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數≠人生遙控器
昨天鄰居家孩子查完分,整棟樓都聽見咆哮:“數學59分?!你答題卡踩腳底下忘交了吧?!”
他媽的
但說真的——
“985的錄取通知書和燒烤攤的營業執照,本質上都是入場券,區別只是進場時服務員要不要喊‘貴賓一位’。”
我高中班主任的金句至今刻在教室墻上:
“世界很大,考場很小,你將來混得好不好,取決于能不能在夜宵攤和院士聊同一篇論文。”
(注:去年我校烤冷面攤主和隔壁大學教授合作發表了《醬料粘度對碳水的情緒價值影響》,現在倆人合伙開了家“學術風味小吃連鎖”)
2. 清北錄取線?那是你人生的第一個PS參數
表妹去年壓線進北大,現在天天在朋友圈哀嚎:
“以前覺得考上就登基了,現在發現連御膳房打飯阿姨都比我像學霸”
清北畢業生5年內轉行率超40%(畢竟連韋神都說過“買不起北京廁所”)
某外賣平臺統計,騎手本科率已達24%(其中7%會邊送餐邊背考研英語)
所以如果你考得好——
建議把錄取通知書裱起來,畢竟這是你最后一次靠分數碾壓同齡人
(等工作后就會發現,同事里既有高考比你低200分的拆遷戶,也有比你高50分卻來當你下屬的卷王)
3. 學渣篇:300分?恭喜解鎖隱藏副本!
朋友阿強高考287分,現在開著保時捷給我們講成功學:
“當年要是多考200分,現在可能正給導師的孩子輔導作業呢”
他的逆襲路線圖:
① 讀大專時發現“代拿快遞”商機→
② 轉型“校園跑腿”APP→
③ 現在公司估值夠買下當年看不起他的重點中學
當代魔幻現實:
- 抖音網紅“三百分小磊”靠教人“如何把廠妹聊成女友”年入百萬
- 某二本院校因“電競專業就業率100%”被家長舉報太浮夸
記住這個公式:
低分+厚臉皮=無限可能
(畢竟馬斯克都說“文憑只是證明你交得起學費”)
4. 家長篇:別把志愿填成你的復活賽
最近心理咨詢師朋友接的案子:
- 案例A:媽媽逼女兒報師范,結果姑娘大二退學去非洲拍野生動物
- 案例B:爸爸撕了兒子美術合格證,現在父子倆在抖音直播對罵月入5萬
血淚建議:
? 把“你必須學計算機”改成“要不要試試用AI畫澀圖?”
? 把“當醫生穩定”替換成“聽說骨科醫生拆情侶最快”
重點劃線:
“你當年沒實現的夢想,不應該讓孩子用四年學費來買單”
(除非你能保證ta畢業后直接繼承你的麻將館)
5. 終極真相:人生是開放世界游戲
觀察到一個神秘現象:
- 班里最早買房的,是高考移民失敗去賣保險的體育委員
- 唯一出國的,是當年在考場睡著的藝術生
這印證了某985教授的暴論:
“高考本質是幫社會把螺絲釘分個類,但有人偏要當樂高”
所以無論你考了——
750分:準備好被全網追問“是不是戴了腦機接口”
300分:提前練習“謝謝老板打賞”的甜美聲線
最后送你三句通關秘籍:
1?? 用查分時的網速對待未來(該卡頓卡頓,該閃退閃退)
2?? 把填報志愿當淘寶下單(七天無理由退換,但運費很貴)
3?? 記住所有逆襲故事的開頭都是——“我當年差點沒考上”
剛收到消息:
當年我校最狂的學霸,現在某大廠年薪80萬但頭發剩80根
而那個總被罰站的學渣,因為發際線優越成了植發代言人
你看,分數決定你去哪個城市打游戲,但操作鍵始終在自己手里。
(PS:實在想不開的,建議重溫《武林外傳》第37集——呂秀才說:“考不上就考不上唄,我還不稀罕當公務員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