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末日電影都會選擇一個末日場景,然后讓現代人進入到場景當中看如何求生,這樣的電影很長一段時間內風靡全球,然而當這個類型固定下來之后,故事內容就顯得無聊了。無非是場景的變化以及角色的衍生。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將一個與末日相匹配的人放在末日場景中,那該會如何呢?或者說讓末日環境中的人群與現代人發生沖突又該如何?別著急,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影片中或許有答案。
《孩子與狗》是一部末日影片,本片講述的是第四次世界大戰之后的地球,此時此刻的地球已經成為了荒漠,而有幸在這荒漠中幸存者的群體們,他們開始了一種新的生活,這種生活以弱肉強食為基礎,但卻磨練了一批人的生存技能,他們不以秩序為依托,也不以人際關系為生存核心。
某一天,一個帶著一條狗的小伙子邂逅了一個女人,兩人迅速發生關系且在途中遭到了伏擊,另一群匪幫被擊退后,小伙子便被女人引入到了一個地下城,這個地下城是逃脫了第四次世界大戰的人群建立的,而在地下城里面,人們遵從著某種秩序,且無法逾越掌握這種秩序的人。小伙子在地下城被當成一種繁衍生息的資源,且很快的就被俘獲了。危急關頭,女人救下了小伙子,兩人聯手逃離了地下城,但是他們最終的意見卻發生了分歧,女人想要小伙子相助,最終成為地下城的主宰,而小伙子卻并不喜歡地下,他還是更愿意跟自己的狗一起浪跡天涯。
《孩子與狗》這部影片的有趣之處在于電影并沒有以一個現代人的視角作為主觀視角,而是將一個在末日出生的孩子作為主觀視角,且這個孩子還有一個驚人的技能,那就是跟自己的狗可以溝通。這種奇觀并不奇觀,但是卻可以作為一種思考方式來幫助我們理解末日世界的邏輯。
小伙子之所以跟狗相依為命,原因在于兩個人都能相互理解,且親密無間,小伙子跟狗沒有任何的沖突,也永遠不會拔刀相向,這充分說明了人與自己的異類相處是融洽的,但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有問題的。為了證明這一理論,小伙子遇見了一個女人,一個自己曾經在影片中看到過,但是卻沒有辦法近身相處的女人,女人是小伙子欲望的渴望,然而并不是小伙子永遠的歸宿。
這一點已經超越了現代主義邏輯,西方主流價值觀之下,亞當夏娃是延續現代文明的關鍵,然而在末日這個現實環境中,小伙子與女人并沒有成為亞當夏娃一樣的連理,原因就在于他們要求的未來有所區別。
女人是地下城的一員,因此,她要求的未來是需要以秩序為依托,且成為主掌秩序的人,但是小伙子生存的環境中,秩序最不重要,自己所需求的就是生存,只有讓自己的能力足夠強大,就能很好的生存,這是一種類型的個人主義,而女人所在的環境自然是一種政府主義。兩種主義發生了沖突的時候,對比就出來了。
現代文明要求的是秩序,強化的是規則,因為在規則允許的范圍內,他們可以依靠程序正義來做很多之前無法做成的事情。包括各種社會制度,乃至法律制度等等,這些都沒有本質區別。而個人主義強調的是個體的力量,在弱肉強食的世界里,個體的力量就是絕對獲勝的法寶。我們很難區分兩者之間孰優孰劣,然而在特定的環境中,總有一種制度屬于你。
小伙子身處的是末日之后的荒蠻世界,他因為出生于這個世界,因此并沒有感覺到這個世界有多么的不好,所以,自然也就不會渴望秩序的到來,但是女人生存的世界是一個有規則的世界,是一個等級森嚴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秩序就是唯一,而主掌秩序的人就是神一樣的存在。因此,女人想要在自己的世界里成為新的神,就只有將舊的神除去才行。
兩個人的矛盾一時之間無法區分,然而當真正的問題到來的時候,一切也就都迎刃而解了。小伙子最終歸屬的是末日之后的荒蠻世界,這個世界里,女人不是唯一,而自己的狗才是唯一,所以為了自己的狗犧牲女人在正常人看來是無法理喻的,但正是這種反類型的方式才讓我們真正了解到末日之后,一切的邏輯秩序的依托就不在了,這個時候,人究竟會做出來什么樣的事情,答案盡在不言中。
《孩子與狗》給出了一個答案,但同時也沒有泯滅別的答案,在一個由秩序作為支撐的世界里,秩序自然是唯一,然而當這個世界發生位移之后,秩序就不存在了?;男U世界里,生存條件下,一個伴侶的意義比伴侶本身要大很多。尤其是在一個陌生的人與人無法建立信任的世界里,人的作用很可能不如一條狗。這倒不是一種污蔑,而是一種嶄新的思考。思考之余,人類未來何處去?
你好,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