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
北京時間今天(6月24日)早上,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宣布,以色列和伊朗已經?;?。
這個消息是否屬實,暫不深究,但至少這是特朗普親口宣布的消息。
然而,鑒于美國在以伊沖突問題上已經不再保持中立,我們其實也不能完全相信特朗普。
從理論上講,當前美國和以色列與伊朗展開了一場三方之間的混戰,因為就在48小時之前,美國對伊朗的三個核設施實施了打擊。
雖然我昨天(6月23日)提到過,伊朗的核設施其實并沒有被完全摧毀,但至少美國和伊朗現在正處于高度敵對的狀態中。
但關鍵問題在于,特朗普現在又展現出了一種調停人的姿態,這就很有意思了。
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美國、以色列和伊朗的真實意圖。
事實上,美以伊三方,尤其是伊朗和美國之間,其實是在演一出戲,而這出戲至少在未來幾天或幾周內,會演的和真的一樣。
至于下一步如何走,則取決于三方如何評估自己的終極目標,能不能或者有沒有實現。
01
長話短說,我們先來看看各方背后的意圖。
先給大家講幾個故事。
根據特朗普宣布的消息,我撰稿的時候伊朗和以色列應該正在實施?;饏f議,而就在特朗普宣布以色列和伊朗?;鹎皫讉€小時,伊朗對美國在卡塔爾的一個軍事基地發動了攻擊。
據說,這是美軍在中東地區最大的一個軍事基地。
有趣的是,向卡塔爾美軍基地發射導彈之前,伊朗提前對美國進行了通報,因此,美軍迅速轉移了當地的軍事設施和士兵,沒有任何人員傷亡。
這種在打擊之前提前打招呼的行為,難道不像是演了一場戲嗎?
在宣布以色列和伊朗停火時,特朗普還表示以伊都與他進行了接觸,并強烈要求和平。
特朗普這么一說,我們也就這么一聽,如果以伊真的?;?,特朗普似乎在其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前幾天,特朗普已經被內塔尼亞胡拉下水了,那么現在的情況究竟是特朗普又把內塔尼亞胡拉下了水,還是兩人都上了岸?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美國、以色列和伊朗的葫蘆里到底在賣什么藥。
上文提到了,伊朗打擊美國軍事基地前向美國進行了通報,如果這一情報屬實,那不得不讓人懷疑,美軍在打擊伊朗之前,是否也提前向伊朗方面進行了預警。
因此,伊朗方面能夠及時轉移核設施,尤其是福爾多核基地,幾乎沒有造成重大損失。
然而,如果說美國和伊朗之間不是敵對的,那誰也不會相信,不然不會有一批批的襲擊和暗殺行動。
美軍與伊朗上一次的“軍事交流”,發生在2020年1月,當時特朗普親自下令,用無人機在伊拉克國際機場擊殺了伊朗的蘇萊曼尼將軍。
我曾多次提及,當時伊朗方面揚言要讓美軍血流成河、在中東橫尸遍野,但最終并未爆發大規模沖突。
然而在2020年1月那幾天,由于當時新冠疫情已讓我們倍感緊張,這則消息很可能被忽視了。
事實上,伊朗曾向美軍基地發射過數枚導彈,但同樣在發射前,先向美國方面進行了通報。
聽看到這里,你可能會覺得伊朗很沒種,對不對?或許,伊朗就是這么沒種,但它真的那么沒種嗎?其實不是的。
伊朗實際上仍渴望和平,因為無論是從實力還是其他方面進行評估,伊朗都不認為自己是美國的對手,也完全不值得與美國交惡。而且在伊朗內部,親以色列和親美國的人仍占一定比例。
所以,從現實主義的角度出發,伊朗選擇盡可能地忍氣吞聲、忍辱負重。
用我們中國的話來說,就是以大局為重,這大概就是伊朗方面的一個真實想法。
然而,伊朗在被以色列擊殺了這么多核心科學家和軍事將領之后,依然向美國通報,美伊雙方仿佛是在玩一場你追我打的游戲。
不得不說,伊朗一方面是無可奈何,另一方面也表現出了極大的忍耐和堅持。
而美國方面,特朗普本意是不希望與伊朗開戰的。盡管特朗普一直表現出不喜歡伊朗,在2018年推翻了奧巴馬好不容易才和伊朗達成的核協議,在2020年殺害了蘇萊曼尼。
