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眾號,記憶承載3,方能閱讀正文《按照這七步做,回報率比你跳槽、轉行、深造都大得多》
那天講比跳槽,轉行,深造,更有效的七個步驟,有個讀者留言感慨說:
果然,人世間太齷齪,他既不想上班了,也不想掙錢了。他想干嘛呢?他想出家。
他想去廟里,去深度學習,深度思考,爭取開悟,取得精神世界里的大自由,豈非強似那些遵循七步,在現實泥淖里追求財務自由的人?
咱們今天來聊一個話題:開悟。
總有上述這種,猴子派來搞笑的讀者,但是也有正經的,他們問我學什么能開悟?
或者喜歡把我說過的話,再自己去歸納總結,然后來問我理解的對不對,似乎他覺得理解對了,就能掌握。
我今天舉個現實中的例子,修漏水,讓大家看看一件小事開悟的過程。
雨季的時候,我家樓梯墻壁上發現有水,地產公司合作的防水團隊來修。
他們檢查后發現樓梯對上去的那一層,是健身房,洗衣晾曬的區域,而洗衣機的排水管不是排向室內,是排向室外的,通過空調管洞,通過鋁合金雨水槽的下水管,排到花園地漏里去的。
也就是說,那是個干區。
檢查了水表,家中水管不漏水,那么水就只能是雨水。
檢查了天花板不漏水,那就只能是地表水,所以是地表的雨水。
地表西側是露臺,南側是露臺,假如南側漏水,正對著南側的樓梯口墻壁為什么沒有水?
于是目標就鎖定西側,西側的外墻開刷防水材料,墻根刨開,因為墻根有四層。
地表層,隔熱泡沫層,隔熱磚層,最后才是真正的鋼筋混凝土。
要把前三層打穿,打到真正的鋼筋混凝土,再做防水,再用混凝土填充,相當于筑起隔離帶,讓室外的地表雨水沉降不能通過地下滲漏進入室內。
打開的時候工人就已經覺得很奇怪,因為這件事當年裝修時已經做過了。他們并沒有發現地下有積水。
但他們還是照著項目經理給的方案執行了一遍,然后經理過來告訴我,他認為他搞定了,等墻壁自然干,干透了他們來做油漆。
幾個月后,這個項目經理都離職了,都換下一任了。下一任經理派工人來做油漆修補墻面,發現居然還沒干,還在滲水。
那么就繼續排查,開始懷疑南側。
南側昔日裝修時,室內與室外就已經挖了一條溝,溝的北側也就是靠近室內的那一側做防水,南側不做。溝的下面打了一個暗地漏,通向樓下的衛生間主管道。
這樣南側露臺的雨水下水管即便堵住了,水也會從暗地漏排出。只要室外的水位始終低于室內南側的防水材料的頂部,南側室外的雨水沉降,就不可能通過地下進入室內。
他們把地溝的蓋板撬開,發現暗地漏已經堵住了,溝里確實有積水,但積水并沒有高于防水材料的高度。
于是他們把溝里的水排掉,發現室內依然有水,于是在室內打破一塊磚,往下挖坑,連續挖穿磚,沙,水泥,隔熱泡沫,隔熱磚,直達鋼筋混凝土層。
發現有水,那也就是說,整個這個區域都有水。
于是開始抽水,可是水抽到僅剩5毫米的時候,怎么也抽不干,抽光,周圍的水又填過來,抽光,周圍的水又填過來。
因為此時南側溝里的水已經放空了,于是新任的經理,又去懷疑西側,懷疑前任在西側挖溝不利,把他回填的溝,再一次打開。
打開后,發現也沒水,這下尷尬了。
水表也沒有異動,也沒有管道漏水,水從何來?
前后折騰一個月,問題解不了,于是項目經理想要在室內再做暗地漏,正對著樓下衛生間排水管的位置,挖個坑,擊穿磚沙水泥隔熱泡沫隔熱磚直達混凝土層。
然后叫個打孔師父,打一個洞,做一個暗地漏,直著往下面的整棟建筑的主污水管排水。
但是他們發現打不穿。
這時候,被我叫停了。
因為我忽然想明白了。
我記得以前洗衣機還向室內的下水管排水時,堵住了,反水了,我媽跟我說,咄咄怪事。
洗衣機反水,應該是洗衣機下水管附近積水,但現實是距離它三米外的樓梯口的正對面的地面,忽然冒出一灘水。
答案很簡單,因為那塊區域,是現澆的混凝土。
它以前是空的,是澆筑出來的樓板。整體都是混凝土你當然打不動。
打動了也沒用,它周圍不會滲水,做地漏也就無效。
也正因為如此,它會莫名其妙的冒水。
因為水經過其他區域,都會沉降,通過隔熱泡沫,通過隔熱磚,沉下去,地面上當然看不出來,只有那塊區域,混凝土上面直接是沙和磚,于是它當然會冒水,讓你看到。
想明白這件事,我就想起生活中的幾個片段。
曾經在雨季,我見過那個區域地上莫名其妙冒出一灘水,上面又沒有漏。
什么原因?
