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膠原蛋白”爭議迎來了大反轉!
2025年6月23日深夜,“全球重組膠原蛋白巨頭”巨子生物發布聲明稱,首次承認“公司現有的質量標準、檢測方法和標簽標識在某些方面已逐漸顯現出其局限性,難以完全適配行業發展與技術進步的高標準和高要求,需要不斷的優化迭代。”
可復美遭遇618排名下滑
在剛剛結束的618大促中,深陷“重組膠原蛋白”爭議的可復美表現不如往年。
抖音官方榜單顯示,可復美跌出美妝品牌前十,而2024年雙11期間它還位列第四名;天貓平臺排名也從去年的第12位降至第16位。
可復美這一下滑與5月24日美妝博主“大嘴博士”(郝宇)質疑其膠原蛋白含量不足(稱實際含量僅0.0177%,遠低于標注的0.1%)直接相關。盡管巨子生物多次進行反駁并公布自檢結果,但爭議持續發酵,或間接導致5月銷售額增速驟降至4.3%,遠低于1-5月23%的整體增幅。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可復美表現強勁:2024年618和雙11期間,其膠原棒曾在天貓精華類目銷量登頂,抖音液態精華類目排名第一;2024年5月天貓美妝銷售額同比激增10倍,單月膠原棒銷售額達1.8億元。
面對質疑,巨子生物于,承諾聯合科研機構優化標準并公開關鍵技術參數。分析指出,若無法解決科學信任危機,其高營銷驅動的增長模式或難持續。
巨子生物承認膠原蛋白爭議漏洞
從5月24日大嘴博士發布質疑開始,巨子生物先是全盤否認其檢測報告,打出“國貨不易”的情感牌;隨后公布涉事檢測機構的道歉信,并展示新的權威檢測報告,堅稱產品確實添加了重組膠原蛋白,不存在虛假宣傳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巨子生物始終未能直接推翻大嘴博士的檢測結論,其最有力的反駁僅是證明該檢測機構否認了報告的適用性。用清揚君朋友的話說,就是“解決不了問題本身,也解決不了提出問題的人,只能解決證明問題存在的人”。
在此期間,巨子生物還將事件定性為“不正當行業競爭”,公開質疑大嘴博士“蓄意抹黑國貨品牌”。特別是在大嘴博士公布第二份檢測報告后,巨子生物發起大規模舉報,最終導致平臺下架其多個相關視頻,大嘴博士的多個社交賬號也遭到禁言處理。
此外,大嘴博士還專門發布視頻聲明,嚴正要求巨子生物立即停止假冒"WXB"名義對其賬號進行惡意舉報的行為。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曾被清揚君多次批評的華熙生物此次并未保持沉默,反而公開聲援大嘴博士,并直接點名指責“部分企業正利用消費者對'膠原蛋白'概念的追捧,將根本不具備膠原蛋白結構的多肽甚至二肽包裝成‘重組膠原蛋白'進行營銷”。清揚君認為,這種捍衛科學真相的立場不僅體現了真正的求真精神,更彰顯了一個負責任企業應有的擔當——對消費者誠實,對行業盡責,對科學敬畏。
從華熙生物公開揭露“重組膠原蛋白”的營銷本質,到巨子生物最終承認問題,剛剛十天時間。清揚君分析認為,在此期間,雖然監管部門已注意到此事但并未發聲,這既給了巨子生物與監管溝通的空間,也為其爭取了處理庫存、內部自查和制定公關策略的時間窗口。
最終,巨子生物采取了一種策略性的聲明方式來應對危機:
首先,全面展示其在重組膠原蛋白領域的技術實力和質量管理體系;
其次,強調“事件發生后立即啟動全面自查,對原料生產、檢測流程及標簽規范等環節進行系統審查,并開展多維度方法學驗證”,以此塑造積極負責的企業形象;
第三,以“現有標準體系在部分環節已顯現出與行業快速發展不相適應的局限性”的表述,將爭議焦點從企業責任轉向行業共性問題。
第四,用下一步措施和承諾,表明自己是有責任,愿意承擔責任的公司。
巨子生物的這種回應方式,實質上是通過專業術語的巧妙運用,實現了從“企業過失”到“發展瓶頸”的話語轉換。
“標準錯誤”誰買單?