但要注意,在以色列突襲伊朗之前,也就是在6月13日之前,美國原本準備與伊朗在阿曼達成一項和平協議,現在是以色列把美國拖下了水。
目前尚不清楚是特朗普改變了主意,還是伊朗方面采取了某種折中策略,委曲求全。
總而言之,我認為美國和伊朗之間正在演一出戲,背后的真實意圖是雙方都不希望真正動武,甚至不愿撕破臉,而是希望通過和平談判來解決核協議問題。
02
在伊朗與以色列的關系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有著不共戴天的仇恨,二者之間不存在任何回旋余地,這是毫無疑問的。
但是美國與以色列的關系則經歷了起伏,起初是以色列將特朗普拖下了水,隨后特朗普表面上對伊朗實施打擊,現在看來,特朗普似乎成功地“說服了”以色列:差不多就行了,想要完全實現目標是不可能的。
而以色列的目標是什么?第一,鏟除伊朗的核計劃,第二,徹底推翻德黑蘭政權。
坦率地講,這兩個目標實際上都不可能完全實現。而能夠達成的,是大規模削弱伊朗的核力量和其在中東的核心地位。
這也印證了我前幾天在這里的判斷,即伊朗未來最大的可能就是國力被大幅削弱,難以再次崛起。
在未來幾年中,我甚至有一個大膽的推測,具體來說,就是特朗普和內塔尼亞胡似乎已經達成了某種協議,即以色列打了伊朗,而特朗普象征性地支持以色列打了伊朗,但實際上,特朗普也許和伊朗是有暗中往來的。
經此一役,內塔尼亞胡只要收手,并保持和平,特朗普就會保證以色列在中東的主導地位,這種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只有以這樣一種方式,內塔尼亞胡才能階段性、暫時性地被特朗普說服。
因此,我們可以觀察到,美國與伊朗之間可能存在某種暗中往來的私交,以色列與伊朗是不共戴天的敵人,而以色列與美國則有共同的利益,只要美國保證以色列能成為未來的中東霸主,以色列就會愿意階段性、暫時性地收手。
如果真是那樣的話,坦率地講,伊朗當前的衰落,以及它內部被以色列和美國千瘡百孔地滲透下,或許也是正中下懷。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當前這個時刻,美國、以色列和伊朗似乎達到了一種相對完美的平衡,當然這種平衡可能是脆弱的,至少是暫時的。
關鍵一點在于,美國是否能夠履行其承諾,使以色列在中東成為老大。
未來,如果以色列在中東無法占據主導地位,而伊朗又成為其政治對手的話,以內塔尼亞胡的性格,他不會就此善罷甘休。
所以,要不要信特朗普所說的?;穑慨斎灰?,既然特朗普說出來,那么他至少在短期內,幾天甚至幾周,以階段性、暫時性、表面性的方式達成所謂的停戰。
然而,后續能否達成一致,取決于三方戰略議程的互換,以及互相交易。
目前看來,口頭上的協議或許已經達成,但實際的交易還要看以色列實際上取得的好處有多大。
伊朗的需求很簡單,那就是和平,因為它已經幾乎沒有討價還價的能力了,只求得一方的和平。當然,所謂的和平、主權以及領土完整,相對而言,只要給足面子保證就好。伊朗愿意用它在中東地區的主導地位,來換取以色列和美國對它的和平保證。
至于“核”這個事兒,那就要看在這么一個大的戰略框架當中,三方如何處置。
核武器只是一個籌碼,以色列能擁有核武器,而伊朗卻不能,原因在于缺乏戰略信任。
因此,當三方建立起一種相對平衡的戰略信任后,“核”雖然還是一個問題,但不再是決定性問題。
所以,只有所謂的戰略信任才是能夠長遠發展的,但很顯然,這對于三方而言,要實現百分之百的結構性、長期性、戰略性的信任,是完全不可能的。
因此,目前我對所謂的停戰持相信的態度,但我這只是表面的、階段性的相信。
最終的結果,一切取決于三方戰略議程的互換、戰略交易達成的程度,以及各方下一步的謀略。
以上就是到目前為止,我們大概能夠解構的,雖然不能說是全部真相,但至少是相對精準的部分真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