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速度越快油耗越低?路況對油耗的影響才是根本
上次我從500組單次油耗得出結論:同樣溫度下,單次行駛里程越長,平均速度越快,油耗就越低。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上個帖子https://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efb37f81cd818244/112026067-1.html)
這個帖子承接上個帖子的問題,主要圍繞“平均速度越快油耗越低”是不是永遠成立來展開,結論在文末。
寫這個帖子之前,我仔細統計了這550組數據記錄,平均速度超過100km/h的居然高達38組,占整個統計數據的6.9%,甚至有2組數據平均速度超過120km/h,分別是記錄的第396組平均速度124km/h和第397組平均速度123.37km/h。
也是在這段路,我的銳界L(參數丨圖片)混動收到了超速10-20%的罰單,不過好在只需要在app學習一下,不罰款不扣分,還是比較人性化。(當然也希望大家注意安全駕駛)
真是不統計不知道,一統計嚇一跳。平均速度超過100km/h,明白人都應該知道這意味著什么。沒有超強的動力性,沒有出色的底盤調校,沒有超強的高速穩定性和精準的操控性,我就是再喜歡開快車,也跑不出這樣的速度和成績。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折射出銳界L混動強大的產品力。不知不覺間,銳界L混動在2年的時間里,帶著我打破了好多個人駕駛紀錄……
這38組數據里,平均速度在100-110km/h的有28組,平均速度在110-120km/h的有8組,剩下2組就是平均速度超過120km/h的。而在這些數據里,單次記錄里程最短的是118.6公里,平均速度107.14km/h,油耗7.7升。
單次記錄里程最長的是613公里,平均速度104.18km/h,平均油耗7.9升。一口氣跑613公里不休息,這能說明什么?如果銳界L混動長途奔襲的舒適性不好,沒有舒服的坐姿和藍智駕的駕駛輔助加持下營造出輕松的駕駛感,我怎么可能連續開6個小時不休息?
先看平均速度最高超過120km/h的兩次記錄,這兩組數據都是全程高速,第一組平均速度124km/h,油耗9.1L,第二組平均速度123.37km/h,油耗9.0,平均速度接近,油耗也接近。不過,這兩次的純電里程占比都很低,只有1.45%和1.5%,從這個數據看,油耗相比純油車也沒什么優勢了。
這很正常,如此高的車速下,發動機幾乎不熄火,基本就是輛純油車。這兩組數據,平均速度接近,路況都是高速,溫度接近(20度和17度),油耗也非常接近,只相差0.1L。
再看平均速度最低的2組數據,分別是第348組記錄的純高速路況,單次行駛214.8公里,平均速度100.51km/h,油耗7.5升,其中高速路況里程占比99%,市區路況里程占比1%。
第350組記錄的是純高速路況,單次行駛372.2公里,平均速度100.62km/h,油耗7.6L。這兩組數據,平均速度接近,路況接近,溫度接近(32度和36度),油耗也非常接近,只相差0.1L。
但是這兩組數據,對比前面平均速度最高的兩組數據,油耗低了1.5L,說明平均速度越高,油耗反而增加,這與之前得出的“平均速度越高油耗越低”的結論矛盾了。所以,平均速度和油耗的關系應該有拐點,而這個拐點是多少,從我目前記錄的數據,它很難有準確的數字。當然,除了平均速度,影響油耗的因素還有很多(相同駕駛模式下),溫度、駕駛方式、路況、海拔、車重、乙醇汽油、雪地胎等等。
所以,下面我統計的表格,凡是涉及到乙醇汽油、雪地胎、海拔影響的,全部都沒有列入。至于駕駛方式,不用說,都是我自己跑出來的數據,駕駛習慣和方式,可以看作是固定的。需要說明的是,我喜歡開快車,所以,我跑出來的油耗可能會比開車溫柔的車主高,但只對比我自己的數據,還是有參考意義的。
在記錄的550組單次油耗數據里,排除前面提到的溫度、駕駛方式、路況、海拔、車重、乙醇汽油、雪地胎等條件的影響,單次油耗在5.0-5.9L的,一共有50組。其中5.0L和5.2L各一組,5.1L、5.3L和5.4L各兩組,5.5L的7組,5.6L的4組,5.7L是6組,5.8L的10組,5.9L的最多,有15組。
