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陜西工會打造養老護理人才“需求采集+技能培訓+崗位輸送+職業提升”全鏈條服務體系——(引題)
圓了技能夢 暖了護工心(主題)
本報記者 祝盼 毛濃曦
近一周,正在參加2025年陜西工會養老護理人才專項培訓班第三期的學員張亞利,每天都處于“充電”狀態,逢人便說:“這次培訓老師講得太好了,學到很多知識,收獲很大。”
張亞利從2020年開始接觸養老護理,自學了幾年,卻一直不知道未來的路在何方。在參加了陜西工會養老護理人才培訓班后,她變得自信滿滿,感覺自己不僅能考取相應職業技能等級,圓養老護理的技能夢,而且在工會幫助下,也能找到一個可靠、收入不錯的工作。
張亞利是陜西工會打造的養老護理人才“需求采集+技能培訓+崗位輸送+職業提升”全鏈條服務體系的受益者之一。
教學:“理論+實操+案例”
“一名老人癱瘓在床,我們需要幫他進行口腔清潔。我們先一手扶肩,一手扶膝蓋……”7月1日下午,陜西工運學院養老護理人才專項培訓班口腔清潔實操課上,授課老師正一邊講解,一邊向學員演示操作,60多名不同年齡的學員圍滿四周,認真觀摩。
“這種理論和實踐融會貫通的授課,讓我們不僅學到了標準操作,還有機會在仿真實訓室進行現場實踐。”培訓班學員沈秀梅激動地說,聽到本次免費培訓班的消息后,她第一時間報名參加。
據陜西工運學院副院長韓慶聚介紹,早在2008年,學院便開設了養老管理與服務專業,近年來,隨著銀發經濟的發展,陜西省總聚焦下崗失業職工、困難職工家屬、農民工等群體的就業問題,開設了養老護理培訓班。
在培訓班的課程設計過程中,陜西工運學院調研了西安多家養老機構、護理院等,同時對學員的需求和想法進行調研,最終形成了“理論+實操+案例”的教學模式,并組建了由行業專家、資深教師構成的教學團隊。培訓班的日常課程既包括老年病理與病狀管理、心肺復蘇與日常急救等理論課,又有康復護理中的體位管理、助行器具與輪椅操作實務等數十節實操課,同時還有職業道德與護理倫理、人際關系與溝通等課程。
就業:“企業+院校+工會”
近日,在西安市一家養老機構,養老護理員路梅正帶著老人做康復操鍛煉。“奶奶,我們康復鍛煉結束后,我再幫您沖杯蜂蜜水潤潤嗓子。”她笑瞇瞇地對老人說。
經過在陜西工運學院養老護理技能培訓后,路梅在今年4月通過了高級養老護理人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陜西省總工會就業幫扶與陜西工運學院牽線搭橋下,路梅最終入職了心儀的養老機構。路梅的經歷是陜西工會“企業+院校+工會”就業培訓新模式下,充分發揮產教融合優勢、提高學員就業效率和滿意度的縮影。
“學院與西安市總工會中順家政服務有限責任公司、渭南市博思特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等多家合作的家政公司、養老機構共同開發課程內容,開展訂單式培訓,并在之后推薦就業。”韓慶聚說。
在陜西省總的支持下,陜西工運學院今年實施養老護理人員免費培訓計劃,在食宿、技能培訓及等級認定等方面均予以免費,學員們完成培訓并通過考核,可獲得國家認可的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從2021年至今,已有2000多人在陜西工運學院參加養老護理員培訓,1000多人完成考試并獲得相應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并找到了滿意的工作。
延伸:“幫扶+競賽+提升”
4月21日至28日,陜西工會養老護理人才專項培訓班在陜西工運學院舉行。與上一期培訓班有所不同,本期的40名學員均由陜西職工幫扶服務中心推薦而來。
“我們與陜西工運學院合作,精準發動有養老護理就業意愿的困難職工及其家庭成員共40人參加培訓。”陜西職工幫扶服務中心副主任李廷偉介紹,中心還與工運學院對接,融入學院就業工作,為學員搭建就業推薦平臺,并且提供一對一精準就業指導。
最終,這一期學員中有35人順利通過考試并取得證書,20余人在畢業后很快實現就業。
與此同時,陜西工會通過舉辦技能競賽提升養老護理職工技能水平。2024年6月18日,西安市首屆康養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決賽舉行。決賽各賽項前5名參賽選手,將由西安市人社局辦理晉級二級(技師)證書,對進入決賽且預賽、決賽成績雙合格的參賽選手,辦理三級(高級工)證書。
“要推動養老護理從業人員從‘體力型’向‘技能型’轉變,同時延伸全鏈條服務體系,進一步為從業人員打通成長成才通道,讓他們有奔頭、有盼頭、有職業自豪感,最終推動行業良性、高質量發展。”陜西工運學院黨委書記陳鵬表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