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本田、大眾、日產都在逐步完成合資2.0的轉變,只是,通用更早地將首個產品開發主導權轉移到了中國市場。
文丨智駕網 零醬??
編輯丨雨來
進入2025年二季度,曾經已經快被「擠下牌桌」的合資品牌突然加速醒來。
根據乘聯會公布的相關數據,5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47萬輛,環比增長7%。在此基礎上,合資品牌們在六月慣有的口水戰中努力用產品博取少有的關注。
拋開對品牌的偏愛與偏見,買車,說到底只有三件事:安不安全、好不好開、劃不劃算。
而這三點,上汽通用都想明白了。
01.
自燃1:1賠付新車&油車駕駛感受
2025年6月19日,定位「大五座SUV」的新別克純電E5正式上市,共推出3款車型,官方一口價分別為:
620KM尊享版16.99萬元,545KM智享版 15.99萬元,515KM先享版14.99萬元。
在發布會現場,上汽通用副總經理薛海濤表示,如果新車發生自燃事故,別克將賠付用戶一輛全新車。
這一政策具體表述為:官方承諾自交付之日起一年內,因三電質量問題發生自燃并達到報廢標準,給予1:1賠付同等配置新車。
這也是業內首個承諾賠付的車型。
很難想象,中國新能源市場已經內卷成這個樣子,以營銷見長的新勢力企業,和爭搶月榜的一二三號們,竟然都沒有做出過如此承諾。
能被一個老合資搶在前面的原因,看破不說破。
作為上汽通用體系首個采用奧特能平臺的純電車型,第一代E5在誕生之初就以遠超行業的電池安全開發和試驗標準,提前2年滿足“史上最嚴”的電池新國標。
彼時的1.0奧特能平臺采用了業內首創的可無線連接的電池管理系統,減少90%線束和大量連接器、接插件,降低傳統線束老化帶來的故障風險,提升系統運行的質量和壽命。
無線連接電池管理系統的底層架構也支持軟件功能的更新,配合全新一代VIP智能電子架構,電池管理系統可像智能手機一樣進行軟件更新。
別克純電E5上市兩年來,已實現累計行駛超過10億公里零自燃,成為百年通用電動化轉型的一個重要節點。
此次升級奧特能2.0多元驅動平臺后新別克純電E5實現了電池能效與安全性的雙重突破。
奧特能2.0電池采用高集成、高強度的CTP一體化電池包結構,并集成高性能電芯、電池熱安全防護、高性能鋁合金外殼體、超強結構連接固定設計、超穩健密封系統,以及車-云一體電池實時監控系統和PCDD新型激勵熔斷器,打造七重電池防護體系。
新電池滿足IP68防塵防水、IP6K9K高壓噴水防護等級,全時高壓防護設計可在事故發生2毫秒高壓斷電,連同充電過溫過流實時監測及防護,帶來銅墻鐵壁般無死角的安全防護保障。根據遠超國標的50℃高溫下電量100%的電池進行的熱擴散測試,新別克純電E5單體電芯熱失控后無熱蔓延,靜置2周不起火、不爆炸,遠遠超過電池新國標“2小時內不起火、不爆炸”的要求。
新車搭載76.8kW·h磷酸鐵鋰電池,擁有620公里超長續航里程。與寧德時代聯合開發的高安全長壽命電芯,支持全生命周期快充,并將充電速度提升30%。在3C充電倍率下,補能10分鐘可增加210公里續航。
新車采用自研7合1高集成扁線油冷電機,百公里綜合能耗低至13.4kW·h,每百公里電費僅6.5元(一公里電費僅不到7分錢)。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7℃的低溫環境下,電池容量保持率仍然大于95%;且經過行業最嚴標準測試,在CLTC工況80萬公里循環驗證后,電池衰減少于15%,電池健康度為行業領先水平。
作為以「安全」為主打賣點的車型,新別克E5的以上數據也同樣經歷了等效超過400萬公里、涵蓋全天候全路況的整車耐久性測試。
在電車相對較弱的駕駛體驗上,新別克E5采用五連桿后懸架,搭配VMC(Vehicle Motion Control)智能底盤技術和富有韌性的底盤調校,實現舒適與運動的最優平衡。其單踏板模式支持兩種動能回收力度,配合創新配備的能量回收撥片,用戶既可以選擇純粹的電動車駕駛體驗,也能夠享有更接近燃油車的駕駛感受。新別克純電E5加速不暈,顛簸不晃,剎車平穩。
02.
