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氣象臺早前就提過,這周末天氣要生變。24號到25號,魯中和魯南地區會落小雨,局部地段或許有大雨落下。
26號開始,全省多云轉陰天,魯南、半島地區有小到中雨,還會伴著雷電,那陣風刮得能掀屋頂,足有9級呢。魯南地區剛收完麥子,農民心里正糾結,這場雨能滋潤土地,可要是雨水太大,剛種下的玉米苗剛破土,經不起水泡啊。半島地區種櫻桃的農戶可記著去年的教訓,暴雨一來,不少果子被大風刮掉,今年說啥也得提前加固大棚。
交通部門也沒閑著,高速路上新裝了預警牌,地鐵站也備好了沙袋,就怕天氣突變影響出行。
氣象臺這次用了新AI系統,預測準確率漲到八九成,這科學預測越來越靠譜了。不過,有些上了年紀的老農戶,還是習慣去龍王廟燒柱香,跟他們年輕時一樣,老一輩的習慣一時半會兒難改。
政府這兩天撥了5000萬修防洪溝,主要就放在魯南地區,為的就是應對可能的大雨,減少農田被淹的風險。市民群里都在傳暴雨自救清單,那些打算帶娃去露營的,也都紛紛推遲了計劃,安全第一嘛。青島嶗山那邊是風最大的地兒,樹枝說不定會被大風吹斷,路過可得多留個心眼。
氣象臺特意提醒,下雨的時候,盡量別往山區跑,就怕有個突發情況,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咱說說這魯南地區,剛收完麥子,土地剛整好準備種玉米,這場雨來得正是時候,可就怕雨水過量。玉米苗根系淺,地里面要是積了水,時間長了根就得爛,所以得提前把地里的排水溝挖一挖,讓雨水能及時排出去。
半島種櫻桃的大棚,骨架得用粗點的竹竿加固,棚膜邊緣要用繩子多捆幾道,特別是迎風的那一面,一定得扎牢固了。
櫻桃現在掛果期,大風一刮,樹枝搖晃,果子容易掉,棚架結實了,能減少不少損失。
有些老農戶用石頭壓棚膜,這法子雖說管用,但得注意石頭別把棚膜壓破了,最好還是用專業的壓膜線,既牢固又不傷膜。山區的農戶也要注意,雖說這次降雨主要集中在魯南和半島,但山區地勢復雜,下雨時可能會有落石,別往山溝溝里走。地里種的果樹,比如蘋果樹、桃樹,根部周圍可以培點土,增強抗風能力,也能防止雨水沖刷根部。
這次天氣變化,對咱農民來說,既是機會也是挑戰,抓住雨水澆地的好時機,同時也得做好防澇防風準備。科學的預測加上咱們的實際行動,才能把損失降到最低,把收成保住。
政府修防洪溝、氣象臺精準預測,這些都是咱們的后盾,但咱自己也得主動出擊,該加固的加固,該排水的排水。
老一輩看天吃飯的經驗不能丟,可也得跟上新法子,兩者結合起來,種地才更有把握。未來幾天,大家多留意天氣預報,該動手的時候別拖延,地里的活計可等不得。
魯南的農戶重點盯著排水,半島的農戶專心加固大棚,山區的農戶注意安全,各有各的重點。這場雨過后,玉米苗能喝飽水,櫻桃樹也能穩住果子,只要準備到位,說不定又是個豐收的好兆頭。咱農民種地,就是跟天氣打交道,提前打算、心里有數,才能應對各種變化。
最后再提醒一句,該買的防澇材料趕緊買,該找村里幫忙的別不好意思,大家一起干,效率才高。地里的收成,就藏在提前打算的細枝末節里,咱多上心,老天爺也不會虧待咱勤快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