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慧玲 清華大學出版社
本文約3600字,預計7.2分鐘閱讀完畢
商務君按:不到兩年時間,清華大學出版社(簡稱“清華社”)小紅書主賬號已積累超40萬粉絲,贊藏超230萬,店鋪圖書銷量超20萬冊,有效提升了出版社銷售和品牌知名度。近日,在由韜奮基金會指導、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主辦的“2025出版高層論壇暨品牌推介大會”上,清華社小紅書主賬號負責人胡慧玲發(fā)表了題為《小紅書賬號內容種草與銷售閉環(huán)》的主旨演講,介紹了他們的運營經驗。
清華大學出版社小紅書主賬號負責人 胡慧玲(圖片來自“北京開卷”微信公眾號)
小紅書平臺的運營機制與其他平臺有很大區(qū)別,主要體現在分發(fā)機制上。小紅書采用的是平權分發(fā)、去中心化的分發(fā)機制。這意味著,只要內容足夠好,即便是素人賬號,也有機會在小紅書上獲得大量曝光。在小紅書起號比在其他平臺要容易得多。
我們都知道,搜索會影響消費者的消費決策。小紅書不僅僅是一個社交平臺,更是一個強大的搜索引擎。數據顯示,2024年四季度,小紅書日均搜索量達到了6億次,相當于百度搜索量的60%。在小紅書上,70%的月活用戶會主動搜索。
相較于傳統營銷漏斗“AIDA模型”通過“曝光-興趣-轉化”層層篩選用戶,但存在資源浪費,效率低下等問題,經常是還沒觸達購買人群,推廣費用就已經用完了。小紅書的人群“反漏斗”模型基于產品特點,找到最適配產品價值的核心人群,進行精準“種草”,以小預算、更精準人群快速校驗產品,成功后快速放大,實現人群破圈。這種人群“反漏斗”模型能夠更好地將產品推廣出去。
圖片來自圖書《種草》
小紅書賬號“從0到1”的破局之道
截至目前,清華社小紅書主賬號粉絲數超40萬,店鋪銷量已超20萬冊。尤其在教育教輔、心理勵志等圖書的推廣方面卓有成效,有效帶動了全域電商的銷售?;仡櫱迦A社小紅書賬號的發(fā)展歷程,之所以能成功起號并取得一定的成績,是因為我們做對了幾件事。
第一,精準的賬號定位。清華社小紅書主賬號運營之初的目標就是推廣零售產品。所有的“筆記”文案創(chuàng)作都是基于圖書“種草”和推廣。2023年年初,我們發(fā)布了第一條“筆記”,正式開始運營“清華大學出版社”小紅書賬號。2023年8月開通了“筆記”帶貨功能。彼時,小紅書正在邀請部分商家做內測,“筆記”掛車功能尚未全量開放。
第二,在賬號啟動階段,采取了有效的選品策略。我們從教輔、與“清華”相關等產品中,尋找可能的流量爆品切入。《雛鳳清聲:清華附中優(yōu)秀作文選(初中卷)》出版兩年,銷售1.2萬冊,當時已經進入產品生命周期的衰退期,經過小紅書“筆記”推廣后,成為爆款圖書?!肚迦A大學薦讀書目》也是成功案例之一,我們?yōu)槠鋭?chuàng)作了50多條“筆記”,帶來了很多自然流量,為后續(xù)帶貨運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三,賬號還處于成長期時,我們就確定了更加長期的運營思路——以圖文“筆記”為主的帶貨策略。經過多年持續(xù)深耕新媒體渠道,清華社積累起強大的流量和平臺運營優(yōu)勢,在拍攝精美圖片、創(chuàng)作爆款“筆記”文案、運營爆款短視頻等方面非常有經驗。
但圖書作為一種內容知識類商品,短視頻內容受號主敘事能力的影響,很難通過1~2分鐘的短視頻把圖書內容講清楚。其實不止對號主,對我們運營人員來說,持續(xù)產出優(yōu)質的短視頻也是比較難的,所以我們確定了以圖文“筆記”為主的帶貨策略。
清華社小紅書賬號運營,目前已經實現了從“流量-轉化-復購-推薦”的完整銷售閉環(huán)建設。
爆款內容方法論:從選品到流量運營的全流程拆解
小紅書成功帶貨的關鍵有三點:一是適合內容電商平臺的圖書選品;二是關于爆品“筆記”的寫作方案;三是持續(xù)產出穩(wěn)定的內容。把握好這三個方向,就可以獲得非常好的運營數據,進而擴大市場影響力,實現銷售增長。
選品時可以利用平臺的搜索數據,根據社區(qū)熱搜詞定位爆款商品。比如《什么是高中物理》這本書,就是通過社區(qū)熱搜詞“高中物理教輔書”進行選品的。經過小紅書推廣,該書2024年全年全渠道銷售碼洋增長52%。
今年春節(jié)后,DeepSeek全網大火,我們發(fā)現“DeepSeek+清華”的關鍵詞在小紅書熱度很高,為新書《DeepSeek實用操作手冊》策劃的5條“筆記”總閱讀量達20萬,小紅書單平臺兩個月銷量超4000冊,帶動全渠道銷售超4萬冊。
在爆品出現后,還可以進行橫向選品。教輔圖書我們先后上架了《雛鳳清聲:清華附中優(yōu)秀作文選(初中卷)》《“語文報”小學生同步金獎作文》《生活中的數學》等同類教輔產品。
