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得冒煙的夏天,來一杯涼涼的酸奶,好喝也不用擔心長胖,那叫一個純純的爽~!
但有些時候,剛買好酸奶,還沒開喝就臨時被通知開會,等有空喝了,冷冷的酸奶,它變溫了。
喝吧,擔心酸奶變壞了,尤其是它本身吃起來就是酸的,變壞了都不一定能喝的出來。
扔吧,真金白銀買的,也太心疼了呀。
圖片來自網絡
酸奶放到常溫的情況,挺普遍的。
家里有老人小孩兒的、腸胃比較脆弱的、來月經不想喝涼的......這些情況下,很多人都想把酸奶放溫了喝。
但放溫了喝又會有點不放心,一方面怕變酸、變質,還擔心益生菌會不會都死掉了……
帶著這些問題,咨詢了營養師和食品安全的專家之后,答案令我有點點驚喜——
酸奶放溫了能不能喝,是一場時間和微生物的比賽,關鍵要看:是否開蓋、放了多久。
PS:我們全文說的是需要冷藏的酸奶哦(不包含常溫酸奶和乳酸菌飲料)
酸奶常溫放 1~2 小時
營養可能更好了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酸奶放 1~2 小時,不僅沒有變質,營養反而可能會好一點點(提升十分有限,不必刻意追求)。
這是因為酸奶之中的乳酸菌和酸性環境,就是自帶的防腐體系。
在那個沒有冰箱的年代,酸性發酵是長期保存食物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們熟悉的酸菜、豆豉、腐乳等,都是通過類似的方式,延長保存時間的。
表情包來自網絡
酸奶恢復常溫的過程中,原本因為冷藏而安靜的菌群,隨著溫度升高逐漸重新活躍起來,營養物質也會發生一些些變化。
比如乳糖會變乳酸;蛋白質會被分解成肽、氨基酸等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的形式;還會產生更多的維生素 B2、B12 等。
從安全和營養角度,酸奶常溫短時間放置,不用怕放壞或破壞營養。
表情包來自網絡
怕涼的朋友,把酸奶放到常溫再喝,一般也就短短 1~2 小時,不論是營養還是安全都不太會有問題,可以放心喝。
那如果一不小心放久了,還能喝嗎?關鍵看你有沒有開蓋。
沒開蓋放一兩天,問題也不大
但風味可能會變酸
密封著的酸奶,沒有其他細菌霉菌的污染,而是有著大量安全的發酵菌。
常見的有嗜熱鏈球菌和保加利亞乳桿菌,基本上我們從超市隨意拿一罐酸奶,就能看到這倆熟悉的面孔。
這也是寫在《發酵乳》國家標準里面的。
這類菌群,發酵的最佳溫度是在 42~45 攝氏度,它們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變得更加活躍。
很多酸奶之所以要在冰箱冷藏,是為了避免「后發酵」現象:隨著溫度升高,乳酸菌重啟生長、產酸的后發酵過程,從而給酸奶的風味帶來變化——
① 酸奶的糖分不斷消耗,乳酸不斷積累,酸奶的口感會變得過酸;
② pH 值過低導致原本粘稠細膩的酸奶,口感變得粗糙甚至出現沙粒感;
③ 乳酸菌產酸過多會通過負反饋調節抑制乳酸菌的活性,導致活菌數量下降。
這些變化需要經過一定時間才能發生,并且不影響酸奶的安全性(能吃,但可能不好吃)。
*注:這里指的是生產過程消毒到位的酸奶,不包含自制酸奶。
有研究表明,沒開封的酸奶在常溫下放一周內,風味和口感都不會有明顯變化。
不過實驗室是理想條件,到了咱實際生活里,受到不同溫度、不同菌種的影響,乳酸菌大量繁殖,口味是很有可能變酸的。
更別提我們買到手的酸奶,很可能早就在常溫下放了很久了……
在搜集素材的時候發現,不少小賣店或超市,會把冷藏酸奶和常溫酸奶,都放在室外一起賣。
還有一些不靠譜的商場超市,酸奶倒是放進了冷藏柜里,但是晚上會斷電 。
如果你買到的酸奶,明明在保質期內,但異常的酸,或味道口感時好時壞,很可能是售賣過程中沒有嚴格冷藏保存。
這種情況建議你……換一家買吧。
開蓋放 2 小時以上
小心變質風險
如果說未開封的酸奶品質的變化是以天為單位發生變化,那么開封后的酸奶或者自制的酸奶如果在常溫下存放,酸奶的壽命就說不清楚了。
酸奶開封以后,會被環境中以酵母菌和霉菌為主的雜菌污染,可能引起酸奶變質甚至食物中毒。
而自制的酸奶無法做到工業生產的衛生條件,雜菌含量會更高,壞得也可能更快。
保險起見,如果開封后的酸奶和自制酸奶沒有條件盡快重新冷藏的話,建議在 1~2 小時內喝完,最長也別超過半天。
那么問題來了, 沒有在 2 小時之內喝完的酸奶,咋辦呢?
