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宣布,2025年,中國足球的希望,不在那些年薪千萬的大爺身上,而在咱們江蘇的野球場上!
忘掉中超吧,那都是過去式了!
現在全網最火、最上頭、最讓人熱血沸騰的足球聯賽,是咱們江蘇人自己搞的——“蘇超”!
一個“村超”,一個“蘇超”,中國足球的未來,還得看咱們老百姓自己!
你問這“蘇超”到底有多邪門?
這么說吧,6月21號,常州主場對南京,一場省內的業余比賽,你猜來了多少人?
36712人!三萬六千多人!
體育場坐得滿滿當當,其中一萬多人還是從外省專門坐高鐵、開飛機趕過來的!這陣仗,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世界杯決賽呢!
一個剛“出道”一個月的草根聯賽,憑什么能這么火?
因為它,終于把足球還給了足球,把快樂還給了我們普通人!
你看看“蘇超”的球員都是誰?
516個注冊選手,65%都是你我身邊的普通人——你的語文老師,我的快遞小哥,隔壁的程序員,樓下的燒烤攤老板……
他們白天在工位上搬磚,晚上就換上球衣,在球場上玩命。
有人為了減肥,一個月只啃黃瓜,暴瘦10公斤;有人為了參加訓練,自駕3小時跨越兩座城市,風雨無阻。
這TMD才叫熱愛啊!這才是足球最開始、最純粹的樣子!
你以為業余比賽就是“菜雞互啄”,毫無看點?
大錯特錯!
第二輪,徐州對宿遷,一場比賽,隊醫上場了19次,擔架抬下去了6個人,兩邊替補隊員全部用完!那場面,激烈到解說都嘶吼著說:“這哪是踢球,這是上戰場啊!”
當比分不再是唯一標準,當那股子不要命的拼勁兒本身就足夠動人時,這樣的足球,誰能不愛?
當然,比球賽本身更精彩的,是場外已經“玩瘋了”的網友們。
“蘇超”的出圈,一半是“武踢”,一半是“文踢”。
這屆網友,造梗能力簡直逆天,梗密得讓你不知道該笑哪一個好。
其中最出圈的,就是常州隊的“減筆畫”慘案。
我們可憐的常州隊,開賽以來四戰四敗,一球未贏,被網友們戲稱為“十三妹”(江蘇十三市里的小妹妹)。
然后,喪心病狂的“減筆畫”就開始了:
輸第一場,常州被減一筆,變成了“吊州”;
輸第二場,再減一筆,成了“巾州”;
輸第三場,又減一筆,成了“丨州”;
第四場輸完,直接四大皆空,成了“0州”!
換成別的城市,估計早就破防了。
可人家常州呢?不僅沒生氣,還反手就是一個“自嘲式營銷”!
官方下場,又是玩梗又是送門票,推出“叫南哥”的帆布包賣到脫銷,開發“恐龍妹妹”的IP玩偶訂單過萬。
輸了比賽,贏麻了流量;少了“筆畫”,多了好感。這格局,直接大氣層!
而這潑天的富貴,也實實在在地轉化成了真金白銀。
一場球,能讓南京鹽水鴨的外賣訂單暴漲58%,能讓南通早茶的搜索量激增367%!
一個周末,五個主場城市的酒店預訂量,同比暴漲150%!
這哪是足球啊,這分明是一臺行走的印鈔機!
我必須得說,江蘇這次的官方,神了!
他們沒有高高在上地“指導”,而是躬身入局,陪著大家一起玩。
一看火了,立馬把白天的比賽改成夜場,方便上班族;一看觀眾太多,果斷換更大的體育場;甚至專門成立了“木更工作室”,官方下場帶頭“玩梗”,和網友們打成一片。
這種“我甘愿當你play中一環”的官方,這種全民參與、其樂融融的氛圍,才是“蘇超”能在一眾體育賽事中脫穎而出的終極密碼!
足球,本就該是這樣。
它不應該只是資本的玩物,不應該只是少數人的狂歡。
它應該扎根在每一片土地上,流淌在每一個普通人的血液里,成為我們為之吶喊、為之歡笑、為之流淚的,屬于我們自己的榮耀。
家人們,“蘇超”這碗雞血,你干了嗎?你覺得,這種模式,能復制到全國嗎?評論區開麥,聊聊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