目前,《雛鳳清聲:清華附中優(yōu)秀作文選(初中卷)》已成為清華社小紅書店鋪銷量Top1商品。這本書從2023年9月開始推廣,發(fā)布“筆記”超10篇,閱讀量近百萬;截至2024年年底,在小紅書店鋪的銷量達1.7萬冊,其他渠道發(fā)貨超4.5萬冊,2024年上半年發(fā)貨同比增長超700%。這本書在推廣過程中嚴格控價,實時監(jiān)控庫存,成為我們與各渠道配合共推的成功案例之一。
《生活中的數學》在2024年8月上市后,率先在小紅書平臺啟動“種草”,高效引爆——首篇“筆記”閱讀量即破10萬。隨后,書籍影響力迅速輻射至直播帶貨渠道,并成功入選“與輝同行”直播間選品。
合適的選品必須匹配打動讀者的推廣“筆記”,才能帶動銷售。一款優(yōu)秀的種草“筆記”,包含多個要點。
第一是封面,吸引人的封面可以有效提高“筆記”打開率。封面要有場景感,要求畫質清晰、光線充足、顏色鮮明,比例為豎版4:3。例如《用一年時間重啟人生》這本書的其中一篇爆款“筆記”,封面是在海邊拍攝的,封面場景與溫暖治愈的圖書內容匹配,此篇“筆記”得到了良好的傳播。
第二是標題、正文、話題的撰寫。例如《一本書讀懂30部管理學經典》這樣的干貨類、知識成長類圖書。標題部分嵌入關鍵詞,利用“功能作用+圖書品類+行動指令”的公式撰寫標題,正文開篇利用金句引入,文中對圖書的適讀人群、核心賣點、主要內容進行敘述,“筆記”結尾呼吁讀者購買。這本書的帶貨“筆記”的曝光和帶貨效果也非常好。
第三是精準匹配商品、人群、買點。去年在推廣《可是,你還有你的人生呀》時,小紅書上架“筆記”推廣一周,銷量就破千。這本書的推廣“筆記”按照“商品+人群+買點”的方法創(chuàng)作文案,從日常焦慮人群、情感焦慮人群、職場焦慮群體、媽媽群體等人群切入。針對這本書創(chuàng)作的4篇“筆記”,閱讀量均破萬。目前這本書在小紅書平臺的銷量已超3000冊。
爆款“筆記”展示
無論是拍攝封面,還是撰寫文案,這些工作都要遵循小紅書平臺的底線原則、真實性、利他性、一致性、創(chuàng)意性等規(guī)則,必須符合平臺制定的質量和審核規(guī)范,滿足這些要求之后再進行內容提升,持續(xù)產出爆款“筆記”。
號店一體化運營:構建銷售閉環(huán)的關鍵動作
小紅書平臺適合做爆款品種的運營。對于平臺測出來的潛在爆品,我們需要持續(xù)產出“筆記”,不斷地進行曝光。爆款產品“筆記”鋪量,是提高商品銷量的關鍵動作。
復購是一個品牌的價值體現。一個品牌如果沒有復購的價值,就永遠都需要買流量。我們對賬號和店鋪采取了更加精細化的運營策略,提升復購率。
首先是對評論區(qū)的管理。我社圖書《人工智能的底層邏輯》作者是清華大學張長水教授,他在小紅書開設了賬號,在評論區(qū)跟讀者親切互動,解答他們的問題。本書的編輯胡洪濤老師也會積極與讀者互動,甚至在評論區(qū)開發(fā)了新選題。小紅書平臺的運營,拉近了出版社內容生產者與讀者的距離,幫助讀者解答問題,比直接降價的效果來得更明顯。
其次是發(fā)貨效率的提升。在店鋪運營過程中,我們一直將讀者的體驗放在第一位,對供應鏈和物流體系進行了多次服務升級。物流方面,從最開始的72小時發(fā)貨提升至了48小時發(fā)貨,保證用戶的購買體驗。
隨著平臺競爭日益激烈,競爭賬號也逐漸增加,一個賬號難以滿足我社全品類圖書的推廣需求。2024年,我們構建了兩個矩陣賬號,分別是我社的計算機品類和經管人文品類。矩陣賬號的運營,本質上是對垂直人群的運營,可以更加精準地觸達用戶,應對平臺流量競爭加劇。
要做好內容電商,關鍵在于沉下心來深耕內容,包括圖文、短視頻與直播等多元形式。然而,復盤小紅書賬號的運營歷程,我們發(fā)現,專業(yè)人才儲備不足是一個顯著的瓶頸。一名優(yōu)秀的運營者,需深度洞察用戶需求與平臺生態(tài),具備精準識別高共鳴、高平臺友好度內容的能力,并持續(xù)產出優(yōu)質內容——這正是構建核心競爭力的根本。
如果你還在觀望小紅書到底要不要做,不妨先試試動手寫幾篇“筆記”。
我非常贊同的觀點是,內容電商運營的核心邏輯,在于持續(xù)提升品牌內容資產的高度,從而獲得其帶來的長期紅利。優(yōu)質內容“筆記”越多,就越能觸達和“種草”更多用戶,進而構筑起小紅書特有的品牌內容資產。因此,在關注平臺短期轉化收益的同時,更應著力深耕內容與品牌,以獲取更具價值的長期回報。
*本文圖片除標注外,均由作者提供
2024年全國出版從業(yè)人員收入調查開啟!
去年你掙了多少錢?
歡迎掃碼參與不記名問卷調查!
分享、在看與點贊,商務君至少要擁有一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