考慮到酸奶具有較高的酸度和大量的活性乳酸菌,屬于是自帶防御力的那種,外來的雜菌想要在里面存活,也是不容易的。
雖然有研究表明說,開封的酸奶在放 2 天之內,酸度和各項感官評分都是可以接受的。并且乳酸菌的數量,也是在國家規定的范圍之內。
但這畢竟是實驗室條件,真實生活中的情況可能復雜得多。
開蓋 2 小時后,能不能喝就有點碰運氣了,建議是別碰。
說了這么多,再來一個總結:
未開蓋酸奶
① 放置 1~2 小時,營養沒有損失,可以放心吃。
② 放置 7 天,安全性問題不大,但會變酸,口感也會變差。
已開蓋酸奶 & 自制酸奶
① 常溫放置 2 小時以上有變質風險,盡快喝掉吧。
好啦,如果你也覺得看完這篇文章,有一些些意外收獲,歡迎轉發給你的酸奶搭子,或者身邊家里有小孩、不愛喝涼的朋友吧!
合作專家張譯豐
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安全碩士
科學審核張海英
中國注冊營養師
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公共衛生碩士
內容策劃白露
合作請聯系 xierumeng@dxy.cn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GB 19302-201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發酵乳[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0.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GB 19302-2025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發酵乳[S].2025-03-16.
[3]龐幸,梁燕子,胥保輝,等.不同貯藏溫度對常見低溫酸奶品質的影響[J].中國乳業, 2024(6):96-102.
[4]賈慶超,孔欣欣.市售酸奶在貯藏過程中品質的變化[J].中國乳品工業, 2020, 48(6):5.
[5]朱濱華,馬興勝.酸奶變質機理及保鮮研究初探[J].黑龍江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7(1):11-16.
[6]孫健,陳靜,翁心剛.酸奶的儲存溫度對產品品質的影響[J].食品工業科技, 2010(12):2.
[7]張巖,李鍵,陳煉紅.不同貯藏溫度對酸乳中乳酸菌活菌數以及品質影響的研究[J].食品科技, 2015(11):5.
[8]郭清泉,張蘭威,林淑英.酸奶發酵機理及后酸化控制措施[J].食品與發酵工業, 2001, 27(002):80-83.
[9] 胡英,張旭,盛偉.酸奶中乳酸菌與污染菌消長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 2001, 11(1):2.
[10] 張蘭威,曾偉,孫麗,等.酸奶中主要污染菌及污染途徑的研究[J].食品與機械, 1993(5):2.
[11] 劉玲馨,王陽,朱毅.自制與市售酸奶貯藏過程品質變化對比研究[J].中國乳業, 2023(1):70-76.
[12] 朱麗衡.微生物發酵技術在優化酸奶口感與營養價值中的應用[J].食品安全導刊, 2024(19):149-152.
監制Feidi
插畫見圖注
封面圖來源圖蟲創意
最近微信改版了,有讀者說找不到我們的文章
大家記得把丁香生活研究設為星標哦~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點幫助
請動動手指,點點下面的小愛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