這里我想多說幾句,對于銳界L混動ST-line版,5.0-5.9L的油耗其實非常低了。它的兩驅車型官方WLTC綜合百公里油耗是6.31L,四驅車型是6.82L。我統計的5.0-5.9L的油耗,其實比兩驅車型都低,比四驅車型的官方數據更是低了0.9L以上,差不多是20%了。我想問一下,那個宣傳WLTC工況下匱電油耗3.8L的綠牌車,能跑出比官方數據低20%的匱電油耗么?所以,對于一部2.15噸重的藍牌車來說,這個油耗真的很低了。
上面表格50組數據里,最低油耗分別是5.0L和5.1L。前者有一組數據,平均速度是81.23km/h,后者有兩組數據,平均速度分別是79.86km/h和83.99km/h,高速占比超過90%,并且高速限速80km/h,我開車的習慣是定速巡航在限速的110%左右。所以,跑出了和限速幾乎相同的平均速度。
5.3L的兩組油耗,行駛里程不算多,只有10多20公里,高速和市區基本各一半,平均速度在46-47km/h。
而5.4L的兩組油耗,行駛里程相差很大,一個24.9公里,一個74.2公里,平均速度也相差比較大,分別是53.21km/h和71.55km/h。兩組數據的高速占比都不低,那些認為銳界L混動“高速不省油”的人,請更新一下你的認知,高速省不省油,關鍵看限速、路況和平均速度。
5.5L的7組油耗數據,有5組單次里程都是20多公里,而且不擁堵的市區和快速路占比較大,平均速度范圍是31.38-50.87km/h。只有1組單次里程60.5公里,平均速度66.05km/h,這組數據高速占比達到80%。另一組單次里程只有5.6公里的純市區道路,平均速度26.42km/h,而且是在熱車狀態下跑出來的,如果是冷車狀態,肯定不會有這么低的油耗。
5.6L油耗的4組數據,有兩組數據高速占比達到90%,單次里程是212.5公里和404.6公里,平均速度分別是72.33km/h和71.8km/h。
5.7L的6組油耗數據,有單次不到10公里的純市區路況,平均速度29.84km/h;有單次60多公里高速占比60%的路況,平均速度60.68km/h;還有16公里的純快速路(國道),平均速度66.12km/h。剩下的就是高速、市區和快速路占比接近的路況,平均速度在44.87-52.17km/h之間。
5.8L的10組油耗數據,平均速度最高的是82.89km/h,這是一段83.1公里的純高速路;還有一段118.3公里高速占比80%的記錄,平均速度62.46km/h。同樣地,單次里程比較短的數據,都是市區和快速路占比較高的,平均速度大概在44.3-58.21km/h之間。
5.9L的15組油耗數據,有6組數據的高速路占比超過90%,而平均速度范圍也在71.03-89.25km/h之間。剩下的9組油耗數據,基本也滿足高速占比越低,平均速度越低,但一樣能跑出5.9L的低油耗。
所以,通過對5.0L—5.9L的單次油耗數據統計,能發現一個特點,就是銳界L混動的油耗和平均速度的關系比較復雜,它受路況的影響很大。高速占比高,平均速度就快,高速占比低,平均速度雖然低,但是一樣可以跑出低油耗。不過,從油耗5.9L的15組數據來看,如果高速占比達到90%,平均速度在70-90km/h是比較容易跑出低油耗的。這個速度區間,大概就是我前面說的拐點。
啰嗦了這么多,最后還是要做個總結。對這550組單次油耗數據分析,大概可以得出如下規律:
第一:銳界L混動跑出低油耗的平均速度區間比純油車大很多,實測數據范圍在30-90km/h。而且,跑出相同油耗的前提下,市區(不擁堵)占比越高平均速度越低,高速占比越高平均速度越高。當單次行駛的平均速度超過90km/h時,平均速度越快油耗越高。
第二:單次行駛里程短,比如幾公里的路,尤其是冷車狀態,是不可能開出低油耗的。溫度越低,油耗越高,低溫對油耗影響比高溫更大。運動模式更費油,油耗和油車幾乎一樣,標準模式和經濟模式油耗差異不大。地板油加速時,不同模式下的動力性差異不大。
第三:極低溫和極高溫都會增加油耗,但是低溫對油耗的影響更大。不過,單次里程夠長,能彌補溫度對油耗的影響。
第四:路況對油耗的影響是根本,路況(市區、國道、高速)占比影響平均速度,進而影響油耗。
當然,影響油耗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駕駛習慣、海拔、乙醇汽油、雪地胎等等,所以,廣大車友不要過分擔心自己的車子油耗比別人差很多。不過,當知道了車子的油耗由哪些因素影響之后,其實是更容易通過改變自己的駕駛方式和用車習慣來降低油耗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