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緊扣“人才強區”戰略,以跨區域合作、校企聯動、精準服務為抓手,構建全方位引才育才體系,讓各類人才在這片熱土上找到發展坐標。一系列務實舉措推動人才招引工作多點開花,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校企聯動出實招,精準滴灌就業需求
“一企一策”解難題,“線上線下”齊發力。年初至今,區領導帶隊走進朝陽市勞動高級技工學校、遼寧石油化工大學、赤峰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7所院校,組織253家企業參與專場招聘,3590個崗位覆蓋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重點產業,1378人當場與企業“雙向奔赴”。區人社局開展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招聘模式,積極引才引智,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為企業和人才提供便捷高效的對接服務,20場次活動引進了普通人才286人。政策宣講團更是“送暖上門”,11場入企宣講、11場政策解讀會,讓16名高校畢業生及時申領到總計14.95萬元的生活補貼,“留遼來遼”的政策紅利真正落到實處。
專項行動頻發力,持續釋放引才磁力
5月16日,朝陽勞動高級技工學校的招聘現場格外熱鬧。我區19家名企帶著350余個高薪崗位集中亮相,涵蓋機械制造、食品加工等97類工種。這場“5·16朝陽招賢”專項行動,既是對重點企業用工需求的“精準投喂”,更是大洼以“人力資源招商”模式拓展引才半徑的縮影。企業HR現場演示崗位實操、解讀晉升通道,讓求職者直觀感受“在大洼工作有奔頭”。
跨省牽線搭平臺,打破地域引才壁壘
“走出去”拓渠道,“請進來”謀共贏。6月20日,區領導率隊奔赴內蒙古赤峰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舉辦“大好未來 洼地聚才”推介會。現場播放的人才政策宣傳片里,從盤錦港的物流樞紐優勢到石化產業集群的崛起,從人才公寓的拎包入住到子女教育的一站式保障,每一幀都在訴說大洼對人才的誠意。榆樹街道、于樓街道亮出優質資產“家底”,中升房地產推介宜居地產項目,盤錦臨港經濟開發區和首農食品、眾成汽車等企業逐一曬出技術崗、管理崗等480余個需求,學院則以“訂單式培養”模式回應企業期待。三場簽約儀式落地——區人社局與學院結為友好單位、盤錦臨港經濟開發區與學院共建校地合作基地、企業與學院達成人才定向輸送協議,現場招聘會更吸引數百名學子排隊咨詢,讓跨省引才的橋梁越架越實。
謀篇布局再升級,下半年規劃明路徑
錨定“引才提質”目標,區人社局劃出下半年“作戰圖”:計劃舉辦6場招聘會,包括4場綜合性招聘和2場校園專場,吸引80家企業提供2000余個崗位,力爭促成400人達成就業意向。為提升匹配精度,將建立企業用工動態數據庫,聯合專業機構為求職者做職業測評,用數據平臺實現“崗位畫像”與“人才畫像”智能匹配;宣傳上瞄準高校畢業生、返鄉勞動力等群體,在校園社群發招聘推文、在鎮街大集貼海報,甚至上門一對一講解。此外,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培訓工作人員掌握數字化招聘技能,通過“監督-評估-優化”閉環機制,讓每場招聘都成為人才與大洼的“雙向奔赴”。
如今的大洼,正以“生態+產業+政策”的組合拳,讓人才“引得來、留得下、干得好”。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正敞開懷抱迎接五湖四海的追夢人,共同書寫“人才與城市共成長”的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