很簡單,我來復原下這個場景。
隨著時間的推移,年復一年,南側露臺的最北端,和室內交界處的暗地漏,堵住了。
它堵住是必然的,因為它不是直排,它的水排到下面一層,在衛生間的天花板上,要拐彎,經過一個長達兩米五的管道,才能排到主管道里。
吊頂高度空間有限的情況下,管子越長怎么樣?就下降的越緩。
咱們中學都學過地理,黃河在河西走廊,落差大,流速快,于是沙就不會沉積。
到了河南這種平原地區,落差小,流速慢,水里的泥沙就沉積,動輒泛濫,人們不斷加高堤壩,形成地上河。
清代靳輔治理黃河,縮窄河道,就是為了迫使水流加速,把泥沙往下帶。
所以那個南側露臺與室內交界處的暗地漏通向污水管的長達兩米五的緩坡長管,它就是個黃河。
隨著時間的推移,室外隔熱磚不斷沙化,分解,被雨水裹挾著流向這個暗地漏,它堵住是遲早的事兒。
那么隨著它堵住,假如某天,南側露臺自己的雨水管也被什么大塊的東西暫時遮擋,就成了泳池,水面就會越過防水帶,進入室內。
這個水一進室內,左側是樓梯,樓梯口一圈做過防水,它流不動,右側是現澆的混凝土,它無法沉降,于是它就一路向北,沉降在整個洗衣晾曬房與健身房的隔熱泡沫層與隔熱磚層。
而此時你抽調室外的暗地漏,這些水是出不去的,內外有防水,漲潮時它可以越過防水進來,落潮時,防水正好擋住它,它出不去。
于是,室內地表你看不見,但地下已經成了游泳池。
這些水長期浸泡,最后攻破了樓梯北側的防水,從墻上流下來,于是誤導了所有人。讓大家以為水源來自隔壁的西側。
問題定位了之后要解決是非常簡單的,方案有很多,但難就難在定位。
一切都在地下,你怎么去還原這個看不見的場景?
我能還原這件事,是需要很多因素的。
從當年裝修時的土建工程開始,每一層樓板的建筑圖紙結構,隱蔽工程,管道走向,包括當年水電留底的照片,甚至包括每個具體干活的工人,他們給我的反饋,以及很多生活當中我看到的,或者家人反饋給我的現象。
你把一棟房子看作一家企業,誰創立的公司誰清楚業務,誰清楚部門結構,誰清楚各種細節。
你讓老板的兒子貿貿然來接班,他搞不清楚的。
你修車很容易,它是標準件,你修單層的公寓樓也很容易,它還是標準件。
但是你修一棟房子很復雜,因為各家最初的裝修方案都不同,室內室外,露臺花園地下室,到處都是隱蔽工程。
你注意,我前面講的這一堆,還僅限于技術細節。
事實上一件事是技術+人性共同構建的。
有些工人是按日結的,他干一天就有一天工錢賺,他不在乎能否解決問題,于是有些細節,他會對經理隱瞞,更不會對業主講。
地產公司綁定的維修公司的經理,也會有離職,也會有換人,也會有前后信息不通暢。
而且他也會有小九九,他也想要給他自己的部門多安排活,比如他的親信里面泥工多,他就會安排更多的泥工的工作。
而不會站在全局的角度,考慮修漏水到底是不是找個水電工用其他辦法更好。
因為他這個經理不愿意調動隔壁部門的人。
這一切,除非你這個業主非常強勢,強勢不是你嗓門大,是你精通技術細節,且深諳人性,否則,你只能被玩得團團轉。
為啥自古二代接班難?因為你沒有參與細節,因為你兩眼一抹黑。
一代活著的時候,是他在指揮下面的人,輪到二代上,其實是二代被下面的人天天指揮著。
因為你左聽一個有道理,右聽一個也有道理,你自己怎么知道誰有道理?
我今天講的這個例子,就像你在企業里,作為工程師,你定位系統的BUG,作為銷售,你定位一個單子卡哪兒了。
這就是一個最小單元的開悟過程,定位過程。
我要定位問題,我要還原漏水的過程,也需要大量的信息給到我。如果我是個甩手掌柜的,那我就像其他幾個一起在修漏水的業主,他們漏了五年,修了五年,定位不到問題。
所以回到讀者的問題,我那天的職場七步是干嘛的?
是讓你在我的基礎上再去總結幾句話,問我對不對的么?
不是,是讓你去照著做的,你去執行。
你每天工作的時候,都按照那七步來,久而久之,你必然精通技術,深諳人性。
到那時候,每個人對你都是透明的,每件事對你都是透明的。
你的上司對你透明,你可以忽悠他,你的下屬對你透明,你可以畫大餅。
你可以像我今天教你們一樣,對你們的身邊人也把每件事拆解到透明,你也可以選擇對所有人隱瞞。
俗稱只告訴你老板你定位的結果,不告訴他過程。
那他想不通就會視你為神,就會依賴你,覺得你是他的孔明。
屆時,你到底是想做鞠躬盡瘁的諸葛亮,還是想做中飽私囊的司馬懿,就都由你自己了。
這一切,就是開悟的過程,用正確的方法論,去工作,去生活,這本身就是開悟的過程。
你躲廟里,連個DER的信息都沒有,還怎么深度思考?對著空氣你悟什么?你悟空啊?
關注公眾號,記憶承載3,方能閱讀正文《按照這七步做,回報率比你跳槽、轉行、深造都大得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