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萬,天長人,以大雁為業(yè),人民稱他為“雁劉”。然而他秋天冬天打雁,而春天夏天捕魚。他捕魚時,用蘆竹作箔,拿起來看稱為“起罾”。忽然一天有位和尚到家里來乞求施舍米飯,這位和尚皮膚異常白。正好廚房碎米飯熟了,就給他吃。
告別時,和尚對劉萬說:“你起罾一定經(jīng)常捕到大魚,千萬不要動刀殺了。你沒有聽說過白龍穿著魚服嗎?”不久,起罾時,果然捕得一條大魚。劉萬不愿舍棄,剖開魚腹,腹內(nèi)還是先前的碎米飯。這是和尚化的魚。不知是和尚,還是龍?劉萬一家從此都病死了。以上是吳貞甫所談。
【原文】
劉萬,天長人。以打雁為業(yè),人呼“雁劉”。然秋冬打雁,春夏則取魚。其取也,以蘆竹為箔,而發(fā)視謂之“起罾”。忽有僧到門乞施食,纖白異常。適廚中碎米飯熟,因與餐。既去,語劉曰:“君起罾必常得大魚,慎不可奏刀。君不聞白龍而魚服乎!”已,起罾,果得大魚。劉不能舍,剖之,腹內(nèi)猶是前碎米飯。蓋僧所化魚也。僧耶?龍耶?劉自是一家病死。吳貞甫談。
選自(明)王同軌《耳談》。
【注釋】
1.罾:一種籮狀捕魚工具。
2.魚服、穿著魚的衣服。
未完待續(xù)……
本系列是從浩繁的文獻中精心選編出來的宗教小品故事。
本號是一個傳播優(yōu)秀文學(xué)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平臺。閱讀是一件重要的小事,關(guān)注本號,一起來讀書養(yǎng)性、終身學(xué)習(xí)!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