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4459字
閱讀預計11分鐘
作者|沙希德·哈什馬特
翻譯整理|唐曉甫
本期編輯|何佳蔚
本期審核| 江怡
編者按
近期,以色列對伊朗的不宣而戰引發全世界關注。以色列空軍對伊朗核設施發動了毫無顧忌的打擊,也引發了人們對全球核不擴散體系穩定性的擔憂,越來越多的人在思考傳統的核門檻戰略是否適用于當前時代。關于此次以伊沖突對周邊地區的影響,以及對整個核不擴散體系造成的沖擊,巴基斯坦前駐斯里蘭卡大使、伊斯蘭堡國家國防大學前顧問沙希德·哈什馬特博士在與觀察者網的連線對談中,對相關問題作出解讀。南亞研究通訊特轉載此文,供各位讀者參考。
IAEA,圖源: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您好,請問穆斯林世界如何看待此次伊朗與以色列的沖突?
?沙希德·哈什馬特:穆斯林世界強烈譴責以色列的襲擊,強調此次打擊將帶來極其嚴重后果,并可能導致災難在該地區乃至更廣范圍擴散。其中土耳其和巴基斯坦的反應最為重要。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表示:“內塔尼亞胡及其屠殺網絡的襲擊正在使整個地區和世界陷入火海,必須阻止這些行為。”
我認為理解這場危機,最關鍵的是理解以色列與美國的目標、其實現前景以及對區域和更廣范圍的影響。雖然以色列方面表示,“崛起的雄獅行動”的目標是削弱并摧毀伊朗的核設施,剝奪其生產可用于制造核彈的武器級濃縮鈾的能力,但顯然其目的遠不止于此。
自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以來,美以兩國及其盟友一直奉行這一戰略:執行對伊朗經濟制裁、推進公開和秘密的對伊朗軍事與情報行動、讓伊朗陷入外交孤立,以及鼓動伊拉克入侵伊朗等行動。在經過一系列失敗后,他們參考美國及西方盟國炮制“伊拉克擁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并入侵伊拉克前的歷史,如出一轍地炮制了伊朗核危機。
杰弗里·薩克斯在近期與塔克·卡爾森的視頻節目中提及了內塔尼亞胡第一次擔任總理時出臺的一份報告:《徹底決裂:保衛國家的新戰略》圖源:觀察者網
有人會把以色列對伊朗布局與顛覆利比亞和敘利亞的布局相提并論,但事實上,這幾個國家面對的情況不完全相同。杰弗里·薩克斯教授曾提到1996年的《徹底決裂:保衛國家的新戰略》報告,即中央情報局和摩薩德聯手制定的摧毀包括伊朗在內七個伊斯蘭國家的計劃。這七個國家包括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利比亞、索馬里、蘇丹和伊朗,而該報告的終極目標是建立從東部的幼發拉底河/波斯灣延伸到西部的尼羅河,從南部的阿拉伯半島延伸到北部的地中海的“大以色列”。
回過頭看,這七個國家中其他六國已被毀滅殆盡,僅剩下伊朗一個國家。而以色列正與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積極合謀,一方面通過不斷的外交和經濟支持、不間斷軍火供應以及最新武器和技術援助;另一方面,分步實行在該地區發動戰爭、對加沙和西岸巴勒斯坦人實施種族滅絕與清洗、直接轟炸伊朗等手段,以達成最終戰略目標。
?觀察者網:考慮到謝里夫總理與美國良好的關系,以及美巴領導層之間的長期合作,巴基斯坦領導人如何看待以色列對伊朗的突然襲擊?