「安全一口價」
盡管老款E5在推出之時,有報道稱其「擊穿合資純電價格底線」,但一個事實是,E5的銷量并不如意。
2023年,別克E5全年銷量35129輛,2024年腰斬至萬臺級別。如此下滑,是別克、上汽通用、乃至合資品牌的一個縮影。
為應對這一「至暗時刻」,別克和其背后的上汽合資體系率先推出了「一口價」機制,并在2025年年初確認全品牌新車將繼續延續「一口價」定價模式。
此次上市的新E5,也同樣采用這一機制,這讓其在定價上相比于此前兩天上市的競品零跑C16純電版(售價16.18-18.18萬、續航在580-610之間),有了一點點的優勢。
而更健康的經營模式,則是別克和上汽通用更顯著的長板。
根據此前報道,在上汽通用自己的預測中,到2026年,其新能源汽車產品銷量占比會達到50%以上,到2027年甚至達到60%,所有推出的新能源汽車產品,目標都是必須盈利。
如此明確的盈利目標,意味著對自己的產品、降本成果及供應鏈健康都很有信心。
「過往,別克的新能源車是虧本賺吆喝。如今,我們不會再做虧本的生意。」
這是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在今年上海車展之前對媒體立下的「FLAG」。為此,盧曉透露:
「財報顯示過去一兩年我們在降本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技術降本,這塊上汽通用也是大刀闊斧的改革。」
這使得上汽通用的經營利潤去年四季度、今年一季度連續兩個季度為正,行業原本對「一口價」政策的擔憂也在上汽通用「回到正常運營水平的公司健康度、符合甚至超過董事會預期的表現」中逐漸消散。
而在供應鏈層面,別克和其背后的上汽集團,與相對脆弱的新勢力相比,優勢則表現得更為明顯。
6月11日午間,上汽集團宣布,除了將供應商支付賬期統一至60天內外,還不采用商業承兌匯票等增加供應商資金壓力的結算方式,以實際行動踐行國企責任,保障上下游企業資金高質高效流轉,推動合作伙伴更好協同運行。
上汽與北汽成為「60天賬期承諾」中,唯二明確不采用商業承兌匯票等結算方式的車企。保障自身經營和供應鏈健康,成為上汽通用對用戶另一種形式「安全」的承諾。
不過回到新E5本身,一個需要說明的是,新E5相比老款還是舍去了部分配置。包括方向盤加熱、副駕電動調節、前排座椅加熱、1個揚聲器、后排中央扶手,以及一個四驅頂配版本。
另外,與新勢力相比,新E5在智能駕駛輔助領域表現平平,別克對于智駕技術的保守態度也在客觀上為車輛節省了部分成本;而在車機部分,新版依然與2023年的第一代E5采用同樣的8155芯片,這意味著此前已被頻繁詬病的車機卡頓或將在新車上繼續出現。
這或許將是降價之后的新車,可能存在的最明顯短板。
03.
新E5的秘密,藏在one more thing背后
在新E5售價發布之后,副總經理薛海濤十分興奮地向現場媒體透露了「one more thing」:
全新別克GL8(參數丨圖片)陸尚自上海車展前上市以來,58天時間訂單量突破23000輛,其中5月銷量為13055輛,家族銷量第一且創年內新高。在售價24.99萬元—28.99萬元的三款車型中,有59%的用戶選擇了頂配尊享版,整體平均成交價格在28萬元以上。
此外,在陸尚的用戶中,有85%以上為家庭用戶選購,其中二胎比例占43%。
用薛海濤自己的話說:
「平均每三分鐘,就有一臺陸尚進入中國家庭」。
這是市場對上汽通用別克的巨大肯定。
根據此前報道,從2025年開始,上汽通用新車型的產品定義都已由上汽通用和泛亞自己主導,100%圍繞中國客戶需求展開。同時,上汽通用汽車所有車型的數字化功能,100%由上汽通用本土的軟件及數字化中心進行開發。
「我們的本土開發團隊跟通用有一個共識——在中國一定要開發中國本土的東西,我們根據中國用戶需求定義自己的產品。」
「接下來,所有開發都是在中國為中國,甚至為全球。」盧曉說。
在他看來,上汽通用就是中國內核,代表中國實力,有能力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滿足他們需求的電動化、智能化、高價值化的產品。
這番表述,與本月早些時候廣汽豐田的宣言類似。
在廣汽豐田第二屆科技日上,豐田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小西良樹表示,未來中國車型的開發決策權將由日本總部放至中國:
「將決策權交給中國團隊。」
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文大力同步宣稱:
「廣汽豐田將通過新體制(RCE)、新平臺(新能源架構)、新生態(華為/小米/Momenta),全力推動中國自研2.0的時代的到來。」
目前看來,包括豐田、本田、大眾、日產都在逐步完成合資2.0的轉變。只是,通用更早地將首個產品開發主導權轉移到了中國市場,由上汽通用泛亞研發中心承接,而新E5和GL8家族都出自于此。
還是盧曉的那句話:
「上汽通用將成為最懂中國的合資品牌。」
新別克E5的上市slogan是「大可放寬心」,粗粗看上去,很有些「可以清心也」的味道。
雖然以「可」字開頭略有些不太通順,但基本也有個循環回文的結構。
最懂中國市場的合資品牌,開始從內到外的,有了中國味。
【關注智能汽車,關注智駕網視頻號】
關注汽車的智駕時代上智駕網(http://autor.com.cn)
合作or新聞線索提供,聯系郵箱:editor@autor.com.c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