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中說:“人情反復,世路崎嶇。”
人生,總有起起落落,活著,誰都不容易。
回首望去才發現,一輩子無非就是三件事:做事、為人、處世。
90度做事,180度為人,360度處世,縱使前路坎坷,亦能踏成坦途。
90度做事:謙恭
90度,是人鞠躬時身體向前方傾斜的角度。
人生大病只一傲字,做什么事,切不可驕傲自大。
如果太把自己當回事,就容易栽跟頭,最后也成不了事。
唯有彎得下腰,謙恭行事,向人求教,精益求精,才能成就大事。
一次,梅蘭芳在戲院表演《殺惜》,臺下一片叫好,喝彩連連。
唯有一位老人搖著頭說:“不好!不好!”
梅蘭芳并未生氣,而是等演出結束,尚未卸妝,就急忙去尋找那位老人。
找到老人后,梅蘭芳恭敬地用黃包車將他請回家中,奉為上賓。
而后態度謙卑地討教:“說吾孬(nāo)者,是吾師也。先生言我不好,必有高見,請不吝賜教,學生決心亡羊補牢。”
老人眼見梅蘭芳這么大的腕兒,姿態如此之低,便指點道:“上樓與下樓之臺步,按梨園規定,應是上七下八,博士為何八上八下?”
梅蘭芳聽完,恍然大悟,于是連聲致謝。
此后,但凡梅蘭芳在當地演出,都會請這位老人來看戲,以審視自身不足。
正因梅蘭芳行事謙卑含容,才使他成了一代京劇名家,造詣極高。
《易傳》有云:“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任何時候,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而是要把事當一回事。
水低成海,人低成王,如此,方可日益精進,在自己的領域里大放光彩。
180度為人:端正
180度,是一條直線。
一個人無論走到哪,立身端正,處事坦蕩,方能無愧于心,受人尊敬。
明朝位官員,用一生把“端正”二字活到了極致。
他出身寒微,步入仕途以后,始終堅持操守,不為名利所動。
縱使身居高位,也一如既往清廉正直,為官數十載,從未貪污受賄。
哪怕當時的官場,已然腐敗至極,賄賂大行其道。
地方大員入京,無不攜帶重金厚禮,送給掌權太監和上官領導。
而他卻特立獨行,每次回京述職,只帶隨身的行裝。
土木堡之變,瓦剌大軍兵臨城下,他挺身而出,打響京城保衛戰。
彼時彼刻,他大權在握,依舊憂國忘身,口不言功,住所僅能遮蔽風雨。
此人就是“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于謙。
正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做人一輩子,人品是底子,活得正派,才能活出高貴。
360度處世:圓融
360度,是一個圓。
所謂“過剛易折”,一味橫沖直撞,必將讓自己四面樹敵。
外圓內方,圓融處世,和氣待人,前路才能越走越寬。
當年,曾國藩初入官場,一心想要大展拳腳,修身齊平。
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但凡有看不順眼之處,當即大肆抨擊。
無論皇帝,還是上級同僚,他都直言不諱,是個不折不扣的“愣頭青”。
也正因此,皇帝對他頗有意見,朝堂上眾多官員也對他日漸疏遠。
后來興辦團練,更是百般受挫。
他本想借著丁憂上一層樓,不料卻被解除兵權,黯然歸鄉。
回到家中,他忿忿不平,心灰意冷,大病一場。
經過高人指點,開始重讀《道德經》,悟得“寧靜謙退,柔弱為用”的道理。
待到再次回到軍中,曾國藩已是另一番模樣,收放自如,圓融練達。
該硬的時候,以剛直無畏鼓舞將士;該軟的時候,又能巧妙周旋于官員將領之間。
入官場,上戰場,手段都頗為老辣圓滑,處處游刃有余。
最終,曾國藩脫穎而出,平步青云,成為清王朝后期的擎天一柱。
《紅樓夢》有云:“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世間萬事,從來不是非黑即白,憤世嫉俗,往往四處碰壁。
常言道,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彌天真。
守得住原則,收得起棱角,才是一個人最高級的處世之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