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不僅是中高考的季節,更是高校大學生們的畢業季,看著年輕稚嫩的高三孩子們踏出考場,再看到學成畢業的大學生們踏出校園,不禁令人感慨,6月份仿佛是校園和社會之間一場無聲的“新舊交替”。
對于大學生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升學或就業,而是順利畢業,畢竟如果不能順利畢業、拿不到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的話,哪怕是找到了好工作也要打水漂了,而“延畢”這兩個字對于普通學生來說,毫無疑問是最不想聽到的壞消息,更是一種毋庸置疑的負面標簽。
可沒想到,就連普通學生都避之不及的“延畢”,到了清華大學姚班學子這里,竟然成為了主流,清華大學姚班20名學生集體選擇延遲畢業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些被視為“天之驕子”的學霸們為何會選擇延畢?知情人道破的背后隱情真是現實又扎心。
清華姚班20人全員延畢,是明智之舉還是另有隱情?
先來說說“清華姚班”,全稱是“清華學堂計算機科學實驗班”,由圖靈獎得主姚期智院士于2005年創立,這個班級每年只招收約30名學生,錄取標準極為嚴格,不僅要求高考成績優異,還需通過專門的能力測試。
不僅如此,姚班的教學模式借鑒了美國頂尖高校的培養方式,強調基礎理論與創新能力的培養,課程設置也比普通計算機專業更為嚴苛,理論深度和廣度都遠超常規教學內容,目標是培養計算機科學領域的世界級領軍人才。
這樣的培養方式加上對生源質量的嚴格把控,也的確讓姚班的培養成果獨樹一幟,學生從大一開始就接觸最前沿的計算機科學知識,并有機會參與國際級研究項目,這種精英教育模式使姚班畢業生在國際學術舞臺上表現出色,許多人在畢業后被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等世界頂級大學錄取攻讀博士學位。
即便不選擇出國深造,姚班的這些學霸們前途也是一片光明,可沒想到今年20名姚班學子竟然選擇了集體延畢,可這個在普通人眼中極其“炸裂”的消息,在圈內人眼中卻是再尋常不過的選擇。
評論區有知情網友表示:他們之所以選擇延畢,很大概率是受到國際形勢的影響,這些這些學生原本計劃赴美深造,但在當前簽證政策趨緊的背景下,選擇延期畢業也是為了等待更好的時機,可以讓他們有更多時間準備申請材料,同時等待國際形勢可能出現的緩和,簡單來說就是為了“等簽證”。
但是延畢真的能幫助他們實現出國深造的目標嗎?不少網友持有懷疑態度,畢竟國際關系的發展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明年的簽證環境是否會好轉,沒人能給出準確預測。
清華姚班集體延畢是為了“出國”?網友質疑清華“給他人做嫁衣”
不過一些網友認為:以姚班學生平均智商水平和他們能接觸到的信息資源來看,他們的集體決策很可能基于某種內部消息或專業評估,否則也不會20人集體選擇延畢。
當得知這些姚班的學子選擇延畢很可能是為了出國簽證問題后,一些網友的態度也發生了改變,對于頂尖學府的高材生選擇出國的問題,很多人會潛意識的認為:國內的高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最后還是為其他國家做了嫁衣。
但客觀來講,學術發展本就具有國際性,許多赴海外深造的學子最終會帶著先進知識和技術回國服務。即使有些人選擇在國外發展,他們在國際學術舞臺上的杰出表現同樣為國家贏得了聲譽,因此我們也不應簡單的把此事歸結于“忘本”,而更應從長遠發展角度來看待問題。
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培養人才,而非簡單地留住人才,對于姚班學生的集體延畢現象,我們應當理性看待。無論這些學子選擇何種發展道路,只要他們能在自己的領域取得成就,為人類知識寶庫貢獻新的內容,都應該得到尊重和理解。
因此與其質疑這些頂尖學子的選擇,不如反思如何改善國內教育和科研環境,使其能夠留住更多優秀人才。近年來,隨著國內科研環境的不斷改善和投入力度的加大,越來越多的海外留學生選擇回國發展。
特別是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前沿領域,國內已經建立了一批世界級研究機構,吸引了不少海外人才回流,這種趨勢表明,只要我們持續優化科研和教育環境,未來必將有更多優秀人才選擇在國內施展才華。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