?沙希德·哈什馬特:國際政治和全球事務中,領導人之間的私人關系確實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國家利益”,它在制定國家政策和決策時始終居于首位。美巴關系歷史悠久,跌宕起伏。長期以來,美國尤其是在該地區出現危機時,在外交上支持大多數的巴基斯坦政權?,F在不僅沙赫巴茲·謝里夫總理與美國保持良好的工作關系,美國還與巴基斯坦軍隊持續保持著兩軍關系。
巴基斯坦領導層一直在艱難的地緣政治環境和限制下努力維護國家利益。對于此次襲擊,巴基斯坦回應強烈且明確。除了譴責以色列的不道德、無端且無意義的侵略外,巴基斯坦還表示將與伊朗團結一致。巴基斯坦總理敦促國際社會和聯合國采取“緊急且可信的措施”,制止以色列對伊朗的戰爭。巴基斯坦的擔憂非常真實,因為它與伊朗錫斯坦-俾路支省和巴基斯坦俾路支省之間有漫長的陸地邊界和海岸線。
俾路支問題長期困擾伊朗和巴基斯坦。圖源:觀察者網
巴基斯坦國防部長呼吁伊斯蘭國家采取統一策略反擊以色列,警告若不集體行動,將使它們自身處于脆弱境地。他同時表示對伊朗提供全面的外交支持。巴基斯坦要求立即召開伊斯蘭合作組織(OIC)會議,所有伊斯蘭國家必須共同制定對以色列的集體應對策略。巴基斯坦駐聯合國安理會特使也發出了警告,如果沖突在該地區或更大范圍內升級,將產生災難性后果。
?觀察者網:對伊朗核設施的攻擊,在巴基斯坦國內輿論中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沙希德·哈什馬特:以色列對伊朗核設施的攻擊對亞洲乃至全球各個地區都具有嚴重影響。巴基斯坦與伊朗人民有長達數百年歷史、文化和宗教聯系,天生具有親近感。巴基斯坦公眾輿論對以色列的襲擊十分敏感,對以色列不宣而戰的行為感到十分厭惡和沮喪。而且,由于地理上毗鄰伊朗,巴基斯坦對以色列攻擊伊朗核設施從而導致的可能的核泄漏問題更加關注。
雖然此前以色列似乎僅破壞了包括納坦茲核設施在內的幾個核設施的地上建筑,尚未明確發生核泄漏問題,但毫無疑問以色列正計劃對伊朗核設施造成更嚴重的破壞,以徹底摧毀它們。如果核設施被嚴重破壞,輻射泄漏將影響更廣泛的區域。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負責人也警告稱,以色列對伊朗核設施的襲擊(長期以來,IAEA對相關設施制定了保障措施并進行定期檢查)將導致極為災難性的后果。
?觀察者網:這一系列事件發生后,巴基斯坦國內是否會就核戰略問題展開討論?他們的觀點是什么?
?沙希德·哈什馬特:我們一般不會在公眾場合討論核戰略相關問題,當然巴基斯坦國內專家和專業人士會表達他們的觀點,并由國內媒體報道。一般而言,大多數巴基斯坦專家都認為,每個國家都有權出于和平目的獲得核能力。
此外,我們認為如果一個國家的安全受到威脅,而其對手擁有核能力,則受威脅國家應當有權獲得相同能力以行使其合法的自衛權。各國的專家、科學家和戰略家在核不擴散問題、核門檻以及先發制人核打擊政策方面存在分歧。但巴基斯坦的大多數核安全領域專家認為,IAEA的政策具有歧視性,這一點在穆斯林國家和非美國盟友國家得到了很強的體現。
?觀察者網:您認為此次襲擊是否會對各國政策產生決定性影響,比如導致某些國家放棄核門檻戰略?這是否會導致核不擴散體系的崩潰?
?沙希德·哈什馬特:毫無疑問,此次襲擊將對那些未被國際社會廣泛認可卻已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以及那些試圖和平利用核能乃至獲得軍民兩用核能力的國家將產生深遠影響。事實上,各國早已認識到,世界上不存在普適性的“核門檻戰略”,每個國家根據自己的情況都有與其外部環境和能力相適應的核門檻。
傳統上核門檻政策很少被公開討論和展示,一直保持其戰略模糊性。盡管都希望建立可靠的威懾體系,但是“核門檻”戰略和“先發制人”核戰略有明顯不同,“核門檻”的模糊性有其優點和缺點。
我認為,如今看來《核不擴散條約》(NPT)體系的整體概念已變得多余。該條約的三大支柱是:不擴散、裁軍,以及和平利用核能。歷史上,NPT在防止核武器的擴散、促進和平利用核能的合作,并進一步實現核裁軍方面做出過貢獻。
但是出于顯而易見的原因,巴基斯坦并未加入NPT。另外兩個擁有核武器但是沒有簽署NPT的國家分別是印度和以色列。朝鮮則是在1985年加入NPT后,于2003年宣布退出該條約。
但在本輪襲擊中我們看到,伊朗作為NPT締約國,即便其所有核設施都在IAEA的監督之下,并愿意接受IAEA的定期檢查,仍然受到以色列、美國及其歐洲盟友,尤其是英國、法國和德國的脅迫、騷擾和勒索,甚至成為此次打擊的目標。
事實上,伊朗一直處于持續的經濟和軍事制裁之下。伊朗發展核設施和濃縮核燃料用于和平民用的合法權利遭到剝奪。此前,許多伊朗核科學家在公開和秘密行動中遭到暗殺。美國及其盟友一直支持以色列摧毀伊朗核能力的行動,并將伊朗的核項目視為對以色列的威脅。
在最近的這一輪襲擊后,我不認為伊朗有理由繼續參與NPT。由于伊朗正與以色列陷入不斷升級的軍事沖突,伊朗政府于2025年6月17日表示,其議會正在起草退出NPT的立法。此外,伊朗還認為,聯合國核監督機構IAEA在其報告中錯誤地認為伊朗未遵守核保障義務,為以色列的進攻“鋪平了道路”。
我們看到,以色列在美國的全力支持下,明顯、故意且極具侵略性地違反了多項國際法律、規范和協約,卻逍遙法外。而條約其他簽署國對此并未作出任何有效回應。這使得包括NPT在內的多項國際協議前景非常不確定。
無論如何,由于NPT具有歧視性、偏見和不公平的性質。不僅伊朗會認真考慮退出NPT,許多國家也可能會考慮退出NPT。而且我十分懷疑,在這輪打擊后,伊朗會盡快將鈾濃縮到武器級水平,因為他們會將此視為唯一的自衛手段。
?觀察者網:您認為未來伊朗和以色列的戰爭會往何處去?美國會下場嗎?
