跌破了買入價,相當于股價破發?
國內的樓市黑嘴們不敢調查,也不敢說,還是洋人多嘴:瑞銀的一份中國住房調查報 告顯示,4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房子的現價已經低于了買入價!
考慮到中國人75%的財富在房地產上,這意味著47%的城里人財富縮水了。
還有多少人沒虧的?調查說有30%。
相比之下,去年9月份調查時,沒虧的還有55%。大半年過去,虧損者增加了25%!
現在房價跌回歷史上哪個年份了?很多人的感受是2016年左右。
但調查顯示,一線城市回到了2021年,二線城市回到了2018年,三線城市回到了2016、2017年的水平。
這說明什么?
一二線城市還有漫漫熊途要走,大家一定要保持耐心!
去年我說《辛苦掙的還不夠房價跌的,多少人的這一年白干了》,如今雖然五年后將有8億人成為中產《收入5年翻倍?完全相反的信號出現了!》,但真實的收入似乎并不見漲,反有靈活就業的趨勢。
一邊是收入加速下跌,一邊是財富加速縮水,用收入來覆蓋房產價值縮水的可能性也越來越低了。
對于房價預期,42%受訪者認為未來一年會繼續下跌, 與20 24 年 9 月持平 。
這就是通縮螺旋,太可怕了。
還要跌多少?47%認為跌幅在10%以內(較當前價格),37%認為還要繼續下跌10%到20%,15%的人認為跌幅會超過20%。
對于房價觸底時間,29%的人認為在2025年,44%的人認為在2026年,28%的人認為在2027年及以后。
但我覺得,其實是沒底的,什么時候信心回來了,什么時候就到底了。
溫總曾說信心比黃金還珍貴, 現在看起來還真是。
市場價格是主 觀的,這是計劃經濟者永遠弄不明白、也不愿服氣的。所以才有康主播那句震鑠千古的金句:「美國憑借著一張成本大約17美分的百元美鈔,就讓其他國家向美國提供價值相當于100美元的商品和服務 ,這不是赤裸裸的掠奪行為又是什么?」
依此邏輯,用成本大約一毛多的人民幣買房子,似乎也是 赤裸裸的掠奪行為?
可能正是想明白了這一點,聽了康主播的話,大家現在也不買房了,以免被掠奪——高盛發現,沒有購房意愿的受訪者 比例 48%, 達到 11 年來的歷史高點 , 而20 24 年 9 月是 36%。
同樣,在租客中, 73%的人更傾向于繼續租房,而2024年9月只有65%。
看看,現在國家鼓勵大家接盤,民眾卻做出了相反的決策,康主播對此有沒有責任?
我一位烏魯木齊的親戚,商鋪一天沒用過,價值歸零了;
我一位上海的親戚,商鋪月租從7萬降至500還租不掉,實際上歸零了。
相比之下,住宅會好些。
但我一位朋友,本來也跟小唐一樣,在郊區買了套大平層,用作退休后的居處。結果失業在家兩年,退休幻想破滅,最近想移居日本,卻發現房子根本賣不掉。
我另一位親戚,2022年購入了一套極有前景的住宅,隨著利好,一路虧到現在,大約40%不見了。
這可能是非常普遍的中產現狀。
不是沒有人提醒過。高盛去年的預測是,中國房價在2027年前將暴跌40%。
但有些人拿到信息也沒用,他們態度猶疑,甚至還在幻想房價回升解套。
主席說過,這就是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
我化用一位干部的一句金句:認知不徹底,就是徹底沒認知。
有人甚至說這是外資想要抄底,故意放的煙霧彈。他們只愿唱響光明論,洋溢著樂觀向上的氛圍。
關鍵時刻,還是李嘉誠、潘石屹這種有海外關系的人,才能從海外獲得國內的真實消息,且認知最為堅定。
歷史的碼頭上,認知決定命運!
現在最要緊的是,嚴防海外消息倒灌,必要時讓高盛閉嘴。
我寫了300多部家傳、整理了1200部家庭相冊,發現旺族多出自讀書人、紳士、企業家、地主,少數平民子弟則通過讀書、從軍、創業改變命運。
家史即國史,現代國家鼓勵學生先講家史、次學國史,汲取智慧、經驗、教訓,節節攀升。
死亡不是人生的終點,遺忘才是。如果沒有記憶,家就是一句空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