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5年6月20日20:37,在西昌發射場2號工位,“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搭載“中星9C”通信衛星點火起飛,隨后將衛星精準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
“中星9C”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制的大型高軌通信衛星,為廣播電視專用直播衛星。該星采用“東方紅四號”增強型衛星平臺,搭載了Ku BSS(衛星廣播業務)等頻段載荷,整星功率14.4千瓦,有效載荷功耗11千瓦,達到“東方紅四號”系列衛星平臺最大,發射質量5.5噸,設計壽命15年。
2017年開始,中國衛通全面啟動了基于“東方紅四號”增強型平臺的第二代廣電傳輸和直播衛星升級替代工程。2021年9月,“中星9B”衛星發射,接替了“中星9A”。2022年4月,“中星6D”發射,接替了“中星6A”。2023年11月,“中星6E”發射,接替了引進的“中星6B”。當前發射的“中星9C”將接替引進的“中星9號”,其完成在軌測試投入使用后,中國在軌廣電專用傳輸和直播衛星將全面完成國產化。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中國廣播電視衛星的蓄電池、動量輪、電源分配單元、有效載荷關鍵單機等從根本上實現國產化,打破了國外壟斷,星上核心元器件實現了自主可控。目前,中國自主研制的廣播電視衛星在性能、壽命方面達到世界同類產品先進水平(世界一流)。
“長征三號乙”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制的中型液體運載火箭,采用三級半串并聯構型,主要用于執行地球高軌和深空發射任務。本次任務采用“長三乙”改二型,整箭長56.326米,最大直徑3.35米,配備直徑4.0米整流罩,起飛質量458.97噸,標準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運載能力達5.55噸。
本發火箭圍繞可靠性提升、產品化、提質增效等,對控制系統、測量系統、動力系統開展了多項技術改進。
1996年2月15日首飛至今,“長征三號乙”已經完成110次發射, 成功108次(含2次部分成功),成功率達到98.18%。目前,“長三乙”是中國發射次數最多、成功次數最多的單一型號運載火箭,也是中國第一型發射次數達到100次的單一型號運載火箭。
本次任務是2025年“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第9次發射、西昌發射場第10次發射、中國第36次發射和世界第136次發射(入軌航天發射)。
作者:木蘭星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