?沙希德·哈什馬特:由于若干制約因素,伊朗進行大規模升級的可能性較小。由于航空技術差距,伊朗極其依賴通過彈道導彈打擊以色列目標。此外,伊朗也意識到若大幅擴大沖突規模,將面臨美國直接軍事介入的風險。所以迄今為止,伊朗一直避免針對美國資產或地區駐軍采取行動。
可以預期,除非自身遭受重大損失,伊朗將繼續采取“持續但有限”的打擊策略。與以色列相比,伊朗擁有戰略縱深和龐大人口。雖然遭受重大打擊,伊朗仍擁有可觀的導彈能力和非對稱作戰手段,具有一定韌性。
然而,持久沖突將消耗伊朗軍力、后勤能力,以軍的打擊也將使得經濟基礎設施及國內政治穩定性打擊。此外,額外制裁、外交孤立和缺乏可靠盟友等因素,將進一步削弱伊朗長期維持沖突的能力。所以我認為伊朗在之后的首要任務是控制己方損失并對自身國際戰略進行重新定位,而非持續升級。
目前,區域內安全風險外溢可能性雖然有,但不高。最關鍵的變量是美國駐海灣地區部隊是否會介入。雖然美軍尚未決定參戰,但任何針對美軍資產或盟友的襲擊都可能改變美軍這一立場并導致沖突范圍擴大。
美國空軍B-2轟炸機投擲GBU-57鉆地彈瞬間。圖源:觀察者網
內塔尼亞胡深刻知曉,僅憑以色列無法對伊朗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所以他正在極力拉攏美國參戰。而且考慮到美以在政權更迭目標上有諸多共同利益,不能排除以色列通過代理人發動“假旗行動”對美軍發起襲擊的可能性。一旦發生,美軍將被拖入沖突,使得整個沖突蔓延并吞噬整個地區。
短期看,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降級和解決以色列-伊朗沖突。截至目前,伊朗和以色列兩國之間尚未出現可信的調解人。理論上負有維護全球和平與安全責任的聯合國既缺乏權威,也缺乏公信力,難以在此事中發揮有效調解作用。
巴基斯坦雖然有意調解,但是需要尋求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的有效支持。此外,來自俄羅斯和中國的強大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在這種復雜的情況下,任何調解努力都需要得到某些可靠保證。
但是,以色列尚無意接受任何調解。美國雖在本地區擁有重大影響力,卻出于在該地區的國家利益和國內政治考量,與以色列始終保持一致立場。而猶太復國主義游說團體力量過于強大,不會允許任何美國政府在此問題上保持中立。所以在缺乏中立、可信且能有所作為的第三方情況下,任何強烈觸發因素都可能導致沖突顯著升級。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和俄羅斯可成為平衡力量,推動安理會更有效地斡旋、遏制沖突,并最終達成雙方均能接受的和解方案。但無疑這一道路面臨被美國一票否決的挑戰。
作者簡介:沙希德·哈什馬特,巴基斯坦前駐斯里蘭卡大使,清華大學巴基斯坦研究中心高級顧問。
本文轉載自“觀察者網”客戶端2025年6月22日文章,原標題為 《沙希德·哈什馬特:美以襲擊伊朗核設施,全球核不擴散體系岌岌可危?》
本期編輯:何佳蔚
本期審核:江怡
*前往公眾號后臺發送“編譯”,即可查看往期編譯合集
更多內容請見↓
歡迎您在評論區留下寶貴的意見或建議,但請務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帶有攻擊性和侮辱性語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會被采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