說實話,對于目前很多公司不直面問題的道歉聲明,清揚君非常反感。但不得不說,類似巨子生物的危機公關策略相當高明,且成效顯著。
在巨子生物公眾號聲明文章下面,涌現了大量支持聲音:“相信巨子生物作為行業龍頭企業的擔當!”、“從這份公告里能看到重組膠原蛋白行業領導者的理性擔當!一個從90年代就開始科研投入的企業,在當下這個靠流量、靠營銷的環境下,值得這個行業尊重!”“這符合創新事物的客觀發展規律,標準在前進中不斷完善。”“主動公開數據,接受大眾監督,巨子生物不愧是重組膠原老大”——這些獲得高贊的評論,充分體現了聲明所引發的輿論轉向。
遺憾的是,很少有網友關注到消費者的感受和產品的真實情況。
誠如巨子生物所言,公司現有“質量標準、檢測方法和標簽標識在某些方面已逐漸顯現出其局限性”,但這一表述存在諸多待澄清的關鍵問題:
1、具體涉及哪些產品品類?
2、受限的質量標準具體指哪些技術指標(如膠原蛋白含量、活性成分檢測等)?
3、標簽標識不規范集中在哪些內容(如功效宣稱、成分標注等)?
需要進一步披露各品牌涉事情況——可復美、可麗金、可預、可痕、可復平、利研、欣苷、參苷等品牌分別有多少批次產品不達標?尤其需要說明被質疑產品的實際檢測數據,而非簡單以“標準滯后”回避實質性質疑。巨子生物缺少對涉事產品調查公示的承諾,正是消費者需要看到的真實結果和整改前提。
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2024年,巨子生物的營收分別為15.52億元、23.64億元、35.24億元、55.39億元,其中2022年-2024年分別增長52.3%、49%和57.2%。
在2022年-2024年期間,可復美品牌的營收分別為16.13億元、27.88億元和45.4億元,三年合計營收89.41億元,同期分別增長79.7%、72.9%和62.9%,分別占同期營收的68.2%、79.1%和81.5%。
如果涉事產品都因為“質量標準”不合格,這絕非小事一樁。眾多產品宣傳“重組膠原蛋白”,但檢測結果卻不合格,這說明之前的宣傳存在虛假成分,準確地說這些產品就是不合格產品。巨子生物必須對購買了這些產品的消費者負責。
清揚君認為,如果情況確實如此,這將是化妝品行業30年來最大的產品質量案件,沒有之一。因為這幾年巨子生物生產和銷售的不合格產品數量最多,涉及面也最廣。這并不是巨子生物簡單地聲明“檢測標準滯后”就能輕易洗刷冤屈的。如果就這樣不了了之,受害的將是無數消費者和整個行業的信譽。
清揚君點評:
巨子生物在聲明中雖鄭重承諾“將做一個有責任的企業,主動承擔企業主體責任”,但細讀全文,其表態存在三方面不足:
第一,責任承諾流于形式。聲明僅作原則性表態,既未公布具體整改時間表,也未設立消費者補償專項通道,更未說明質量問題產品的召回方案,所謂“主體責任”缺乏實質支撐。
第二,回避核心質疑。對大嘴博士披露的檢測數據差異、華熙生物提出的行業標準質疑均未作正面回應,這種選擇性沉默反而加劇公眾疑慮。作為行業龍頭,理應對同業監督持開放態度,但聲明通篇未見“感謝”或“歡迎監督”等體現格局的表述。
第三,情感表達失衡。在消費者權益受損的敏感時期,聲明行文過于強調企業立場,既未對受影響消費者致歉,也未體現對監督者的尊重,這種“重承諾輕行動”的公關策略,恐將進一步消耗品牌公信力。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巨子生物若不能真正正視問題、拿出切實整改措施,其宣稱的"責任"承諾恐難獲得市場認可。消費者和投資者最終將用腳投票——這不僅關乎企業聲譽,更直接影響資本市場信心。
注1:本文圖片來自公眾號、巨子生物官網。
注2:本文為清揚君自媒體原創內容,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或抄襲,違者必究。轉載合作請聯系授權。
免責聲明:本文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內容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風險由投資者自行承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