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清晨,中東上空上演詭異一幕:約旦、敘利亞、伊拉克庫區防空部隊幾乎同時開火,三架伊朗無人機應聲墜落。但就在這些導彈升空的同一時刻,以色列空軍運輸機正在他們頭頂50米高度肆意飛行——這片天空的"防空雙標"現象,正在揭開中東地緣政治的殘酷真相。
三國"默契"攔截伊朗無人機
當天5時23分,約旦阿茲拉克軍事基地的愛國者導彈突然發射,造價僅5萬美元的伊朗"阿拉什-2"無人機當場爆炸,殘骸砸傷兩名貝都因牧民。這已是48小時內約旦第二次對伊朗發出警告。
戲劇性的是,6時17分,敘利亞德拉省的俄制"鎧甲-S1"防空系統擊落第二架無人機;7時41分,伊拉克庫爾德武裝用美制"毒刺"導彈打下第三架。三國使用的美俄歐三系武器,卻罕見地實現了"火力協同"。
以軍運輸機貼地50米挑釁
更諷刺的畫面出現在當天下午。以色列空軍突然公布視頻:一架KC-707加油機以50米超低空穿越敘利亞沙漠,正在為F-35I戰機加油。這個龐然大物的雷達反射面積是民航機的30倍,但三國防空雷達集體"失明"。
軍事專家分析,這種超低空飛行實為保命之舉。伊朗革命衛隊已在伊拉克安巴爾省設立移動觀測站,專門追蹤以軍加油機。而美軍在約旦部署的"薩德"系統,才是真正掌控防空權限的幕后黑手。
美軍構建"空中偷渡走廊"
解密數據顯示,6月以來以色列戰機越境飛行超4200架次,卻未遭任何攔截。這要歸功于美軍打造的"安全空域":從約旦東部經敘利亞沙漠到伊拉克庫區,形成1200公里寬的隱形通道。
但這條生命線正被伊朗用"無人機消耗戰"反制。每架5萬美元的"阿拉什-2"無人機,迫使約旦發射300萬美元的愛國者導彈攔截。這種經濟賬背后的戰略博弈,正在重塑中東格局。
阿拉伯世界的精神潰敗
在戈蘭高地,以色列推土機正碾過最后一片敘利亞農場。這個曾讓阿拉伯國家同仇敵愾的爭議領土,如今新增24.7公頃葡萄園和3處定居點。更諷刺的是,敘利亞"新國防軍"(90%軍餉來自美國)已開始替以色列攔截襲向海法的火箭彈。
隨著阿聯酋、巴林與以色列簽訂《聯合防御協定》,阿拉伯世界的議事清單只剩下:石油價格、美國軍援到賬日、以及專機能否在以色列中轉維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