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2013年國足1:5輸給泰國青年軍的時候,范志毅曾經(jīng)這樣說道:“這輸?shù)哪樁疾灰耍斖晏﹪斣侥希詈筝斁挼椋愣紱]得輸了。”其實,這一切都歸因于兩個原因,一個是足協(xié)官員們忙著撈政績,希望在自己任上能出成績,再一個就是球員薪資過高,已經(jīng)失去了拼搏的動力。
而這一系列的輸球,讓國足在FIFA的排名越來越低。從亞洲第五、第六,如今即將跌出前十。不要說輸越南、泰國,現(xiàn)在對戰(zhàn)印尼估計都要腿肚子轉(zhuǎn)筋,看來中國足球真的底褲都輸完了。
在其他行業(yè),或許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但人家都是工資和能力成正比,但能停球5米遠,擅長眼神防守的國足,如今平均每個球員薪資都在500萬元上下,不要說出去留洋,可能如果打超級替補就能夠拿這么多的薪資,真的何樂而不為呢?
而中國足球從業(yè)者,甚至是足球高管們都知道中國足球上不去的根源就是青訓(xùn)不行。但自2023年以來,中國足球職業(yè)聯(lián)賽財政總支出超35億元人民幣,其中近50%投入到一線隊工資獎金,但青訓(xùn)投入?yún)s不及10%。這一驚人數(shù)據(jù)不到日本的1/3, 連韓國的一半都不如。
的確,金元足球時代確實讓我們感受到了高水平的足球是什么樣子。但那些真的只是虛幻泡沫,就像同一批球員,在俱樂部和國家隊卻判若兩人,在俱樂部積極拼搶,生龍活虎,在國家隊卻消極怠工,寧可回傳也要錯失進攻機會,只要能混個國腳名頭就行 。
這就是“金元足球”的畸形路徑:把錢砸在“現(xiàn)成球星”身上,青訓(xùn)、校園足球全被邊緣化。
有錢 但沒有好苗子
在中國,替補的踢球成為了一項貴族運動。孩子想踢球,先交上萬塊學(xué)費,家長連場地都找不到。或許最后連替補的替補都打不了。
這樣的現(xiàn)狀,。在日本舍友不要說巴西、阿根廷、德國這些歐美足球強國,就拿我們的近鄰日韓相比,也真的是天壤之別。在日本,周末有“免費周末足球計劃”,在法國及葡萄牙,小俱樂部的經(jīng)費是來自國家60%的補貼,而大家所熟知的一些當(dāng)今的足球巨星,他們更是從貧民窟里踢出來的。
我們呢,自掏腰包,掏著不菲的錢,讓家長買單,讓孩子看不到踢球的出路。
那么,我們應(yīng)該怎樣調(diào)整策略呢?
首先就是壓薪,雖說前國腳徐亮?xí)谀成缃幻襟w一再說不要再提降薪了,再降薪房貸都還不上了。但他們踢的又是什么水平。同時,清除合同中“無功高薪”的保底條款,全面與比賽數(shù)據(jù)掛鉤。也許只有這樣,才會使得這些拿著高薪踢懶球的球員有那么一丁點拼搏精神。
當(dāng)然方法會有很多,執(zhí)行起來真的非常的難,要知道,一旦降薪、限薪,他們真的會好好踢球嗎?結(jié)果會不會適得其反,大家覺得呢,評論區(qū)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